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18版《贵州社会蓝皮书》】一财网:易地搬迁拔除穷根 贵州蓝皮书建议要先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来源:一财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8-07-18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的重要方式,旨在解决贫困地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

  日前,在由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贵州蓝皮书:贵州社会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上,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所长王兴骥称,公共基础设施是移民决定搬迁的重要因素。相较移民前的村落社会,无疑移民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教育设施,但在移民社区形成初期公共基础设施仍需完善。

  通过搬迁拔除穷根

  在国家层面,中央明确用5年时间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完成1000万人口搬迁任务,通过搬迁拔除穷根,帮助他们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2016年,贵州省制定规划以确保“十三五”期间完成对162.51万人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蓝皮书显示,2017年,贵州省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蓝皮书显示,全年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76.3万人。赤水市开创了依法治贫的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高度肯定,成为全省第一个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城市。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的成果,蓝皮书基于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区的实地考察发现,在基本日常生活服务方面,移民社区日常生活服务有一定优惠,但是由于政策落实等问题,目前移民社区的日常生活服务提供并不完善。

  在教育资源供给方面,政府无法兑现当初所做出的无条件就近解决孩子教育问题的承诺,这引发移民的抱怨。所以部分移民仍是自己花钱送孩子到私立学校就读,虽然政府对此给予一部分补贴,但这一笔开支对移民而言也是很沉重的负担。

  而在医疗保障服务方面,社区的医疗基础设施配套欠缺、医务人员缺乏以及医疗技术短缺等都使移民社区的医疗服务需求难以满足。在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安置方面,搬迁的村民中,除了少数经济型及技能型精英人员外,大部分的移民都处于待业状况,几乎无生计来源。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安置状况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移民就业问题。

  访谈中,部分移民抱怨政府给予安排的工作工资太低或工期较短,难以保障生存,因此部分居民并没有接受政府安排的就业岗位。其次,由于移民缺乏生计技能,出现就业人员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情况,就业机会难寻;就业安置政策难以执行和落实。在此情况下,移民社区当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联合组织相关的就业培训,但是民众响应程度不高,移民社区当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没能发挥预期作用。

  建议健全扶贫监管和考评机制

  除了易地扶贫搬迁外,蓝皮书还提到,贵州以扶贫战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工作,成为全国扶贫系统学习的参考。蓝皮书指出,应当适时修订《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使之真正成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统领性法规;加快修改《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使之切实对接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抓紧制定出台贵州省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贵州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条例,推动城市供水排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等领域立法,构建贵州绿色发展法规体系。

  针对当前贵州省在法治建设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蓝皮书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地方法治建设的对策建议:其一,进一步完善扶贫领域相关立法,深化条例宣传落实,健全监管和考评机制,助推精准扶贫,决胜脱贫攻坚;其二,推进大数据战略法规落地,探索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三大国家级试验区政策法规协同与叠加,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其三,完善生态文明法治“四梁八柱”,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重大制度成果,打造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示范区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