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专家视点

史安斌:2022年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
来源:视通社智库微信公众号  作者:视通社智库   发布时间:2022-03-03

  2月28日,由环球国际视频通讯社有限公司(国际视频通讯社,CCTV+)、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2021)》发布会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蓝皮书作者史安斌作主题演讲,对2022年的全球新闻传媒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与分析。点击视频观看演讲。

史安

  以下为演讲文字整理:

  我会结合宏观的变局和微观的变数,同时结合最新研究和蓝皮书报告跟大家做一个汇报。变局指的是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变数(microtrend)是指一些微趋势。

  毋庸置疑,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必将成为改写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疫情只是众多的“黑天鹅”、“灰犀牛”当中的一个方面,在竞争与协作并存、困境与出路同在的2021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全球新闻传媒业继续在以流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为特征的“乌卡”(VUCA)时代探索新的方向与进路。现在突如其来的俄乌冲突也是“乌卡”时代的表现方式。我们的传媒业深深地嵌入到了人类社会和国际关系这个大的变局当中,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全球传播的议题转向、数字反垄断走向平台治理、中国数字企业模式出海渐成气候、新闻生产的远程协作兴起、元宇宙背后的数字迷思和Z世代崛起带来传媒业话语转型六个维度出发,2022年全球新闻传播有六个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趋势一:议题转向——南方国家引领气候变化与公共卫生

  2022年总的趋势就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当然这是以中国为引领的。去年有两个峰会特别值得重视,一个是拜登召开的所谓的全球民主峰会,那场峰会最后变成一场闹剧,在全球社交媒体即便是YouTube上的关注度都是非常低的,因为它没有切中全球民众关注的热点,而且还是在搞小圈子、搞分裂。我们刚刚盛大闭幕的北京冬奥会提出了更团结的口号,就契合了现在全球发展总体的趋势。所以全球南方国家在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等新的议题当中会起到更大的作用。长期以来这两个议题是被西方主流媒体所垄断,他们采用的是一种冲突性的框架来进行报道。国际视频通讯社在国际舆论场上发声的作用,不只是流量和内容层面的提升,更多是我们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国家引进了一个新的新闻理念就是“建设性新闻”,这个理念是对我们长期以来在西方主流舆论场上所贯彻的“冲突性新闻”的提升。未来随着全球南方国家的话语权提升,“建设性新闻”这样一个新的新闻理念也会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重点。

  趋势二:平台治理——数字反垄断进入深水区

  首先西方国家开始接受了平台治理的理念,特别是美国倡导多年的所谓“互联网自由”这个概念,现在它已经不提了,因为平台已经成为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疾患,所以平台治理已经深入人心。那么怎么进行治理呢?一个是边界的重构,对互联网出现而失衡导致的利益攸关方之间的权益和社会利益的提升进行进一步的思考。第二个是跨境的共识,去年Facebook不只对中国进行标注等技术上的限制,澳大利亚也一夜之间从Facebook上消失了。这让我们见识到了Facebook巨大的影响力,它可以让特朗普一夜之间“社死”,也可以让澳大利亚所有的新闻媒体一夜之间消失。所以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出现,跨界共识、云上法案(《澄清境外合法使用数据法案》,CLOUD Act)也成为跨境进行互联网治理的开始。

  趋势三:模式出海——中国数字媒体的海外影响力日渐增长

  一方面国际视频通讯社是传统媒体当中非常值得重视的平台媒体的新现象,另一方面中国社交媒体在去年真正实现了突破,就是TikTok的“两个第一”,一个是超过谷歌成为全球浏览量最大的互联网平台,另一个是超过Facebook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APP。可以说TikTok进入全球社交媒体的顶流

  除了新闻、资讯、影视剧等传统领域外,短视频、游戏、网络文学等新的领域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传输平台。另外除了内容的输出,我们现在也发现了一个反向输出的模式。过去中国互联网企业长期被诟病为“山寨版”“复制猫”(copycat),现在copycat变成了copy from China,西方的主流社交媒体开始向中国学习,这种反向输出成为一种趋势。除了中国之外,像韩国的《鱿鱼游戏》等一些爆款的出现,也说明现在西方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传播当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

