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专家视点

温冰:研究专报(资政报告)写作经验谈
来源:列国格治  作者:温冰   发布时间:2019-04-09

  作者系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执行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研究员。

 

  摘要:研究专报是针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是以问题为导向、以事实分析为基础、以政策建议为重点的咨政报告。研究专报最直观的表现是开口小、论述深、对策实,讲究以小见大。研究专报撰写的基本要求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聚焦主要矛盾、突出核心观点;要对重大问题做出鲜明的判断;论述要平实、简练、准确、深刻、生动;对策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在研究专报撰写技巧上,标题要尽可能抓人眼球,核心观点要及早亮出来,要选择新的切入点和视角等。

  关键词:研究专报  咨政报告  写作方法

  研究专报(研究要报)是职能部门、研究机构、智库等用于上报重大现实问题的一种报告格式,与常见的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调研报告、简报等有一定的区别。

  研究专报的性质和特点

  研究专报是针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成果,是对某一重大问题、重要事件、重点领域的专题性、政策性分析,是以问题为导向、以事实分析为基础、以政策建议为重点的咨政报告,旨在为高层领导和职能部门的战略决策、政策制定、风险评估等提供咨询参考。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特点,是运用基础理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应用性、对策性研究。

  从总体上看,研究专报一是讲究“专”,二是追求“精”。专,就是要专注论述一个重大问题,而不是对多个事情进行分析;集中剖析主要矛盾、阐述关键问题,而不是对全部细节进行分析。精,就是精要、简练,短小精干。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分析简明扼要、直击要害核心;第二,抓要点,做到面面俱到;第三,没有过多的论证过程,特别是不要用复杂的理论去推导,要提出判断、讲清论据、明确应对,用说白话的方式讲清事实,让别人能够信服,对决策者有所启发;第四,化繁为简、追求精要。

  研究专报最直观的表现是开口小、论述深、对策实,讲究以小见大,容易引发高层关注,能够就某一重大问题提出明确的判断。研究专报的内在逻辑是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办(应对)”的问题,是将事实判断与应对策略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写学术论文时,其逻辑往往是从分析概念到得出结论,与研究专报写作的逻辑是相反的。

  研究专报的字数一般要求在3000字以内。在结构设置上,研究专报一般可分为“是什么(将判断、影响、内因合并撰写)、怎么办”的两部分结构,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三部分结构。

  研究专报的语言表述风格因人而异,核心在于要有冲击力。表述上要有亮点,判断上要求尖锐。尖锐不是偏颇、不是激进,而是客观地提出有力的结论。

  研究专报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战略性

  第一,要求研究专报的作者分析大事、研判大势,着眼于高层的决策来设计整个报告的关键问题和主线。高层关注的是整个国家战略全局的问题,研究专报是为之提供智力支撑作用。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找到与国家重大政策、重大现实利益的契合点,赋予研究专报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二,要求研究专报的作者要把握战略性,要在撰写中找到一个新的战略视角审视问题,发掘出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具有的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例如,在美国决定对中兴通讯公司进行巨额处罚、对中国商品拟加征关税的开始阶段,是从一般的经济贸易纠纷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还是从更为深层次的角度去把握,决定着研究专报撰写的战略定位。

  (二)前瞻性

  要求研究专报作者能为趋势发展提供预判依据或判断结论,不能把着眼点放在一般性的总结回顾上。一些报告仅侧重于阐述历史事件,不能将历史与现实较好地结合起来,这对现实问题的借鉴意义不大。

  (三)针对性

  要求研究专报的作者着眼于当前矛盾的焦点进行分析。要深度分析问题的本质,提出鲜明的判断,不能仅作一般的常识性介绍。关注政策需求、政策牵引是研究专报针对性的重要体现,其本质是围绕大局、服务中心。

  (四)可操作性

  要求研究专报的作者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或基本思路,避免有想法没办法,分析问题要有一定见解。对策建议部分的篇幅应占到全文的1/3。对于一些重大问题而言,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确实有困难,至少要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大思路。大部分研究专报提出的对策建议应立即落地,它与纯理论式的学术文章有差异。

  研究专报与其他报告的主要区别

  撰写研究专报,不是为了构建一个理论体系或介绍一个理论概念,也不是去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更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就某一重大现实问题明确提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对策建议的过程。

  学术论文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通过概念、要素、模型、理论建构等形成体系化的完整论述。研究专报则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重大问题讲透、讲实、讲深。讲透,即把问题讲明白,从作者的角度阐释对事情的理解;讲实,即力求避免空泛,集中阐述核心问题,让非专业人士也能够快速抓住问题的核心,能够记住关键的特征或者特点,能够得到有益的启示;讲深,首先要把最浅显的一些基本知识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加以介绍,然后再点出深层次的问题。在写作时,作者要站在非专业人士的角度介绍和分析问题的核心点。例如,一个理论可能很深奥,有五个点,那么通过两个最核心的点讲清最关键的部分即可。

  学术论文:的框架包含五个方面:概念阐述、理论建构、论证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其特点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内容完整,具有多层体系,内在逻辑严谨。

  专题报告:主要围绕专题进行论证,对发展历史、现实情况、主要矛盾等做充分的论述。其特点是内容专一,体系基本完备,内在逻辑相对严谨。对策建议一般为“必须”。

  调研报告:针对整体或局部的某个问题进行分析,侧重解决影响因素、发展趋势等问题。既可针对宏观问题,也可针对局部问题。对策建议一般为“必须”。

  简报:是对事物基本情况、发生过程或特点的综合性阐述,结构简单、逻辑层次单一。对策建议为“必须”。

  研究报告:是对重大问题的基本情况、内在原因、影响后果及对策建议的综合性分析。其特点是可引入理论分析工具,充分进行事实阐述与论证分析,内在逻辑严谨。对策建议为“必须”。

