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更多>>专题子库

粤港澳大湾区
暂无简介

更多>> 热点聚焦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 详情>>
图文直播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0》发布会文字实录
来源:中国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29

  中国社会科学院定于2017年9月29日9:00在北京中冶大厦(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9层会议室)举行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No.10》发布会,研讨主题:大国治霾之城市责任。

  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 杨群:

  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NO.10》发布会现在开始。首先介绍今天与会的主要领导和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研究员李培林同志,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长研究员潘家华同志,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研究员肖金成同志。住建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迅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信息集成与动态模拟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刘治彦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办公室主任刘利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城市规划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单菁菁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城市政策与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国庆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何丽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社皮书分社副社长陈颖同志。

  感谢大家的莅临,我们下面进入第一个议程,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研究员李培林同志致辞,大家欢迎。

2017-09-29 09:00:29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 李培林:

  各位专家学者,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的《城市蓝皮书NO.10》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到会的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以及对此书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雾霾已经成为新闻中出现最高的词语之一,雾霾治理问题受到党中央和各方的高度重视,对PM2.5的问题强调的很具体,要求的环境规则加大力度。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再强调,政府将重拳治雾,雾霾治理与民生领域相连,也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的重要指示,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今年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以“大国治霾之城市责任”主题,紧密围绕国家加强环境治理和加快发展转型的战略要求。关注我国雾霾治理问题,从经济、能源、交通、建设、管理等多方面深入讨论了当先雾霾治理所面临的一些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并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雾霾治理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最近,我看中央在内部通报中还强调,一方面要加大环境责任的追究力度,另一方面强调在治理过程中不能一关了之,全国各地可能也了很多领导不作为的一种表现。

2017-09-29 09:04:13

李培林:

  雾霾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而是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共同面对的挑战,英国的伦敦、美国洛杉矶、德国鲁尔工业区,日本东京等城市都曾经出现过雾霾问题的困扰,后来又相继通过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等手段重新恢复了蓝天白云。我国自2013年以来频繁出现大面积严重雾霾现象,大气污染防治压力持续加大,雾霾治理刻不容缓,为了打好这场蓝天保卫战,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推出了一系列大气治理措施,将大气治理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作为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重要抓手,随着政府重拳治霾和地方防治政策的升级,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物浓度降低,雾霾天气出现频次和覆盖范围减少,但污染状况并未得到根本遏制,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我看中科院几家的研究,大家现在判断我们的污染有没有到拐点,意见也都不统一,有的认为已经处在拐点上,还有人认为仍然在持续加剧。还没有产生共识。

  大气污染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治理好大气污染任务重、难度大,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和全社会参与,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我国雾霾治理的道路还很长,如何打赢这场攻坚战,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学术界和城市工作者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而且我觉得应该对民众有一些知识的普及,因为像伦敦等恢复了大概二三十年的时间,尽管中国有自己的道路,重拳治霾也不可能短期内有戏剧性的变化,因为这个方面要在民众心态方面,对这个现实要有所接受。

2017-09-29 09:08:52

李培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是我国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阵地,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的编辑充分发挥了学科优势,已经连续几年获得优秀皮书奖,在全国皮书评选中名列前十,所以这个城市发展报告还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蓝皮书,我们现在出了将近400种蓝皮书,能列到前十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也希望坚持下去,越办越好,我谨代表中国科学研究院对蓝皮书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同时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这项研究不断深入,把这项工作越做越好。希望今天与会的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思想交流碰撞中为推动城乡发展和建设贡献真知灼见,同时希望通过媒体朋友们,使城市蓝皮书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为推动我国城乡健康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7-09-29 09:12:42

杨群:

  谢谢李院长热情洋溢的致辞,李院长刚才说到治雾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是关系当下民生的,人人都身处其中,想希望更早的得到蓝天白云,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非常复杂,对城市蓝皮书作了充分的肯定。确实,李院长,我们每年都能做的大概370、380种,但是有的也跨年度,有的可能是过了两年,像我们民政部101所两年一次,这样一算确实超过400,在400中位居前十确实不容易。

  也借助于各类皮书时间长的大概有26、27年,是研究改革开放以后当下中国社会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发展的,也借助于这个,我们社的收藏量靠皮书提升上去了,因为可以了解当下。谢谢李院长。下面按照程序,由我代表文献出版社做一个致辞,但是今天这个话题太重要,我说几句感谢的话,说皮书二十年有关相关情况,把时间留出来给专家学者发表更多的高见。

2017-09-29 09:14:38

杨群:

  第一,感谢各位领导学者能够在放长假之前莅会参加高峰论坛和城市蓝皮书,去年也是30号发布,李院长也来。

  第二,感谢城环所的专家和领导,这么多年始终兢兢业业做好皮书工作,把你们有质量、有深度的皮书交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尤其是皮书将近400种,层次也不一样,做的认真与否也不一样,但是我们《城市蓝皮书》确实如李院刚才说的,位居前十非常不容易,而且每年《城市蓝皮书》所设定的主题都非常吸引大家的关注,也是契合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所以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因为大家关心《城市蓝皮书》,关心我们的主题,也就顺带把我们给提升上去了。因为大家要买我们的书,要看我们的书,所以非常感谢我们城环所的领导,城环所的专家学者。

  第三,简要介绍一下皮书20多年,我们今年是说皮书规范化运作、专业化运作20年,谢寿光社长是1997年来的,在这之前我们院已经有《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现在社科出了两三年,可能当时的发行、经营情况不是太好,就拿到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来了以后,就把图书作为一个品牌、专家一个门类,着力的打造,苦心经营二十年,今年是二十年了。今年8月4、5号我们在西宁开了一个皮书专业化运作二十年,王伟光院长、李培林院长关心支持,做了很重要的讲话,对皮书当下已经取得的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皮书运作过程当中,包括质量上,对外宣传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要求和未来发展的期望。

  我们这二十多年,从三五种发展到现在,将近四百种,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如院领导指出的,总体还有参差不齐的,总体来看社会科学院各个所、中心做的各类皮书,质量相对整齐、规范,对外影响也比较大,地方社科院、高校、行业协会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的研究部门做的,确实这里边还有不太规范,和皮书形式上还有差异,内容上还有更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想趁着二十年,一方面对我们走过的路取得的成绩不要沾沾自喜,另一方面更要好好总结20年的专业化运作过程当中还存在的问题,作为我们今后要努力工作的方向,不断地提升皮书的整体水平,更好的把我们专家学者,围绕当下中国发展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把专家学者的成果能够及时的推向社会,宣传好、传播好,使得我们相关部门、公众有充分的重视。

  就像李院长刚才说很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也更关系到每一个人,比如雾霾问题,确实不是那么简单,我们盼望蓝天白云,我们社现在很受影响,北京区域内的印刷厂,但凡涉及到比较复杂工序的全停,比如我们这个书现在有滑溜溜的一层镀膜,一律不准生产,因为这个产生污染比较大,甚至现在河北北部、山东北部,很多印厂全停了,谢寿光说了,我们酝酿是不是到江南区,因为河北都不行。所以我们现在很麻烦,很多书出不来,限产、停产,而且今年不仅是十九大,今年整个冬季污染期北京4个月,露天建筑还有重大污染全停,就是您刚才说的我们一方面要蓝天白云,一方面还要正常的社会运转。我们的皮书真的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我们一定认认真真按照院领导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做好今后的皮书出版工作,编辑好、出版好、推广好、宣传好我们的皮书。

  下面进入第三个议程,请城市蓝皮书主编潘家华所长、研究员发言。

2017-09-29 09:16:26

《城市蓝皮书》主编 潘家华: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刚才李院长作了很好的致辞,对治霾的挑战和成效作了很好的阐述,杨所长对我们这本皮书的支持,应该对出版社表示感谢。

  城市发展皮书今年的主题是关于城市治霾,治霾应该是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在2012年引起社会的关注,2013年得到了政府明确的关注,将PM2.5列为监测和控制目标,同时出台《大气十条》,明确用五年时间把PM2.5的浓度坚定的降下来,北京要降到60,现在来看还是有差距,而且差距比较大。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我们也知道中央和国务院对北京市到2035年的总体规划作出了批复,这应该是唯一由中共中央批复的总体规划,将环境和生态作为一个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当然,关于雾霾的形成及危害,我们大家都感同身受。原因大家都知道,霾应该是自古有之,不是现在谁创造出来的新字,历史上有,这个霾是一种自然的现象,雾也是一种自然的现象,雾和霾混在一起,就成为一种人为污染的天气现象。雾霾应该是气候的原因占有比较重要的成份,没有雾,霾的形式和程度就不一样,因为有雾,我们就称之为雾霾,因为有水汽,形成以后颗粒放大,这样能见度就降低。如果没有雾的话,现在有一个词,在广东用的比较多,叫阴霾,因为没有雾气,所以雾霾和阴霾,气象影响比较大,但是气象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现在要管制的是改天换地,但是我们改不了天,雾自然会形成。现在我们人为的原因,我们是可以控制的,污染、尾气、建筑扬尘,为什么在冬季采暖也是由于温度的变化使得我们要来人为的适应冬季的变化,要采暖,还有秸秆焚烧,季节性因素很高。