  在全球数字媒体和互联网应用领域,美国的“狼牙”联盟(FAANG,Facebook、Apple、Amazon、Netflix和Google)为美国在全球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夯实了无人敢于挑战的话语权。现在我们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有了新的空间,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开始进行面向全球市场的模式反向输出。这一趋势的兴起对于未来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全球传播新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趋势四:空间压缩——远程新闻协作与空间新闻学的出现

  空间新闻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混合采编”将成为未来新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界也有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空间新闻学”,纽约时报专门成立了实验室研究空间新闻学的进展。本来美国地方新闻已经变成了新闻荒漠,但是这场疫情的发生使地方媒体再度成为受众关注的焦点,地方新闻也随着这场疫情逐渐复兴,所以空间新闻也成为我们未来的发展重点。

  趋势五:数字迷思——元宇宙发展潜力与行业泡沫并存

  元宇宙、区块链等技术与新闻传媒业的交集目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除了拍卖版权、内容产品,目前还没有找到新的模式。元宇宙到底是Facebook公关的“金蝉脱壳”,还是为我们开辟新闻传媒业的新愿景?我们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层出不穷,但是并没有带来新闻传播业本质的提升。我们第一个AI新闻的newsroom在新华社,可以说中国的主流媒体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当然国际视频通讯社更是这样的代表。对于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密切关注其发展潜力的同时也需要审慎地判断可能存在的行业泡沫,警惕媒介技术变革中的“追逐亮点综合征”(Shiny Things Syndrome),从而推动技术变革更好地服务于全球新闻业和传媒业的发展

  趋势六:话语转型:Z世代崛起带来传媒业的话语风格变化

  Z世代的出现是去年大家看到的最重要的一个现象,中国新的一代有巨大的发声的动能,现在网络的话语权非常大,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2021年底,推特总部门口的一场集会将“鸟不是真的”(Birds Aren’t Real)这个荒诞的青年亚文化运动带入到公众视野中。这项运动已经在TikTok上吸引了超过60万关注者。“鸟不是真的”以阴谋论的方式宣称鸟类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美国政府为了监视民众而制造的无人机,因此他们要求推特更换以鸟为形象的标志。与其他互联网闹剧不同的是,运动发起人彼得·麦因多(Peter McIndoe)在接受采访时承认,所有参与者都知道鸟是真实存在的,但他们选择用这种荒诞的戏仿阴谋论来表达对互联网阴谋论横行的抗议。当然这是一种调侃的方式,用年轻文化的方式来对现在的主流媒体进行解构。Z世代在现在的传媒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作为消费者还是生产者,Z世代的加入正在悄然改写传媒业的叙事风格和话语形态。今年我们的春晚可以竖屏观看了,终于向Z世代发出了诚挚的邀请。这也是整个新闻变局的体现,是对整个全球传播业生态的改写。

  余论:变革中的新闻教育与传媒业未来

  技术变化对于新闻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升。在智媒时代,将算法机制、互动新闻、竖屏视频和传统的新闻融合形成全新的融媒体叙事是新闻从业者的必备技能。因此,新闻教育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完整的技术流程,从而帮助他们在理解技术底层逻辑的基础上完成高质量的融媒体叙事。

  另一方面,远程协作的新闻生产也为新闻学子拓展实践提供了机遇。过去不管从全球来讲,还是国内来说,新闻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精英学校。但是现在远程协作和混合采编模式的兴起,新闻教育资源可以扩展到更多地方。在美国这样的例子非常多,疫情期间美国在新闻教育当中结合了这个趋势,在疫情当中发出了更多的声音。

  作者简介

  •史安斌,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清华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全球传媒与中国研究双聘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全球传播、公共外交、跨文化传播、政治传播。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万人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阅读更多主题相关内容请参见《全球传播生态蓝皮书(2021)》)p124-14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全球传播1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