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专家视点

黄晓勇:建设稳健、绿色和成本可接受的能源供给体系
来源:社科研院能源观察微信公众号  作者:黄晓勇 社科研院能源观察   发布时间:2021-11-17

 

1

  2021年11月14日,《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1》(《世界能源蓝皮书》)发布会暨“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转型研讨会通过线上视频会议方式举行。会上,报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教授就报告的主要内容发表了主旨讲话。

2

  黄晓勇教授分析了“碳中和”与“碳达峰”的关系。他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科学的规划。“碳达峰”时间越早,碳排放峰值排放量越低,对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就越有利。“碳达峰”、“碳中和”能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低碳的新动能。在重视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深化和布局,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的同时,还要加强碳排放监测系统建设。他指出,“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然途径。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不能仅仅关注产出效益,更要将“碳均”“能均”指标纳入“亩均论英雄”的考核指标体系中。

3

  黄晓勇教授回顾总结了2021年世界和中国的能源发展现状。他表示,2021年,世界和中国能源价格受到经济重新开放、消费出现反弹、能源结构转向、OPEC控制产量等供给和需求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出现大幅上涨,并引发“油荒”“煤荒”等现象,对正常的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由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叠加煤炭价格上涨、电厂生产意愿下降,造成了9月份以来的“拉闸限电”现象。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的双重约束下,中国电力需求增长不可避免地遇到资源上限、电网调度规模与难度上限、环境容量上限的多重约束。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健、绿色和成本可接受的能源服务,是未来“双碳”工作的重点。

  针对当前形势和目标,黄晓勇教授提出四点建议:一、建设多元互补的综合能源供给体系,实现多种能源互补协调,实现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二、提高能效,注重节能技术的开发、推广及使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多种手段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三、重视氢能的减碳作用,努力实现氢能生产的绿色化,减少由天然气和煤炭制氢的比重。四、建设结构合理的、以稳定性能源为依托的新型电力系统,在兼顾可靠性与“碳中和”两个目标的要求下,解决间歇性电力的比例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