  现在环保部等一些研究单位之间有口水战,雾霾究竟是属于湿法脱硫还是其他的原因,因为湿法脱硫按照环保部的意见,对雾霾的贡献非常少,现在一些研究部门分析湿法脱硫排除一些水汽,PM0.8、PM0.7最后释放出来再加上形成PM2.5,甚至形成更大的雾霾,现在这个问题没有结论,我相信会进一步的分析,得到比较精确的结论。

  我们说对雾霾形成这样一种形成,首先是对人的情绪的影响,阴霾的天气对人的情绪影响以后,工作效率和健康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伦敦雾霾、洛杉矶雾霾,死者成千上万,我们现在从统计初步来看,没有像伦敦雾霾那样成规模,那样严重。但是现在业内统计数据来看,对我们的健康影响非常大,而且按照北京大学跟世界银行关于健康影响的研究,雾霾污染造成健康的损失占到GDP超过2%,应该说对健康的影响不仅仅是生活品质,在经济上影响也非常大。当然,现在对我们的生产、交通,民航经常停班,汽车高速封路,还有生产,农作物的光和作用,光伏作为一个重要的电力生产部门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2017-09-29 09:25:05

潘家华:

  应该说我们的治理还是非常给力的,从中央到地方,刚才李院长也特别强调,现在很多措施属于强制的手段,就是关停。这样的手段造成了现在的APEC蓝、奥运蓝、阅兵蓝,但是季节性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在2016年,石家庄为了最后45天能够达到年度预期目标,45天全部关停,连修路灯都不让修。这样的情况下,结果石家庄的雾霾还是连续三天超过1000爆表,所以我们说的治霾确实跟原来讲的一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属于我们下定决心一关就可以了之的。从意义上讲,我们还是应该从根本上对霾有一个认识,釜底抽薪才能够把霾真正的管制住。

  当然,我们现在说伦敦、洛杉矶的霾,是由于疏解的原因,像现在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应该说特别是污染制造业的转移,对他们贡献比较大。现在由于产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我们现在显然不能采用发达国家那样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所以我们现在只能把门前雪扫好,现在有这样一种“五控”,控煤、控尘、控车、控工业污染、控新建项目,这些是非常有效的。从长远来看,我们现在的媒体已经从2013年开始每年连续下降2%左右,2016年下降了4.7%,所以煤炭退出的速度在加速,而且现在控车,纯电动汽车,现在像欧洲、丹麦等五个国家,印度提出来2030年以后不准新的燃油汽车上市,现在汽车尾气排放是可以排除了。我们工信部副部长也非常明确表示,中国在考虑禁止燃油汽车上市的时间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煤和车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得到根本的管控。

  工业污染,特别是煤电,煤电的湿法脱硫是人们现在关注的基础问题,这个问题我相信现在各个部门都在做深入的研究,我们在管理中,应用这样一种法律、经济、科技、行政的手段是非常有效的,不管怎么说像石家庄,如果没有这45天的话,可能两天都打不住,所以还是要认可的,这种管制,虽然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的代价,才能形成这样一种效果。

2017-09-29 09:30:18

潘家华:

  因为大气是没有形成边界的,所以这种情况下,联防联控、区域联动是非常有效的,我们现在说治理非常有效的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长三角污染源在结构、协同、治理方面做的非常好。珠三角,因为我们现在达标的城市群和地区最好的就是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保部做了一个工作,我对他们的工作做了一些考证。他们做的工作,是几个结构的调整,一是属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把污染高耗能排放的产业结构轻型化、服务业化、高端化。二是能源结构的调整,是属于控煤、去煤,他有这样的优势条件,西南地区的西电东送,使他们享受清洁能源,还有核电,因为核电基本上没有排放。三是空间结构,他们把整个东莞、广州、深圳这样一些工业制造业转到肇庆这样一些欠发达地区,使区域的环境容量更加均衡。还有技术结构,污染的技术,高排放的技术都得到了淘汰。

  所以现在来看,从全国这样一种态势看,我们都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局面,但是大家现在的感受,感受到雾霾非常大,对我们影响比较大,这是我们的一个感受,如果我们用观测的数据,用实际的情况来看,我们还必须认可治霾非常好的成效。而且成效都是有监测数据作实际支撑的,而且这样一些监测数据,我们这些监测数据是可观的,我们这些常规的污染物得到非常有效的管控,但是臭氧,我们没有任何企业直接排放臭氧,现在臭氧在珠三角超标非常严重,而且其他城市也出现了超标,包括京津冀地区,臭氧是属于二次污染物,大气污染的防控除了抑制原生的污染物,PM2.5也有持续性和延伸性。臭氧是一种通过光化学反应,通过氮氧化合物形成了臭氧,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但是对身体和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现在臭氧也作为新的大气质量管控非常重要的内容。

  我们现在从总体上来讲,城市达标的数量和达标的幅度都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提升,从污染天气出现的频次和范围应该说都是大幅的减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成效是非常突出的。现在有一点,按照环保部制定的目标,分三步走,珠三角已经率先一步达标,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希望长三角的大气能够达标,在“十四五”,进行八年左右的整治,京津冀地区也能够达标,北京制定2013年五年攻坚计划,要在2017年达到60微克,现在来看比较困难,目前北京还是超过72。所以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年底要降到60微克以内的话,这个五年目标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从地域分布来看,三大城市群,京津冀地区应该是属于挑战更为严峻,我们从74个重点监控的城市,最差的基本上都在京津冀地区,这也说明治霾的重点和难点应该要聚焦于这样一些地区。所以我们对于今后的治理,需要在釜底抽薪方面做一些工作。

2017-09-29 09:36:08

潘家华:

  这样一些挑战,我们应该是有成效,但是每个人都感同身受,还是感觉到压力比较大,而且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和差距还是比较大,尽管我们现在取得新的突破和成绩。重点是我刚才说的京津冀地区,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属于二次污染物,不是原生污染物,一次性污染物关系特别大,PM2.5主要还是属于原生污染物,经过光化学反应的一些次生的污染物,尽管是复合型,但还是要找到它的原型,才能使雾霾得到真正的管控。

  在五年以前,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70%,现在已经低于65%。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希望能够降到65%以下,这方面徐参事还会有更为准确的数据和更为权威的论述。所以能源结构的调整力度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中国在世界上引领的步子迈的最大,在世界执行《巴黎协定》的目标的贡献中也是属于最大的。

2017-09-29 09:39:25

潘家华:

  现在也存在执法方面的一些情况,中央督查以后起到了威慑、震慑的效果,也出现过一些情况。有的治理是属于表象,有的在治理过程中还是需要严格执法,同时这个执法不仅仅是关停,而且要看这个企业是不是合法、合规、合标,这样一种执法不是特别严格,我们的执法应该包括两个部分,该关的、必须关的、违法的必须关,但是对合法、合规、合标的,一刀切的话,并不一定,这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地区的协调,相应的基础设施的配套,特别是对湿法脱硫,现在监测数据在某些方面还是缺失的。

  对于治霾我们应该有信心,我们的努力会有成效,怎样把这些工作步子迈的更快,使效果更好,我们还是需要从法治规范上做出更多的长效机制,让社会参与。因为我在很多场合谈了一个认知,就是我们大家都是作为雾霾的受害者,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雾霾的始作俑者,大家看了北京大排量的汽车,比世界上哪一个城市都多,实际上很多的交通出行,还有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应该从自己做起,治霾应该是每个人的责任,不光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还有公众参与,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份担当。

2017-09-29 09:40:43

潘家华:

  还有能源结构,控煤,实行零碳、零污染,现在能源结构一直是化石能源,相对来讲天然气要比煤炭的污染物排放要低40%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化石能源内部也应该存在一个结构调整的问题。当然我们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三去一降一补”成效非常显著,对于去产能、特别是落后产能,按照刚刚公布的京津冀的治霾规划,河北省钢铁产能要错峰生产,关停50%的钢铁产能生产,对这样的产业结构的联防联控,现在已经把管控延伸到了农村的散煤,得到了根本的管控,煤改气、煤改电,在北京已经得到全面的实施,河北省现在已经全面铺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联防联控,在京津冀整体发力方面,效果也应该是非常显著的。