  研究专报:直接提出判断,简要论证、切中要害、提出建议。其特点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论述内容精要,主要观点突出,不求面面俱到,内在逻辑相对严谨。对策建议为“必须”。

  研究专报撰写的基本要领

  (一)聚焦主要矛盾、突出核心观点

  研究专报的作者向决策层传递的重大信息和重要观点要清晰,要聚焦于高层关注的重大问题,把观点提炼出来。需要注意的是,研究专报的作者一定要把主要观点在最突出的位置亮出来,以使读者能够迅速掌握核心观点。

  (二)对重大问题做出鲜明的判断

  研究专报的作者要对重大战略问题、趋势性问题做出明确的基本判断,避免“既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的表述。应特别注意三个问题:第一,不要把详细描述事件的过程作为判断的依据,用三五句话把事件经过阐述清楚,进而对事件性质进行分析研判;第二,对重要判断的论述应简洁明了、直击要害;第三,论述应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很大的启发性、很强的冲击力,能够让人眼前一亮,拓宽新的视野、新的思路。

  (三)论证要平实、简练、准确、深刻、生动

  好的论证是为了让观点更能立得住、更有启发性、更具冲击力。越简洁而深刻的论证,越形象生动的论证,越能让人印象深刻。研究专报在表述上要精辟、深刻、准确;要具有冲击力,少创生硬的概念,少用专业的术语,可以用通俗语言,不能用网络语言;尽可能使用简单句,或层次较少的复合句;语言表述的逻辑层次最多是两层,不要有过多的转折层次;尽量不要使用设问句,要增加可读性。

  (四)对策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

  研究专报的对策建议要针对最紧迫的问题、最关键的环节、最本质的要害,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思路,为采取某一行动指明基本方向。在具体表述上,对策建议不能仅停留在“思考”层面,而是能转化为相关举措的解决方案或思路,能够让决策层找到行动切入点。一般情况下,不要将“加强对相关理论的研究”等作为对策建议。

  研究专报撰写技巧

  (一)标题要尽可能抓人眼球

  标题就是研究专报的核心观点。在设计标题时,研究专报的作者要尽可能把核心观点体现在标题上,要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快速引起决策层的关注。标题既要体现更高的战略视角,又要聚焦矛盾之处。字数要短小精悍,一般不超过20个字。例如,某报社针对美国国防部发表的《中国军力报告》拟写了“打中国威胁论牌已成为美国对华大战略”的标题,它不是运用一般性观点来分析军力报告,而是站在中美战略博弈的高度分析问题,并将核心观点体现在标题里面。又如,某网站将报告“中国与拉美及加勒比体育交流优势问题与建议”的标题,修改为“深化体育交流、丰富新时代中拉关系”。此前的标题,体育交流只是停留在一般性的行业交流。修改后的标题,则体现了体育交流对中拉外交可能产生的影响。

  除此之外,研究专报的作者不要直接把学术论文或理论文章的标题直接放上去。比如,以“XXX政策研究”“XXX改革发展概观”“建立XXX自贸区的可行性建议”等作为标题,很难吸引读者的关注。应根据报告的核心观点,提炼出观点性的标题。

  (二)导语段要有“点睛之笔”,及早亮出核心观点

  研究专报的作者要将核心判断体现在导语中,让读者看到导语就能初步了解全文概要,产生继续阅读的浓厚兴趣。不要让核心观点淹没在大段论述中,要将它置于一个非常显眼的位置。例如,2014年,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成立,研究专报的作者应在导语段强调“这意味着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将统筹日本的外交和安保政策,一个新的指挥中枢正在形成,……将对日本内政外交产生深刻影响”。

  (三)选择新的切入点和视角

  研究专报往往聚焦于高层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而不关注与重大现实问题脱离很远的纯理论问题。研究专报的作者应力求选择与别人不同的视角对焦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不能人云亦云“炒冷饭”,要用新的分析视角使研究专报更出彩。例如,针对中兴通讯公司被罚事件,研究专报的作者如从“美国可能正将对华高技术封锁作为重要战略”的研判视角去撰写,就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也有别于一般性的事件分析。

  (四)重大判断要简洁且有冲击力

  研究专报的判断要站在谋大局、顾长远的角度去分析,而不是局限于一般层次。判断要有亮点。例如,在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中国领导人明确指出,“要充分估计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更要看到世界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要充分估计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更要看到亚太地区总体繁荣稳定的态势不会改变”。这些重大判断的表述形式,既深刻又直观,能够让人一下抓住问题的本质,看清当前形势与长远趋势的鲜明特点。

  (五)把握好撰写的时机

  研究专报需要把握好撰写时机。第一,重大会议召开三个月之前,研究专报的作者就应跟踪与此次会议相关的问题。第二,在重大突发事件出现以后的3~5天内应完成撰写。第三,长期保持稳定的局势突然发生重要变化。在局势不变化的情况下,撰写报告的意义不大,恰恰是因为局势变化,如更换执政党时,就需要分析新执政党的领导人和原先执政党的领导人的差异。第四,在国外重要政策文件发表以后,决策层需要听取各领域专家的不同意见。此时撰写研究专报是最佳时机。(本文根据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研究员温冰在第三期全国皮书研创高级研修班(2018)上的讲话录音整理而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