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专家视点

姜飞:“新闻”和全球新闻执业思路正在深度转型
来源:视通社智库微信公众号  作者:视通社智库   发布时间:2022-03-03

  2月28日,由环球国际视频通讯社有限公司(国际视频通讯社,CCTV+)、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2021)》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蓝皮书主编姜飞作主题报告,点击视频观看演讲。

飞

  以下为演讲文字整理:

  我把蓝皮书的主要内容做一个汇报。最主要的是全球主要国家对信息传播基础结构建设期待空前高涨,当手机能够自由上网、可以自由联通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时候,它的虚拟联通的背后是由真实的、物理的信息传播基础结构在做支撑。从原先的2G、3G,到现在的5G、未来的6G,相当于从骑自行车到乘高铁、飞机的变迁。

  5G商用全面铺开,当5G全面铺开还面临一些政策和国际障碍的时候,6G在全球已经开始选边站队了——到底用哪个协议、哪种格式。昨天晚上《新闻联播》有则新闻很有意思,长征8号火箭第一次一箭发22星。美国SpaceX公司一个火箭可以发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卫星,在整个低空轨道形成了卫星链条。对于不仅仅是中国,包括全球其他国家来说,想要利用低层空间形成了很大的、潜在的竞争张力,所以中国现在也开始发力,一箭22星只是个开始,在低空轨道和天地一体化网络空间布局正在白热化。   

  第二个是当今全球传播生态的六大特点,首先,新旧交替、“看”与“听”进一步向线上迁移,诸位都有非常深切的感受。第二是新闻业的危机与新机,过去一年疫情的危机、战争的风声、网络上多元信息的呈现,给我们的决策、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和恐慌,学术用语叫“传播的滥用”。传播本来是消除不确定性、提供生活便利的有效工具,但是 “计算宣传”或者叫“算计宣传”,导致一些信息的滥用,假新闻(fake news)、错误信息(misinformation)、深度造假(deep fake)都导致了传播的滥用,新闻业的危机呼唤着行业信用的重构。第三是产业创新,“云上”开拓全球传播新生态,疫情给新闻传播业以及讲授新闻传播业的老师带来很大的冲击。以往我们在课上讲社交媒体、APP软件,还以为在讲新东西,但是疫情过后连普通大爷大妈都学会使用APP,云上已经变成一种新常态、新生态。第四产业可持续化方向成为传媒业的必答题,传统媒体必须要跟上媒体融合的脚步,进行深度转型。第五技术赋能,智能传播近在咫尺。VR/AR、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第六信息主权,当信息跨越物理的边界不断突破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带来在认知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恐慌,那就是物理边界已经不能把人心锁住,文化的边界则有无限张力。人们生活在由武警守卫的物理疆界范围之内,但是他的心已经超越了这种物理边界,外来的文化已经跨越了物理的边界,延伸到内心的边界就是文化的边界。所以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信息主权,反垄断进程加快。  

  全球传播生态的发展语境与前沿问题主要包括,第一,当前以中美为核心的数字脱钩,将可能引发信息传播基础结构建设领域的逆全球化趋势;第二,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如同“潘多拉魔盒”,需要进一步重视对技术的“祛魅”与反制;第三,儿童市场和银发经济成为全新增长点,需要给予更多重视;第四,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下的全球信息传播秩序变革应持续给予高度关注,同时全球传播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呼之欲出。

  最后回顾一下今天汇报的三个部分,提出一个学术性的探讨,那就是我们走到了理性的十字路口,新闻和全球新闻执业思路正在深度转型,“专业新闻”和“新闻专业”变成了一个张力很大的一组概念,我们以为我们还在做专业性的新闻,但是新闻专业的根基在信息传播基础结构变动的前提下已经发生了革命性颠覆,新闻的概念和新闻的生态都发生了改变,那么“专业新闻”是不是也要随之而变?

  “叙事新闻”与“新闻叙事”——我们都知道讲好中国故事,但是叙事性新闻本身是有历史和文化的深层结构的,不是说用一个讲故事的方式就可以改变的,必须有一个文化深层结构和叙事方式与之相伴随。

  “服务新闻”与“新闻服务”——在社交媒体背景下,服务性新闻在增加,新闻的服务性、公共性在不断增强,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需要借鉴服务业思路。

  “远程众包”与“中心扩散”——文化工业(cultural industry)与信息产业(information industry)的边界张力;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新闻业工作模式变化,远程工作与众包协作成为了新闻工作的重要补充。

  (阅读更多主题相关内容请参见《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2021)》)p1-4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全球传播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