  当然我们现在生态环境的承担,在技术给力的情况下是一定的,但如果超越这样的承担能力,现在我们确实要疏解,北京根据现在的测算北京市的人口很可能是负增长,去年2016年增加了98万,现在北京的人口上限是2300万,到2030年。即使是2300万,现在北京的建筑面积是2800平方公里,将来管控到2600平方公里,实际上一个平方公里还是有一万人口,一平方米就有一个人,这个比重是多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北京人口的管控,所有的污染是因为人而产生,所以这个意义上来讲,北京疏解,当然现在中央和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市到2035的规划,我们的综合承担能力也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划。

  现在治霾是需要成本的,成本也是可以最小化的,现在排污权的交易、碳排放权的交易,可以通过市场手段,使雾霾尽量得到管控,成本得到减小。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2017-09-29 09:45:37

杨群:

  谢谢潘所长。下面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城市规划研究室主任单菁菁女士作城市发展评估报告,大家欢迎。

2017-09-29 09:48:14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城市规划研究室主任、 研究员 单菁菁:

  尊敬的李院长、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现在我代表城市蓝皮书做一个简要的汇报,2016年中国城市发展的报告。我先从三个方面回顾一下2016年城市发展的一些情况:2016年中国城市健康发展呈现出了三个特点,一个是在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城市健康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2016年国家层面关于健康中国、健康城市的特点,手段不断完善,健康城市的试点工作,评价工作也是在进一步推进。2016年3月,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没有全面的健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2016年7月,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在这个指导意见里,详细出台了总体目标,重点领域、重点任务,组织实施等一系列要求,在这之后,我们跟全国爱卫办一起,还有包括复旦大学等一些智库,研究出台了关于健康城市评价体系和标准,启动了全国层面的健康城市建设的试点评估工作,这个工作也作为去年全球第九届健康大会的《城市蓝皮书》一个支撑性文件,提交上去了。在10月份,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这个纲要里非常强调的提出要把健康城市建设作为推进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在这之后,全国第一批健康城市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首批试点城市是38个城市,在国家层面是高度重视城市健康发展这个问题的。

  二是地方的实践非常活跃,可以说地方实践蓬勃开展,而且健康理念开始逐步的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结合在一起。除了《城市蓝皮书》的工作,我们去年也跟全国爱卫办、卫生部等部门一起开展了城市评估的工作,在参评了大概280多个城市中,已经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城市开展了健康城市的建设,另外还有22%,超过1/5的城市在开展城市前期相关研究和准备工作,关于健康城市的。江苏省有17个城市,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地级市,还包括一部分县级市,浙江省有6个城市,广东、湖北五个城市,都已经开展了健康城市建设。北京、上海等等都是在健康城市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可以说健康发展理念已经开始逐步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包括政策制定结合在一起,并且灌输其中。

  三是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开始加入到全球健康城市建设网络是从1994年开始的,最早包括北京、上海、大连、苏州等城市,陆续加入到了全球健康建设网络工作中,在去年中我们迎来了一个全球合作的高峰,在11月份,中美两国签署了《中美健康城市南昌宣言》,在这里中美如何加强健康城市发展作了一系列的构想和设定。2016年11月份,第九届全国健康促进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性会议,我们院也是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我们所来参加了其中的一些工作。在这个大会上,发布了一个重要的国际性、纲领性的文件叫做《2030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上海宣言》,现在在国际上统称为上海宣言的文件。在这里面,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四点建议,包括加强政策对话,促进包容联动,推动创新合作,倡导互学互鉴、共同搭建国际环境治理、健康治理的合作平台,在大会的同期,健康城市的市长大会也在同步举行,100多个全球各地的市长们参加大会并且达成了一个关于城市健康发展的文件叫做《健康城市上海共识》,在这个里头对于推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以及全球的健康城市的合作达成了一系列的构想和推进计划。2016年健康城市发展方面的一些大事记或者轨迹。

2017-09-29 09:49:54

单菁菁:

  第二部分是对中国2016年城市发展的评价。从四个方面进行。

  首先,中国城市的亚健康状况略有改善,但是各项分指标不平衡状况依然显著,从去年整体排名情况来看,健康综合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包括深圳、北京、上海、珠海、宁波、杭州、无锡、厦门、佛山和泉州。深圳的健康综合指数已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北京和上海是综合排名第二和第三,第四位、第五位是珠海和宁波,泉州首次进入到全国前十。在书里也有对泉州案例的解析,大家可以看看,它是如何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如何通过科技研发,如何通过民生建设来推动综合实力的提升。

  从健康指数的内部结构来看,虽然一些城市综合排名靠前,但其实它的各项指标的得分并不均衡,城市健康发展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短板。以北京为例,北京健康文化和健康社会指数是在全国居于首位的,但是它的健康环境和健康管理指数排在城市的200位之后,我们总共评价了280多个城市。可以看出,环境质量包括城市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是目前制约北京市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样我们以新进前十的泉州为例,泉州在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指数分别位列全国的第三和第十一,但是它的健康文化和健康管理指数排名是靠后的,也就是说它的文化建设和城市管理能力仍然是它急需提升的短板。

  我们把总体的指标和五项分指数划了一个全国的中位线,以这个中位线为一个整值来看城市内部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情况,以此来看它是处于健康状态还是亚健康状态。整体评价下来,全国有30个城市处于健康发展状态,刚刚超过10%多一点,10.1%,也就是说目前我们还是有接近九成的城市处于亚健康状态,但是这个数字不比2014年评价的时候多了四座,比2015年多了两座。可以说我们的健康城市正在逐步增多,就像刚才前面李院长也讲到,潘所长也讲到,健康治理也好、雾霾治理也好,其实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有一个历史的过程。

  从区域分布来看,可以看到排名前三十位的健康城市,进入到健康城市行列的城市,东部地区是占到了80%,这也显示出东部地区城市在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方面处于一个引领地位,从城市规模来看,我们的30个健康城市中70%是来自于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和小城市进入到这个行列的相对较少,可以说一个合适的城市规模对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既能保证一定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同时又不会产生过度聚集而带来的规模不经济问题。

2017-09-29 09:56:25

单菁菁:

  从地区角度来看,我们的地区差异依然存在,但是相对差距正在逐步缩小,2016年中国城市健康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依然是东部地区排在最前列,它的健康指数接近45,其次是中部地区健康指数在40,而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健康指数大概是在39,是排在末位的。

  从分项指标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西部地区虽然经过西部大开发,各方面都在进步,但是它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效益和社会民生建设方面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这是它两个非常明显的短板。但是与前几年相比,它的这些区域差距都是在明显缩小的。在地区里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东北地区,我们在最一开始评价的时候,东北地区还是相对排在比较前列的,甚至是比中部还要靠前一些,但是现在东北地区基本上是排到了最后,而且在五项分项指标里已经有三项甚至低于西部地区,这表明东北地区从分项指标来看主要是在健康环境、社会保障和城市安全管理方面,是它目前迫切需要提升的短板。

  从省域角度,目前城市健康发展指数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从省域来看城市健康发展水平大概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第一个梯队是北京、上海、浙江,第二梯队是江苏、福建、天津,第三梯队是新疆、广东,第四梯队包括中西部一部分城市和东北大部分城市,我们再一次看到东北问题真的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跟2015年相比,跟我们刚才讲到的问题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看到,连续三年下来,东北三省,黑吉辽的主要城市都位于刚才讲的省域城市的第四梯队,都是在垫底的梯队。我们也可以看到,西部地区特别是从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以来,在产业转型、建设、民生改善方面表现是非常突出的,一些城市已经走出了资源依赖、产出低效和环境恶化的局面,我们可以看到,西部地区的重庆、广西、宁夏的城市健康指数综合排名分别上升了四位、三位和两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西部大开发的成效。

  从规模分布来看,大城市仍然具有健康的优势,但不同规模健康发展的差距在缩小。2016年城区常住人口在一千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有7个,特大城市6个,从整体来看,城市规模和健康发展指数基本存在同向变化的关系,特别是体现在大城市组和中等城市组,是非常明显的。在分项指数来看,可以看到差距的缩小。从国际经验看,用什么来解释这样一个规模和指数的同向性,可以看到规模较大的城市在发挥集聚效应,技术进步和创新、知识的传播和溢出,包括降低交易成本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合理的规模集聚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但是如果缺乏良好的环境政策、公共政策,这种集聚效应也有可能被污染、交通拥堵和高昂的交通成本、生活成本和交易成本所替代,产生聚集不经济的现象。

2017-09-29 09:58:20

单菁菁:

