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专家视点

廉思:我们为何膜拜青春?
来源:布鲁布客  作者:布鲁布客   发布时间:2022-05-06

 

1

廉思

  中国新兴群体的瞭望者,首创“蚁族”“工蜂”“洄游”“蜂鸟”等社会学概念,提出“拐点一代”“战疫一代”等青年世代划分称谓。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青联常委,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

 

  2007年我们首先启动“蚁族”研究,2009年首创“蚁族”概念,获得社会极大关注,迄今为止我们从事青年研究已有十年时间。十年间,我们生活在青年的圈层中,呼吸在青年的文化中,总共完成了32个青年群体的研究,既有七次“蚁族”群体的纵向连续调查,也有“工蜂”、“洄游”等群体的横向截面调查。既有新生代产业工人、青年白领、大学生、科技工作者等公众熟悉的青年群体调查,也有创业青年、自由职业者、网络主播、快递小哥等新兴青年群体的研究。我们做青年研究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探寻青年本身的变化,更多的是希望透过青年,来观察这个时代。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钟摆器,青年的面貌,是未来中国的样子,从青年看社会,总能收获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

  十年间,我们积累了十万余个青年数据,数百万字的访谈资料。我们是中国最大的民间青年数据收集中心和文化体验中心。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综合了日志分析、计量统计、网络问卷、深度访问、焦点小组讨论及田野调查等多种研究手段,尝试将扎根于社会学、人类学的质性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方法相结合,更加强调身临其境:“耳闻目睹说”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对于“旁人”和“关系”的重视、大时代和小世界的呼应、大数据和小数据的关联、“生活志”和“口述史”的强调等,以实现青年研究的“大小并重”和“宽厚相间”。

  在研究中经常有人问我,青年的年龄到底限定在多少?28岁、30岁、35岁还是40岁?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将青年年龄限定在60岁。不同的人对青年有各自的理解。当我说“我38岁”,这句话代表的是什么含义?这个“我”是谁?是指身体?心灵?还是思想?我的身体38岁,可能心灵只有18岁,而思想却有58岁。即便是指身体,各个部分也不是同步老化。一个衰弱的心脏与一颗强劲的肾脏有不同的年龄。其实每个人都有多种年龄,除了生物学年龄外,还有心理年龄,文化年龄等。每个人都是出生在历史之中的,这个历史先于个人存在,也会持续到个人消失之后。我们都希望自己永远年轻,起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人类对于青春的追求向往,长盛不衰。

  我们对青春的膜拜不仅是因为希望自己长生不老,永葆靓丽,而且还因为人类自身的基因起源。1920年,荷兰解剖学家博尔克发现,成年人类拥有的二十种以上特征是同时见于灵长类幼兽和不同哺乳类动物的胚胎。根据该理论,人类基本上是一种幼猿——一种自然成长为猿的过程被暂时延缓的幼猿。拜“延后”所赐,人类得以长时间维持“幼态”。博尔克的说法非常大胆:“就其身体发展来说,人是一个性成熟的灵长类胎儿。”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古尔德进一步解释了“幼态持续”机制。他认为通过发展延缓,人类的适应弹性得以最大化。胎儿成长速率的变慢,让人类的脑部得以比其他灵长类动物大很多,因此人类拥有更高的智商。同时,幼儿阶段的延长,也使得人类发展出一种主要是依赖于教育、记忆和习得技能的生存模式,这也使得人类这一物种有了“文化”,人类这种独有的生存习得模式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来到这个世界,也同步融入了相应的社会关系。简言之,人类物种的优势在于我们不情愿长大。“幼态持续”给了人类更多的物种自由,大大扩大了我们的演化选项,使我们的智商更高,使我们有了“文化”。可见,是“年轻”,使得人类得以超越其他物种,使人类区别于动物。

