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19版《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和讯新闻:搭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四梁八柱”
来源:和讯新闻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0-04-24

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9)》蓝皮书。

  南方网讯 (记者 李美仪)  4月21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9)》蓝皮书。

  据了解,《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9)》以2018全年到2019年第三季度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动态为研究对象,参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大湾区绘制的发展蓝图和提出的具体要求,聚焦研究了基础设施、经济贸易、科技创新、人文湾区和三地合作等五大版块,以大量数据、翔实素材和现实案例全景展示了2018、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情况,对大湾区发展重点、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政策建议。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规则衔接是当前重要任务

  蓝皮书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实施阶段,“四梁八柱”已经被搭建起来,朝着迈向充满活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稳步前行。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规则衔接是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以5G和轨道交通为代表的新基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重大交通通道的通车进一步缩短了大湾区内各城市间的通勤时间。

  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互补的产业和空间协作进一步加密,正由“制造-贸易”的合作发展到智能制造、科技研发、金融货币等多领域深入合作阶段,在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面也探索了更多合作空间。

  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将军澳工业屯的“数据技术中心”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等重大科技合作平台突起,广深港澳科技走廊建设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初具雏形。

  中国(广州)国际机器人、智能装备及制造技术展览会于2019年11月30日在广州开幕。图为中国出口德国的智能焊接机器人。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摄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新的重要时期。蓝皮书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将在全国率先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根据广东省政府的规划,珠三角地区将加快推进IPv6网络建设,构建高速骨干光纤网络,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将在大湾区快速发展。国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之间加强对接和交流,鼓励港澳地区超前布局加快推动5G应用。

  《广东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粤港两地电子签名认证的机制也将升级,国家将大力推进电子签名证书互认工作,推广电子签名互认证书在公共服务、金融、商贸等领域的应用,将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澳门邮电局电子业务厅四方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推进电子签名证书互认工作。

2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9)》蓝皮书发布。

  重大跨界交通工程促进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

  重大跨界交通工程是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经验上看,他们大多拥有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所构成的基础设施网络,而发达的铁路、公路设施就构成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连结枢纽。蓝皮书指出,重大跨界交通工程的开通,有力促进了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必然会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速流动,不仅有利于提升物流竞争力,还在旅游休闲、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形成大湾区全领域的协同发展效应。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交通“纽带”,广深港高铁和港珠澳大桥必将对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起到重要驱动作用。

  数字经济在跨区域、跨制度协作机制方面仍有待完善

  蓝皮书提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在数字经济合作方面可以充分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但是在跨区域、跨制度协作机制方面仍然有待完善。缺少大湾区数字经济的统筹规划,也缺乏能够有效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与应用示范性平台。

  结合大湾区工业体系与制造业集群自身优势,未来适宜于大湾区重点发展的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有以下几个:一是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中心,二是具有自感知能力的智能模块化区域化智能制造系统,三是基于大数据驱动的产业供应链管理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发展三大趋势

  蓝皮书预测,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发展具有三大趋势。一是各类技能培训将为文旅产业增长提供强劲助力。各地积极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推进粤港澳职业教育在招生就业、培养培训、师生交流、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合作,共建一批特色职业教育园区。如澳门旅游学院将会进入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人才高地,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合作,推进职业资格国际互认。二是科技、文化和金融的多元融合催生新业态。文化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贡献值。三是与“一带一路”和太平洋(601099,股吧)岛国交流大幅提高。近年来,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的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在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设备制造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出口企业和品牌。因此,要进一步扩大与太平洋岛国在经贸、旅游、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与太平洋岛国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3

  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步伐,2020年前后可建成世界级宽带城市群。

  蓝皮书精华部分选摘如下:

  大湾区建设迈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新时代

  蓝皮书指出,未来10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是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的10年,也是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的10年,新的历史大势正在孕育新的历史性机遇。

  全球格局深刻演变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但各种现实挑战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大湾区建设迈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全新时代。

  在这个艰巨与荣光并存的历史进程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胜利推进需要彰显多组因素的合力。既需要以深圳这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担当优秀范本的“点”,也需要统筹湾区三地各级政府和各类建设主体共筑全面发展的“网”。

  既需要注重湾区内部综合实力的“内力”提升,也需要积极争取与泛珠三角区域对接融入的“外力”汇集;既需要谦虚借鉴国内外其他湾区的成功建设经验,也需要清醒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独特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总之,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真正将每个湾区人民的“幸福指数”融入湾区发展指数当中去;只有积极审时度势,敏锐感悟来自国家层面的高度战略关注,写好这篇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文章”,才能充分激发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湾区建设的热忱。

  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全球政治与经济治理模式正在经历的深刻转型的本质特征,才能让粤港澳大湾区的各项制度和改革相对接,在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国家发展战略方向的前提下,有力推动我国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实践。

  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步伐,2020年前后可建成世界级宽带城市群

  蓝皮书指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湾区智慧城市建设进入新的重要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将与湾区各方面建设同频共振、协调推进。

  展望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建设与发展,硬件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升级,湾区智慧城市群共商共建共享的协作机制将加强。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将在全国率先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在2020年前后建成世界级宽带城市群。

  根据广东省政府的规划,珠三角地区将加快推进IPv6网络建设,构建高速骨干光纤网络,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将在大湾区快速发展。

  5G是实现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的战略性信息基础设施,我国高度重视5G发展。在全国的层面,国家提出要拓展光纤和4G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力争2020年启动5G商用。

  国家将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之间加强对接和交流,鼓励港澳地区超前布局加快推动5G应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5G作为战略性新兴行业重点培育。

  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大力支持,助推产业界的参与。广东广电网络(600831,股吧)相关机构提出到2022年底,在大湾区建设大力铺设光缆线路,提升骨干网带宽,推进光纤入户建设和家庭智能网。

  共商共建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将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共商共建、互联互通水平,加强信息沟通、议题协商,大力推进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衔接机制、大数据平台支撑、专业领域智慧设施生态圈等各层面各领域的建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广东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粤港两地电子签名认证的机制也将升级,国家将大力推进电子签名证书互认工作,推广电子签名互认证书在公共服务、金融、商贸等领域的应用,将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澳门邮电局电子业务厅四方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推进电子签名证书互认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