  同时,这种集聚效应不光出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城市中,也可能出现在城市群中,专业化程度较高并且与大都市建立了较好交通联系的中小城市中,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依托城市群,进一步发挥大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促进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激发它的发展活力依然是我们未来城市化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向。从等级特征来看,我们中国的城市有一个特点,我们城市的行政等级是非常分明的,主要是为四个等级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一般省会城市和一般地级城市,我们的评价就到这儿,其实还有县级市等等。从我们数据相关性分析来看,我们城市的行政等级和它的各分项指数,包括比如说健康、经济、文化、社会指数也存在着显著的同向变化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在副省级城市里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进入到健康城市行列,但只是指它的综合指数比较高,而一般地级市中只有7.5%的城市进入到这个行列。而相关性比较强的指数是经济指数、文化指数、社会指数,这说明在我们城市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中仍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行政取向,也就是行政在资源配置中依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什么跟城市的行政等级、规模并不非常相关呢?我们可以看到,环境的指数和管理的指数,跟城市规模不但不成正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呈反向的。比如说我们直辖市的健康管理指数是位列各行政级别的城市的末位的,虽然在行政级别处于最高位,主要是他突出的行政地位和吸引大量的优势资源,而这些资源又带来大量人口的集聚,从而带来了城市交易成本的上升,包括我们刚才讲到的污染的问题、安全管理的问题等等。因此如何来纠正资源配置中的行政偏向实际上也是我们未来面临的重要问题。

2017-09-29 10:01:09

单菁菁:

  结论。首先可以从前面刚才讲到的发展回顾来看,2016年我国城市健康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并且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国际合作和国际影响力在明显的提升,未来我们城市健康发展仍然要面对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东部城市明显在全国城市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如何发挥它在全国城市健康发展格局中的引领作用,这一点非常值得考虑,要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学习,包括经验分享。还包括产业之间的合作和合理布局。

  二是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短板,加强重点领域的健康促进工作,因为我们现在很多的健康促进工作或者是一些政策更多的还是一刀切,再细致一点顶多分到了一些区域,其实它是一个类似于矩阵的,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城市面临的行政问题不同,因此要找出类型,把这些城市分类型,找出不同类型的城市的发展,针对他的问题对症下药的进行施策。

  三是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东北地区当前面临的问题,对症下药,促进东北地区的健康发展。最近我在国际交流中发现经常会遇到开出租车或者服务的是东北人群,东北出现了第二次大迁移,因为东北的经济非常不景气,大量的失业人口。事实上这不仅带来了民生上面非常大的影响,其实他们出去也会带来在国际社会上的负面影响,但是他们确实面临着很大的社会压力。

  四是要消除资源配置中的行政中心偏向,最大程度的促进这些资源。首先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要促进健康公平。

  五是开展健康城市实施效果的动态评估,建立健康促进的长效机制。

  以上是我们关于城市评价的一些主要结论,谢谢大家!

2017-09-29 10:04:52

杨群:

  谢谢单菁菁研究员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关于城市发展的评价报告,通过一系列的指数,把城市发展健康与否给我们作了精细的描述,也把描述过程当中这些指数所呈现的一些问题作了一个归纳,使我们对身处其中的各个城市的状况,有的人在中部、有的人在西部、有的人在东部,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谢谢单菁菁研究员。我们今天会议的第一个环节,皮书的新闻发布到此圆满结束,谢谢领导,谢谢专家学者,谢谢媒体朋友,下面转入高峰论坛,由潘所长主持。

2017-09-29 10:07:50

潘家华:

  再次感谢院领导和出版社对皮书工作的支持,也感谢今天参加会议的各位专家和媒体朋友。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皮书的选题对于我们城市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中央、地方和社会都十分关注,我们这本皮书昨天的选题是抛砖引玉,我们现在引玉,就是要请这几位在这个领域里造诣非常高深、观点非常鲜明,分析也是非常到位的几位专家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成果。我们今天有四位专家,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国务院参事,在国家能源发展领域里权威的专家徐锭明参事,给我们分享他的思路和观点,大家欢迎。

2017-09-29 10:08:09

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局原局长 徐锭明:

  谢谢今天邀请我来,我不是专家,我是一般的公务员,作为潘所长的老朋友,今天给你们点赞,给你们鼓掌,感谢皮书多年来让我增长知识,让我学到很多东西,我有一句话,我不懂,但我学习,很多东西我都不懂,但我喜欢学习,这本书非常好,你们前面的发言我都看了,中央提出口号,“向雾霾宣战”。昨天晚上刚出差回来,我们到阿拉善讨论“一带一路”,今天早上我把提纲整理了一下。

  第一,制雾人人有份。第二,治霾人人有责。刚才潘所长也讲到这个问题,实际上霾的问题现在没有回答,哲学里面有一个最高深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今天各位专家还没有回答,雾霾是什么,雾霾从哪里来,雾霾到哪里去,这不是我讲的,是总理讲的,要大力研究,要像研究两弹一星一样来研究雾霾的机理。人大会上总理讲了,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在办公会上再次强调这个问题。

  刚才潘所长还讲到了,几种观点不一样。当前雾霾真相仍在“雾霾”之中,没有解决问题,现在治理雾霾没有对症下药,这是我的观点,很不客气的。因为你没有宣布你的机理,就像你去医院,我到底哪里有病,我不知道,你让我吃药吃什么药,没有用的,机理没有搞清楚,所以总理讲我们要不惜财力,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研究透,要像研究两弹一星一样来研究雾霾的机理。刚才潘所长还讲到,这次雾霾中国没有大规模死人,前两天我听专家讲了,为什么没大规模死人?因为我们的雾霾性质和英国伦敦雾霾性质不一样,英国伦敦的雾霾性质是高酸性的,我们是中性的,伦敦雾霾是当即就死人,中国雾霾是缓慢自杀。这是专家告诉我的。中国今后一段时间是中国年轻人的肺癌高发期。

2017-09-29 10:09:53

徐锭明:

  所以第一部分,制霾人人有责,要回答雾霾是什么,雾霾从哪里来,雾霾到哪里去。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百花齐放,专家们各讲各的话,不要强势的很,一派压一派,那不是科学。

  第二,美丽中国、幸福中国、健康中国从呼吸开始。老百姓的话很多,我当时也编了很多顺口溜,“百万国土被霾,6亿人民吸毒;健康底线谁保,公共服务何在;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百姓磕断腰。一代天骄,央视裤衩,只见小腿不见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百姓改了,“垃圾与沙尘期飞,雾霾共长天一色。”老百姓经常讲今天雾霾又来了。我到理工大学开会,几个教授围着我,他说锭明同志你们能告诉我,我们什么时候能出门,经常预报,今天有霾、明天有霾,都不能出去,今天出不来,明天不能出,哪天能出去?

  前两天大雾霾,老百姓编了很多口号,姑娘们很漂亮,漂亮有什么用,雾霾来了,“任你玉容千般俏,一律戴口罩。”你再美我也看不见,我只看见你两个眼睛,老百姓的话多了,“风一停,霾就来;北京产,中国造;应急办,发通知;治雾霾,老一套。”这是治理雾霾吗,这是不负责任,因为你不知道病根在哪里,就像我们查身体一样,病还没查到原因,治理根本不是对症下药。所以中央为什么下决心要查清雾霾机理,就是要对症下药,不对症下药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2017-09-29 10:14:38

徐锭明:

  第三,多一些科学态度,多一点理性精神。在研究中,要有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数据、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不允许说假话。新闻报道过,全国100多个地方,测量雾霾的数据是假的,最典型的是西安,戴口罩,你们都有没有过听到,广播了,为什么用假数据,GDP掺水,PM2.5也掺水,数据无善恶,游戏有规则,万事有底线,人类讲道德。你不讲道德,数据有什么用,假的,明明那么高,你放那么低,测量的数据不一样,专家说是假的,所以一定要借助科学精神。

  最近我到山东科学院能源所进行交流,能源所所长也是海归派,非常认真,给我作了一个报告,我认真听了,七条理由,雾霾来源在哪里,所有的数据,也50多岁了,海归派,我很感动,但是有一些专家不讲真话,这是最可怕的,所以研究雾霾要讲真话,讲实话,不要强势压人。刚才潘书记讲了现在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湿法脱硫,大量的引起雾霾,我不讲对不对,但是前一段时间环保部有一位专家写了文章,说2003年我们就治理雾霾了,那都是胡扯,2013年才有雾霾,2003年你还不知道什么叫雾霾呢,雾霾是外国人告诉我们的,我们不承认。我不懂文章,我请专家看了,专家看了之后消化,2003年我们脱硫是为了解决酸雨问题,不是为了解决雾霾问题,你们查查,这是环保部专家写的。2003年我们就治霾了,你们有没有看这篇文章,已经登了。所以要治理雾霾,必须要有科学数据、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三老四严,对人民负责任,否则没有意思。

