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19版《广州蓝皮书-农村》】中国水网:《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9)》: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9-09-10

  《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9)》总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八大对策措施,其中之一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核心,加快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畜禽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治理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补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进一步提高村民环境,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农村可持续的突出环境问题。具体措施有:

1. 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治理

  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行“雨污分流”和生态治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具备条件的村庄优先接入城镇污水管网,不具备条件的,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到2019年底,力争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行政村全覆盖,新建处理设施收集率达到90%,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处理。落实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完善农村污水处理工作体系,按照标准化与规范化要求,提升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养维护水平,确保已建设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组织开展“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187条重点河涌流域、流溪河流域、东江北干流及珠江广州河段河道管理范围“散乱污”场所的清理整顿工作。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因地制宜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体系建设,建立环卫长效保洁制度和相对固定保洁队伍。

2. 推动农村生活污染的减量化资源化

  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引导鼓励源头分类、就地减量,加强两网融合,可回收物交由有资质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利用。采取可降解有机易腐垃圾就近堆肥或产沼气方式就地处理。灰渣、砖瓦、建筑垃圾等无机垃圾铺路使用。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收集并送相关废物处理中心处理。在镇垃圾转运站采取分类处理、配套建设有机易腐垃圾处理设施,产生的有机肥还林还田,减少收运和最终处理处置量。引导农村家庭建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实施《广州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以规模化养殖场为重点,推进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及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畜禽养殖。到2019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68%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率达到100%。

3. 加大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推进农药化肥减量使用,主要利用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30%,到2019年底,农作物测图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推进秸秆、树枝(叶)等生物质综合利用,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力争到2019年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0%。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建立市、区、镇三级政府以及村民自治组织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依法查处露天焚烧秸秆、垃圾和其他废弃物等违法行为。推进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为重点,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广州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严格禁养区管理,依法依规关闭或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非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配套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利用设施。

4. 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及“美丽乡村”建设

  积极开展省级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创建工作,实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整治问题,全面完成广州市“十三五”期间257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不断巩固建设成果,推广成功经验,提升建设质量,促进农村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继续推进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组群发展,重点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建成一批独具岭南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实现全市绿色、共享、均衡发展。力争到2020年,所有编制规划的889个村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

5. 持续推进森林小镇群建设

  一是北部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群。从化、增城、花都、黄埔区南部等区域的19个镇,是广州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护的基础上,将森林生态资源活化为生态产品,发挥森林的康养保健功能。开发登山远足、森林探险等功能。加强水源涵养地的保护,加快低效林改造,促进生态公益林优化与更新,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比例与质量,使森林生态功能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二是中部休闲宜居型森林小镇群。白云区西南部、番禺区中部、增城区南部等区域适宜建设休闲宜居型森林小镇群。建设重点是提升城镇绿化品质,增加城镇绿量,构建景观优美、利民惠民、生活功能强的公园体系和道路绿化体系,优选植物品种,增加开花植物的种类和种植量。三是南部岭南水乡型森林小镇。番禺区、南沙区、增城区等区域,适宜建设水乡型森林小镇,建设重点是增加森林与湿地面积,突出岭南水乡特点,构建完善的绿色生态水网体系,打造珠三角平原水乡景观。通过加强河涌绿化、湿地红树林、沿海防护林建设,构建绿色生态水网体系。

6. 实施“一林、一园、一路、一院”绿化工程

  以村为单位,以乡村森林公园、绿化景观路建设为重点,整体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建设,通过修建绿色生态休闲旅游场所,增加森林景观点,推动乡村道路绿化和村庄绿化,建成“四个一”:一个乡村森林、湿地、公园、公共休闲绿地。利用现有自然山体、水网等生态景观资源,因地制宜,营建以观花、观叶或观果等为主题的景观林,打造季度变化丰富的森林景观。一条绿化景观路。在通往村内的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做到入村有绿化景观路。两侧绿化要在稳固路基、引导交通的同时做到美化道路环境。一块庭院绿化区。利用农家房前屋后闲置地,种植名特优经济林树种、珍贵阔叶树种及花草,做到见缝插绿。一片水源涵养林。对村庄周边现有生态功能较差的林分实施改造或者封育,在村庄周边营造一片水源涵养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