  这或许可以成为我们崇拜青春、赞美青春、热爱青春的生物学解释,当我们说一个人老了,那不仅指的是他的身体年龄,更是指他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青春的消逝,对个人而言,意味着对新的事物不敏感了,对新的变化不了解了,对新的趋势不欢迎了,意味着社会化过程的结束,更意味着离“人性”越来越远,离“猿性”越来越近。因此,作为“人”,我们骨子里都有一种向往年轻、回到幼态的冲动。

2

  中国青年发展(1978-2018)

  廉思 主编

  出版日期:2019年03月

  本书集合青年研究领域数位资深学者,从社会学、政治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视角,根据《规划》中提出的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合法权益、预防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10个领域的具体发展目标,针对每个领域青年发展40年的变迁轨迹进行梳理和辨析,总结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青年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研判未来中国青年对整个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深远影响。

3

  思行者

  廉思 著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

  此书是廉思教授近十年有关社会问题研究的部分文章荟萃,书中遴选了廉思教授关于当代青年问题、新的社会阶层、思想政治工作、人生感悟思考以及报道采访评论等方面的精彩论述,书中有思考、有辨析、有研判、有建议。这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深化的十年,是人口结构代际更替的十年,也是社会价值观剧烈变迁的十年。廉思教授的这些文章,见证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与艰难探索。

4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NO.4:悬停城乡间的蜂鸟

  廉思 等 著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本书不仅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快递从业人员的群体特征、社会动能和风险压力,聚焦他们的身份认同、职业歧视、职业流动、人口流动、居留意愿等方面的深度挖掘,数据翔实,论证严谨,引人深思;而且在微观层面叙写了快递小哥自己的人生故事,展现了他们真实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栩栩如生,令人动容,感人至深。

5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No.3):阶层分化中的联姻

  廉思 等 著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

  本书以“阶层分化中的联姻”为主题,分为三个部分,总报告从整体上论述了北京青年的婚恋行为和婚恋观念,是对全书观点的概括与总结;专题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人口学和社会学理论,对青年婚恋问题的形成机理及状况进行深入探析;访谈篇通过对典型访谈案例资料进行汇编,从感性维度更立体地呈现当代大城市青年的婚恋问题。

6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No.2·2014):流动时代下的安居

  廉思 等 著

  出版日期:2014年4月

  本书是青年蓝皮书的第二本年度报告,旨在关注中国青年——特别是城市青年的住房问题,全景展现当代城市青年的住房现状,并从多个角度深度剖析城市青年住房问题的历史渊源、现实特征、形成机理及解决途径。

 

7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城市新移民的崛起(No.1)

  主编 廉思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本书以“城市新移民的崛起”为主题,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和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对城市新移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对我国青年研究和移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书中采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对“蚁族”、“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白领”等青年群体进行了深入严谨的研究分析,并从生产、消费、教育、话语权、精神文化、政治参与六个方面分析了城市新移民崛起的形态和特征。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奋勇争先,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进一步指出,促进青年发展需要在青年思想道德、青年教育、青年健康、青年婚恋、青年就业创业、青年文化、青年社会参与等重要领域不断发力。为庆祝建团百年,践行《规划》的指导意见,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皮书数据库策划上线青年发展专题。

  青年发展专题介绍

  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指导,聚焦青年发展主题,关注不同青年群体,全面整合关于青年的智库成果、研究报告、专业著述、学术动态和青年资讯,引导青年运用学术研究成果指导自身行动,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助力广大青年了解自身、了解时代,追求进步、追求发展。

  青年精神、青年榜样、青年政策。收录国家领导人青年主题讲话、优秀青年成长经历、国家及地方青年政策。

  青年主题、热点议题。聚焦学习教育、身心健康、情感生活、就业创业、文化消费、社会参与等青年主题,关注新媒体与青年、新兴职业、共青团工作、社会融入、亚文化、心理健康、志愿服务等热点议题。

  青年群体。关注大学生、“青椒”、快递小哥、青年志愿者、农村青年、“蚁族”等典型青年群体。

  重点图书、重点作者。及时推荐社科文献出版社推出的关于青年的重点图书、重点作者,呈现青年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

8

扫描二维码访问

皮书数据库青年发展专题

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