2017-09-29 10:20:15

徐锭明:

  第四,雄安。你们讲到城市治霾,要建立新的雄安城,雄安应该是样板,不知道潘所长考虑了没有,你们建来建去,我说雄安应该是能源革命的缩影,治理雾霾的标杆,在雄安要建立城市建设,今后怎么治理雾霾,从根本上治理雾霾,建设城市要保持历史的耐心,尊重建设的规律,把握开发的节奏,不要盲于动手,首先转变观念。一个小娃娃问我,爷爷,什么叫千年大计,我外孙15岁了,他跟我外孙同班同学,我外孙出国了,他现在在国内,见到我,雄安宣布了以后,他是一个初中生,见到我,他说爷爷,你告诉我什么叫千年大计,什么叫百年大计。不知道你们考虑过没有?我说娃娃,千年大计是一个虚数,毛泽东同志写过的诗句你学过没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能活一万年吗?我们活不了一万年,是一个虚数,千年大计是告诉我们要用长远看问题,要有长远的战略思维,百年是可以的。

2017-09-29 10:22:58

徐锭明:

  搞一个城市规划必须要考虑百年,考虑两代人的生活方式,延长到75年乃至100年,你们搞城市的,不知道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个故事,1863年,全世界有电吗?没有电,全汽车有汽车吗?没有汽车。1863年,伦敦建设世界第一条地铁,7公里长,地铁站的名字叫的“贝克街地铁站”,为了建设这个地铁站,维多利亚女皇听取了当时的工程师、规划师的汇报,同志们,当时全世界没有电、没有汽车,在那个情况下,规划伦敦地铁,这就是要有一百年的思维,当时专家提了一个问题,一百年以后,伦敦的交通是什么样子的,专家们预测一百年以后伦敦的交通是机械化的,当时伦敦街上是马车拖着车厢50人,世界上第一个电厂是1875年在法国,蒸馏电厂,第一个交流电厂是1886年在美国,中国第一个交流电厂是1882,中国第一个交流电厂比美国的第一个交流电厂晚半年,1886年是世界第一辆汽车出现,1903年汽车产业化。

  在这个情况下搞伦敦规划、地铁规划,两句话,不可思议的预测,能预测一百年,伦敦的交通。第二句话,专家们提出口号,地下一百年以后是什么样的,留下一百米的空间,叫做不可思议的预测,留下空间的名字当一百年之后,伦敦地下建第十二条地铁,伦敦人民为此而欢呼,他们先贤有科学的眼光。雄安以后怎么办?雄安应该成为中国能源革命的缩影,治理雾霾的标杆。伦敦一百年以后能源是什么样子的?这是治理雾霾,雄安的一百年不考虑了,考虑二十年,必须要做到这几条,做不出来是没有意义的。伦敦一百年怎么办?为伦敦百年发展,要提供不可思议的预测,明智的留下足够的空间。

  我不预测一百年,我不预测五十年,我预测二十年,雄安的能源是什么样子的,第一,雄安是我国第一个淘汰化石能源的城市,必须淘汰化石能源。第二,雄安是未来我国第一个实现能源零碳排放的城市。第三,雄安未来是我国第一个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这是三个第一。还有四个标准,雄安二十年,雄安必须百分之一百的利用可再生能源,雄安的每栋建筑物都是能源生产单位,雄安没有燃油汽车,并且实现无人驾驶。雄安未来实现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这样就为雄安的未来治理雾霾创造了标杆,否则你怎么治理雾霾,治理不了。刚才单研究员讲到了城市问题,所以我认为你们应该以雄安为典型,来治理雾霾,从它建成开始,从治理雾霾开始,我们现在都是这样的。刚才讲到城市问题,所以城市非常重要,健康城市,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健康城市同样是城市的良心,空气好是城市价值的核心要素,空气不好,城市价值就会流失。逃出北京、逃出河北,为什么逃?你没有价值,空气不好我来干什么,不来了,所以健康是为人的第一权利,是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是第一前提。人们拥有健康,未必拥有幸福,但失去健康必然失去幸福,在健康路上,你我同行,一个也不能少。

2017-09-29 10:24:17

徐锭明:

  哲学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是改变世界。只有认知的停顿才是生命的结束,我们要像尊重自己的生命那样尊重环境,要像善待自己身体那样善待环境。中央反复强调几个根本的道理,就是为什么要治霾。健康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所以中央关于以人为本,三句话不能忘掉。一是落实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是要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雾霾就是人们的心肺之痛。三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为什么要治霾,就是为了人民,人人享有健康,一切为了健康,健康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们生活质量的生理基础,更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我们要还人民蓝天、还人民青山、还人民绿水。

  这本书非常好,大城市以后怎么样治理雾霾,根本的要能源革命,雾霾的来源2013年为什么爆发,本人研究两个世界的重叠,中国工业化到中后期重叠中国的城市化,2013年中国城市化率超过50%到52%,工业化后期加上城市化超过50%,雾霾就来了,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走的是这条路,是黑色的工业革命、高碳的工业革命,刚好伦敦的雾霾比我们早60年。1952年,60年,2013年雾霾来到了中国,谁违背规律,谁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谁做出风险,谁就要付出风险的代价,大自然是不客气的。所以这本书非常好,为潘所长、为城环所这本书点赞、鼓掌,为大家共同治理雾霾,还是那句话,向雾霾宣战,制霾人人有份,治霾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来研究,共同来回答雾霾是什么,雾霾到哪里去。

  谢谢大家。

2017-09-29 10:29:41

潘家华:

  非常感谢徐锭明参事,高屋建瓴,高瞻远瞩,而且是高歌猛进。这样的话我觉得我们治霾就有希望了,而且是创造性的提出我们雄安要彻底的告别化石能源,参事室也向中央提了这个建议了,应该往这个方向努力。非常感谢徐参事,也非常精辟,穿透力和震撼力都非常强。

  下面我们请同样是三高城市的国家发改委区域所的肖金成所长,大家欢迎。

2017-09-29 10:32:31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研究员 肖金成:

  今天《城市蓝皮书》推出,我来之前一共有三本了,可能还不全,这次拿回去就是第四本,我的书柜里边蓝皮书很多,但是《城市蓝皮书》还是比较全。首先祝贺《城市蓝皮书》的出版发行。大家对城市非常关注,我对城市也很关注,我是研究区域发展的,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假如一个地方没有城市,好像这个区域就不存在了。我们总说区域发展靠城市来带动,所以区域经济都希望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我们根据研究,得出来一个判断,就是城市会越来越大,这是一个历史的趋势,世界的各个大城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中国的上海、北京,后来克鲁格曼为此得了诺贝尔奖,他得出的结论中国会越来越大,他认为这是一个趋势,作为趋势的话就很难改变。我们主观上说城市不要太大,100万就可以了,不要搞什么300万、500万、1000万。但是都事与愿违,人们都愿意到大城市来,没有太多的人愿意离开北上广,结果后来又有一本书叫《重回北上广》,名字不准确,总是觉得大城市有吸引力。

  我们根据研究,大城市具有虹吸效应,原来我们说有黑洞效应,把宇宙的尘埃都吸引到这个黑洞来了,形成了一些天体,天体的形成就叫假说也好,反正就是这样形成的,没有定论,我们说不能叫黑洞效应,叫虹吸效应,不能吸的都是尘埃,实际上吸引的都是很多优秀的人,我觉得这个判断还是赞同的,城市越来越大,是一个历史的趋势,面对这个趋势我们该怎么办?实际上并不是城市越来越大就越好,但是你又改变不了,很多人说你们为什么来,但是没有人问你为什么不走,你说这个城市很大,不好,应该走,说这个话的人也不走,大家都希望别人走,都希望自己留下来,搞一个三百万、一百万的城市,超过三百万的基本上都走掉,北京市民是这样的,我们留下来,你们走,这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面对城市越来越大的问题,城市越来越大会出现大城市病,这也是一个共识。

2017-09-29 10:32:47

肖金成:

  产业结构调整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北京有首钢,首钢是花了钱建起来的,首钢给北京带来很多财政收入。搬走了,我觉得搬走给北京首先减少了排放,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现在还有燕山石化,燕山石化有没有排放,很多是有排放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的产业不一定要搬走,比如提高技术含量,这也是一个途径,比如宝钢,宝钢有炼铁有炼钢,但是上海人对宝钢还没有太反感,因为宝钢的技术含量比较高,排放比较小。我到宝钢去考察,他们养了一群鹿,说我的鹿,生活的很好,而且鹿对生活环境是比较敏感的。所以这一点你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含量也是可以的,对经济来讲,很多产业原来叫“五小工业”,现在不能称为“五小工业”,但是技术含量低的产业还是很多,我说现在不能一刀切都关,一定要把高排放的这些产业,这些技术含量低的产业,不达标的产业,不是关的问题,我们要开会了关掉,开完会了再开。很多的时候说我要开会了,今天我们开会没这么大的能力,说全部关一下,开完会了再开,所以不是关一天关两天的问题,这是一个过程,这个地方不允许搞这种高排放的产业,或者这里的环境容量不大,尤其是京津冀受环境容量的影响,高排放的产业应该减少,甚至转移出去。治理大城市病,对策就是要产业结构调整。

2017-09-29 10:37:51

肖金成:

  另外,治理大城市病,一个是环境问题,还有交通拥堵问题。现在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大,我们的建成区面积大,体现的就是内部基础设施完善,水泥路、水泥屋顶对环境造成影响,这样就要考虑城市要不要边界,我们的规划能不能起作用,我们规划已经成为一个手段,要有一个边界,比如说多大的面积,现在我们提出城市边界的问题,不能无限的放大。北京叫单中心、摊大饼,四环五环六环一直往外摊,这本身就是一个规划问题,也是一个建设问题。我们说能不能不要摊大饼,不摊大饼。大家愿意来,怎么办,当时我们提出了建立“反磁力中心”你采取组团式,城市规模很大,但是不要在一个地方聚集这么多的人,我在离城市不远的地方,和北京差不多,我搞一个地方,聚集产业和人口。同样,也可以起到加快发展的目的。

  刚才徐局长提到雄安新区,实际上雄安新区就是起这个作用,一方面我们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减轻北京的压力,因为功能和产业是吸引就业的,有就业,人口就会增加,我把功能和产业疏解到了一个新区,比如说雄安新区,北京的压力就会减轻。二是存量调整是一方面,还有增量,大家多愿意到北京来,或者雄安也可以,大家到雄安去,雄安发展起来了,北京的压力就减轻了,实际上我觉得上海的浦东还是很成功,如果没有浦东新区,上海的压力比北京更大,大家聚集到浦西,围绕这一个主团体去发展的话,上海的问题更难解决。所以上还有了浦东新区,他的矛盾就不那么尖锐,北京由于单中心,摊大饼,五环、六环、七环,最后大家塞的很满,问题就出来了。这是第二个对策,建立“反磁力中心”,搞组团式城市。我觉得雄安新区就是针对北京的压力做出的决策。

2017-09-29 10:43:49

肖金成:

  第三,治理大城市病的一个途径就是发展城市群,一个区域不可能不搞工业,如果全搞服务业,你服务我、我服务你,也不吃饭,那有什么用呢?那是不行的,工业肯定是要发展的。比如说大城市可以发展服务业,不搞工业是可以的,但是一个1亿人的区域不搞工业不太可能,那工业在哪里搞?应该在这个区域的二级城市、三级城市,这些产业要向周边转移,周边的城市之间形成了分工,形成了分工就必然有联系,必然合作,这样就形成了城市群。所以发展城市群是治理大城市病的一个有效途径。

  为了发展城市群,要实现区域一体化,为了促进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要完善,比如我们搞轨道交通,北京的东城到西城一个小时,从这个城市到那个城市也是一个小时,大家觉得住在哪儿不是问题,工作在哪儿也不是问题,反正就是根据需要,这样城市群也是有效途径。大城市病是现实存在的,我们要治理大城市病,有三条对策: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二是规划建设组团式城市和反磁力中心,通过反磁力中心发展组团式城市;三是发展城市群,让区域一体化,不要在我城市什么都搞,北京市批发市场要搞、工业要搞、服务业要搞,最后通吃,高端产业要搞、终端产业要搞、低端产业也要搞,一搞就要财政,有财政就有收入,大家发了很多财,富的很多,人均GDP10万元,这么富的人财务这么多,大家多要来分,谁也不走,走了就没份了,你到河北去,河北是四万多还不到五万,北京是十万,你愿意到河北去吗?到河北去GDP没了,你的收入没了。

  我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2017-09-29 10:46:51

潘家华:

  感谢肖所长,开的处方是对症下药,有人说良药苦口,他的药是糖衣,没有炮弹。下面有请建设部城市规划研究院的李迅院长,他是行里高手,有请。

2017-09-29 10:48:07

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李迅: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来参加今年的城市发展报告发布会,蓝皮书刚才已经提到了是优秀的皮书,我也是每次都参加,非常高兴。今年的主题聚焦在大国治霾之城市责任。这个话题很重要,我们也是城市的老百姓,之前见面都是今天吃了没有,现在见面都是今天的PM2.5是多少,非常关心这件事情。今年皮书把主题聚焦在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上,我觉得很重要,特别是北京,也不仅仅是针对北京,全国都关心这件事情。而且这个已经成为一个区域性的事情,有点像笑话。到了海南,看见海南的房价那么高,现在房价这么疯涨会影响社会的心理预期,所以房价问题要注意一点。但是最后到了海南以后,海南的同志说什么,每一次北京的PM2.5一爆表,我们这里的房价就开始上涨,形成一个区域联动的事,是社会全部关心的事。

  我也赞成前面很多专家的意见,包括徐局长刚才提到了,就是治霾,潘所长刚才一直在说这个事情,它的形成机理似乎还没有弄清楚,所以我觉得这个主题值得长期关注下去。而且这个问题可能还不仅仅是城市的问题,跟区域有关系,刚才肖所长说要形成区域联动的城市群,这个方子是对的。我了解到有专家认为,雾霾的形成机理里面还有一个因素,说跟农业的面源污染有关系,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里面很多跟撒农药有关系,也跟城市当中垃圾的堆放,形成的微生物有关系,所以是一个二次污染,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刚才单老师提到健康评价也非常重要,现在我们有钱了,有钱了就开始关心健康,这件事确实也很重要。

  我觉得有两个数据值得讨论,一个是人口的期望寿命,这个在健康城市当中作为一个因素可以重点关注。因为昨天我碰到了浙江湖州的同志,湖州人均GDP在浙江不是最多的,但是我们讨论的大家都提到湖州人的幸福感程度非常之高,为什么湖州人包括嘉兴人的幸福感指数很高呢?我后来给他们两个数据来支撑。第一,你们人均的期望寿命很高,他们已经达到了82岁,跟上海很接近,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5岁,比全世界的平均水平高出10岁,长寿,长寿跟健康肯定有关系。第二,城乡人均收入之比非常之低,1.7:1,全国是2.7:1,新疆就更高了,新疆的健康指数还比较高。我就用那两个数据支持它,湖州、嘉兴的人均GDP在浙江没有那么高,但是幸福指数为什么那么高,他说不需要那么快,慢一点没关系。我们今天讨论白皮书的两个报告。

  因为我是搞长期规划的,讲一下从最近的新一轮暨城市总体规划的改革看中国城市的转型,也来呼应一下今天的治霾和健康城市这两个主题。因为大家知道昨天北京市开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动员,蔡琦书记专门有一个动员。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讲,我们所处的背景是把生态文明放在习总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地位的大环境下,习总经常讲,生态环境有一个积累过程,但是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他说共产党人应该有这个胸怀,他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我相信十九大大家可以期待,绿色发展一定会更加强调。另外,习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因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就是治国理政这个事情要解决,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总书记认为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你得改变它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

2017-09-29 10:49:56

李迅:

  现在我们在贯彻中央2016年城市工作会议后的一个决定,我们称之为三十条。在三十条中,我理解两个方面。规划方面,一个是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当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二是特别强调依法编制规划,这次北京总体规划也是强调走那么多的程序,最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审批,这在北京历史上是第二次,八十年代党中央、国务院批过一次。在全国600多个城市当中是唯一的,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来批准城市总体规划,强调要严格的执行这个规划。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的法定蓝图。建设部在做什么事情呢?最近建设部强调,一个是要用统筹规划和规划统筹来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管理体系的转变,就是要实现一张蓝图,习总强调一张蓝图干到底,就是要统筹规划。

  刚才好几位专家提到英国,英国是工业文明的发祥地,现在城市随着工业文明以后,大家一直在追求怎么样一种理想的城市,我们追求的核心价值。有很多概念,比如田园城市是霍华德提出来的,山水城市钱学森老先生提出来的,今天我们单老师提到健康城市。我们治霾就跟刚才徐局长提到的跟能源、跟碳有关系,绿色生态。这一系列当中,可以找到城市发展有两条主线,贯穿在城市发展战略的过程当中。一条主线是基于国家意志的竞争力战略,我们希望成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还有一条主线是基于人民意志的宜居性战略,这两条战略在贯穿着城市发展的追求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稍稍看一下世界的眼光,比如说纽约,也在提2030,它的2030目标就是创造更绿色、更美好的纽约,来应对人口增长、应对基础设施老化、应对环境的压力,跟刚才肖老师说的是一样的。

  另外再看一下墨尔本,墨尔本这个城市很有意思,多次被世界上评为世界最宜居城市第一号,值得研究。它的目标是到2030希望能够巩固它作为世界上最适宜居住,最有吸引力和最兴旺的地方之一,这样一个声誉要完成,他说要坚持这样一个眼光和追求。针对这个目标,有一系列的措施。

  我们国家也已经进入到城镇化的中后期了,去年是57.35%,中后期以后有一些特殊的特点,比如说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规模扩张和质量并重这个阶段,另外这个时期城市病有可能集中爆发,雾霾就是城市病当中的显现,而且这个病是习总特别强调的,城市就是有病了,有很多原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所以城市必须转型发展。

2017-09-29 11:00:47

李迅:

  城市如何转型发展,中国也有自己的理念,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理念也提到了,要以人为本、绿色城市、城市更新、区域协同、城乡一体。比如说我们也做一些世界眼光的探索,以人为本强调要建宜居城市,比如温哥华、墨尔本多次被评为世界最宜居的城市,还要易业,有很多就业机会,比如香港、伦敦的就业机会很多。还有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很安全、非常包容,包括硅谷为什么成功,大家认为除了它气候环境,营销产学研一体化的孵化链以外,跟这个城市非常包容、自由、宽容的氛围有关系。另外我们要实现低碳、绿色、治霾,这个治霾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好。比如哥本哈根,刚才徐局长提到雄安,哥本哈根提出2025年希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综合城市。还有创新驱动,支持创新,硅谷,包括我国的深圳,深圳的科技发展创新也非常有名。

  还有一些理念我觉得也很好,比如说城乡一体的边缘城市,比如巴伐利亚,成都,我推荐一个城市,我们苏州下面的太仓市,它在搞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它提出要搞“四个十万亩”,十万亩稻田,十万亩菜田,十万亩鱼塘,大闸蟹,十万亩花卉,它做了以后,现在德国人都去了,德国搞工业4.0,他说这个地方值得我去关注,德国愿意跟你进行合作,到太仓那个地方,现在太仓把德国人吸引去了。还有开放互联的智慧城市。

  从规划角度来说,我们强调城市总体规划要进行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要实现多规合一。最近建设部做城市整体规划的试点,也有一些意见,主要是搭建统一的战略性的信息平台,实现多规合一,有一系列的行动保障,北京的总体规划就体现了改革的一些最基本的要素,比如强调政府主导,这也是中国快速发展四十年的奥秘,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建立多规合一的信息平台,完善决策机制,政府、社会和市民作为公共主体共同来参与。还有一些审批要求。

2017-09-29 11:03:23

李迅:

  后面再做一个例子的介绍,深圳现在也在做总规,在做试点,他希望在三个方面做探索,一是提升区域的能量,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球的创新城市。二是提升生活质量,强调5分钟的儿童成长圈、十分钟的老人生活圈和十五分钟的城市生活圈。三是创新质量,从创新产业转向创新生态。武汉也在做总体规划,它提出了活力城市、活力高效、绿色宜居、包容。还有大家关注的雄安新区,希望是世界眼光、国际目光,中国特点和高点定位,高点定位一定是绿色生态,宜居宜业,创新发展。所以我们今年追求的城市价值,低碳、生态、绿色、智慧、宜居、健康,将来到2049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时候是不是更加强调和谐共生、平衡协调和美丽幸福。

  我的交流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7-09-29 11:05:22

潘家华:

  谢谢李迅院长,他是城市规划的权威。对中国的城市病的治理,他们的贡献非常大,他们的规划是属于全国最权威的,都请他们做,当然他们也开出了治疗城市病的处方,他们知道怎么样治病,他们是很有权威的。下面请中国社科院城市信息集成与动态模拟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刘治彦发言。

2017-09-29 11:06:54

中国社科院城市信息集成与动态模拟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刘治彦:

  我今天来这里非常荣幸,能够跟大家交流一些观点。今年城市的皮书是第十本了,很不容易,我记得当初第一本是零几年。今年的主题是大国治霾之城市责任,特别切合我们所的名字,我们所叫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这两个关键词全都包含在里面了,现在环境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全世界都关心的中国的雾霾,再有一个是从城市责任的视角,我今天想给大家讲的是这样一个题目,因为正好十九大之前,说是要谈一些总书记的各种各样的观,其中就是绿色治理观,我今天从绿色治理观谈一下城市的绿色发展应该怎么发展。

  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绿色治理观。二是城市绿色发展路径。三是发展策略。

  绿色治理观。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际上是重复的,大自然包括环境,同时也含有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实际上就是一个大自然。为了强调,更加突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这是我们天然的财富,是地球母亲给我们的天然财富。所以最早的威廉·配第就说过著名的话,土地是财富之母,我想这里的土地就应该是大自然,劳动是财富之父。很明确的说出来财富的来源,马克思对这句话也是赞叹不已。在后来整个240年来,1776年第一台蒸汽机的出现和美国国家的独立宣言,还有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颁布以来,这240多年,我们研究经济学,把土地,把大自然因素忽略掉了,我们更多是研究劳动价值论,劳动在创造价值,特别是传统的工业化时期,在生产函数中没有土地,没有大自然的因素,生产要素把它忽略掉了。用资本来代替大自然作为一个财富的源泉,导致了我们在理念上,尤其是经济学是造成今天这样一种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这是我自己的观点。现在我们要重新回归大自然在财富创造中、在人类发展中应该有的地位,要重新认识它的价值。

2017-09-29 11:09:34

刘治彦:

  我们四十多年来同样走的是传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压缩型的发展模式,当然也付出了最严重的资源环境代价。所以今天我们应该重新的考虑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应该怎么转型,应该是一个绿色治理,特别是我们所搞了生态文明智库,我们在这方面有更大的作用。

  今天我们才考虑转型是有根据的,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类需求是这样一个层次。所以我在二十多年前就列出这个表格,当时作为博士论文。我觉得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从经济学发展来看可以分成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包括经济社会,我整理到这里,这个表格我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很受欢迎,我们现在大概处于第四个阶段,第四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来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住房和出行,这十多年来房地产涌现出很多的,人们最关心房地产的价格,再就是出行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来,小汽车的统计数据,就可以看出2011年以来,小汽车步入家庭的速度。

  报告我也看到了有这样一些统计。

  包括今年8月份以前,从去年的1月份,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汽车生产还是高歌猛进。这就说明  汽车和近些年雾霾耦合所以是耦合在一起的,是同步的,当然不能说汽车是很重要的因素,去年年底我参加中国环境学会大气讨论的时候,有的专家作出了很详细的研究,他们认为不能不仅仅是30%,是75%的汽车占本地的污染,可见小汽车在雾霾形成中的贡献,当然是加引号的“贡献”,我给成都市委作报告的时候,他们也介绍,成都是市仅次于北京拥有私家汽车,他们有400多万辆,比我们少100多万,所以他们雾霾也很严重,成都也是一个盆地,跟北京有点相似,大气的环境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这也说明雾霾在近些年来,小汽车步入家庭,汽车工业高歌猛进,汽油的大量消耗,还有气象条件,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2017-09-29 11:13:18

刘治彦:

  还有更糟糕的是我们所处的区域是河北,我做了调研,河北小的钢铁厂500万吨以下的,经过整理以后,还有几十家,当时我进他们工厂的时候,看到浓烟滚滚,走进工厂以后,刺鼻子,我当时还被人家抓起来了,然后上楼,他们的老板还在说我们这是没有污染的,我们这是水蒸气,还说谎话。事实上我们在内蒙调研的时候,本世纪初的时候,我记得那时候北京不是雾霾,影响我们质量的是沙尘暴,我们为了这个事情干了十多年,我们给国家林业局提出来还草的政策,那时候的工程院士冯院士跟我们谈。现在来看石油、煤炭还有冶金化工排放的污染物对雾霾是新的“贡献”,在内蒙调研的时候,内蒙的沙尘暴被绿色的草原覆盖掉了,但是每个县几乎都有一些坑口电站,排放大量的烟雾,同时我们还看到一片片的风场,这是十年之后到内蒙去的感受,来了西北风,是内蒙、山西那一片过来的,东南风就是河北、唐山这些小的钢铁厂。所以这些元素加上市内的汽车排放,是北方雾霾非常严重的因素。

2017-09-29 11:15:40

刘治彦: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说到两山论,这两山论最后一点我觉得非常的好。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反过来,金山银山买不到绿水青山,这是对的,我们现在花钱买不了空气,买不了健康。我们谈到绿色治理就是要从低碳发展、从能源结构上来讲逐渐的减少化石能源,所以叫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从开采资源来进行生产钢铁、各种原材料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因为现在工业发展到今天,我们经济生活物质的存量已经很大了,所以通过循环发展。只有这两个发展才能实现绿色发展,所以这三个发展是从物质跟能量的角度上,最后实现一个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包括农业,包括生活生产方式,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概念,内涵更广。不管怎么样,应该以城市区域为单元设计好合理的产业结构。首先从产业结构抓起,特别是主要产业,我们一直提倡,应该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在宣传主要产业的时候,不光要考虑市场条件,还要根据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相匹配,我一直提倡匹配论。

  特别是今天,本世纪以来新一代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学技术等等,都是在新一代新兴技术的支撑下有了产业化的可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我想通过一种发展,就可能实现绿色发展。

  在治理措施上,我觉得宣传和制度约束应该并重,这也是中央强调的。

  在绿色治理观指导下,城市作为主体应该怎么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2000年前后的时候,斯蒂格利茨说过,影响21世纪的两大事件,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一个是中国的城镇化,但是他没有谈到一个问题,事实上这两者一结合是我们今天的新型城镇化和人类新的技术革命的产业化。现在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从工业来看,因为整个产业发展主要是工业,我们制造业这一块,德国走在前面,提出来工业4.0,美国也在强调再工业化,所以工业4.0包括各方面,几个大的产业群,实际上就是我们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涵盖了这样一些材料、能源、生物医学技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等,这是德国人首先提出来未来新的工业模式,所以我们国家也相应提出来“中国制造2025”,我们还不敢提工业4.0,因为我们是多层次的发展。

2017-09-29 11:21:03

刘治彦:

  不管怎么样,还是回到经济发展阶段看,我们正在向第五、第六阶段迈进,我们两个百年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就是我们能完成第四个发展阶段,全面完成小康,现在城镇化率2020能达到60%。2020年以后,我们再向第五目标和第六目标迈进,实际上我们国家因为特别大,像一线城市差不多能够达到最高级阶段,跟发达国家很大程度上处在一个发展水平上,二线城市和一些发达城市上已经处在第五个阶段了。

  这种情况下,也要求我们经济的发展、产业发展应该向着高质量发展。再一个是健康需求,在最高阶段,除了身体健康之外还有心理健康、文化精神追求,所以从需求阶段来看,我们应该进行大力推进产业为主导的转型,发展转型。我是二十年前提出来的预测表格,这一阶段已经过去了,这个阶段正在进行,也差不多快完成,这是2020-2030的发展阶段。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战略新兴产业来主导的格局,这样恰好契合了我们经济转型、产业转型到底往哪转,这个国家非常清楚,就是要实行这样一种战略新型产业的发展。

  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现在已经进入快速中的减速,也是要进行提高质量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非常好的是有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整个战略新兴产业的崛起,使我们能够实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就是两个方面,发展为了人,我们要进行市民化等等。另一个是发展依靠人,不是依靠人的体力,而是依靠人的创造力、智慧,从时空来讲是渐进多元的,最核心的是人文的,最集中体现了人的智慧,有了智慧肯定是要绿色的,不可能让雾霾把我呛死,那是没有智慧的,所以未来发展最主要的特征是指挥,未来是一个智慧时代。事实上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所以我们国家也是提出来这些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就是为了契合这个时代对产业发展的要求。这个智慧时代当然也是一个生态文明时代,所以我们提生态文明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我想更加准确的说是智慧时代新的生态文明,因为在工业化以前,在农业社会、在原始社会有也同样存在生态文明,所以我想从逻辑上来讲应该是进入新的生态文明时代,是一个智慧的、理性的生态文明时代。这个新的时代就是以战略新兴产业为支撑,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17-09-29 11:24:57

刘治彦:

  毕达哥拉斯说,万物皆为数,现实世界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和智慧化进行调控和发展,所以智慧城市也是四个发展阶段引领的。以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并没有支撑我们这样一种理想,非常幸运的是中国在短短二十多年发展中,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成熟相同步,2020年以后我们进入第五代,就是万物互联,有可能使我们进入真正的“一棵树时代”。工业4.0相对应的,我想提第二方面,从城市建设来讲,应该是建筑4.0,建筑4.0是我前几天在碧桂园一个论坛提出来的,他们感觉很好,因为他们已经实践着什么叫建筑4.0,森林城市,李院长他们在做这个事,这个未来的建筑是绿色的,把今天的钢筋水泥变成绿色的森林,同时是通过智慧来调控的,我们的建筑、家居、城市,我们未来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是无烟生产的,但是人类更多的是去创造对我们的城市包括各种基础社区设施都是属于绿色智能化的。

  最后谈几个策略,首先是规划,李院长他们做的,不详细谈了。二是有些重大的工程来支撑,我们的绿色,指挥全面发展的规划,一些重大工程,还有信息化平台,用制度和文化保证。

  谢谢大家。

2017-09-29 11:26:44

潘家华:

  智慧之人谈智慧城市,我们都变得智慧了很多。按照日程我们有一个提问的环节,在座的各位专家和媒体朋友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交流。

2017-09-29 11:30:49

提问:

  我的问题提给李所长,刚才您提到很多转型发展的理念就是创新,公平、包容的理念,他们在规划的时候,怎么样落实到空间的层次?我们特别想知道,空间因素有什么变化?我觉得新一轮改革的背景还是经济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这可能是新一轮最主要的背景。我的问题是这些怎么样落实到空间层次?

2017-09-29 11:31:14

李迅:

  科技研发中心,基于人民意志的宜居性,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是要补短板,特别是民生上面的短板。比如说我们现在北京市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轨道交通,质量不高,经常碰到大家挤地铁挤的感觉失去了尊严,怎么减少远距离的出行,能不能构成一个产城融合的格局,现在就提出,刚才深圳提到了15分钟的生活圈,比如小学生上学不要远距离的用车接送,能不能15分钟内就能到达小区,不用大人送,都自己去上学,就把择校这个问题当成社会问题解决好。15分钟内,上学、看病,基本的生活服务,在15分钟圈里解决好,包括绿化,北京周边很多人,但是我们能不能做到开门见绿、三百米见绿,五百米到园,创造这样一个宜居方式,改善民生,提高宜居方式,减少远距离的交通方式。

2017-09-29 11:34:17

徐锭明:

  现在所有规划里都缺乏对人的规划。像雄安,没有文明的雄安人就没有文明的雄安城,现在发展人就是现在发展雄安城,北京人几十年来也没有文明起来。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个老人叫马相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他说我是老狗,叫了一百年,也没有把中国人叫醒。现在北京各种不文明还有,哪里是现代文明城,始终没有把人的问题解决,人的问题比建筑还难,包括我们自己也一样,穿马路,从众心理,一样的穿。我几年没到美国去了,我去了以后感觉到很难受,门口写着:“请不要蹲在马桶上拉屎”,就是中国人来了,中国人喜欢蹲在上面拉屎,包括到航空母舰上参观,也同样写着:“不要蹲在马桶上拉屎。”没有文明人,哪有文明城,城市里面关键是人,人素质的提高是最关键的。前两天,有一个美国人罗斯高写了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农民在西部,说农村的教育问题,说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教育,教育的未来取决于农村教育,农村的教育取决于西部农村教育,西部农村教育取决于西部孩子的身体健康。现在西部的孩子近视眼、贫血,身体里面存在寄生虫。《为什么民工的孩子还是民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那篇文章,写的很好,在中国研究37年,我们的研究报告没那么深,他研究的特别深。包括雄安规划,讲的多少规划地,没讲到文明规划从哪里来,教育规划从哪里来。

2017-09-29 11:34:39

潘家华:

  这是深层次的问题,我简单的回应一下,北京到2035的总规,还不是以人为中心,讲的还是等级层次,讲“一核一城一副”。核,是首都核心功能;城,是主城区;副,是副中心。完全是一个等级城市,没有讲普通大众的地位在哪儿。“两轴”,中轴线、长安街,两轴多点,老百姓的位置在哪?在规划中,李院长讲了一点,我们现在的规划确实缺乏人文,现在规划的很优美、很高端,但是人在哪,好像是比较缺失的。

  我们今天的发布和高层论坛就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参与和贡献。

2017-09-29 11:45:0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