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19版《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央广网:2019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发布会暨CGPI社会组织发展论坛在深举行
来源:央广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央广网深圳6月11日消息(记者孙松涛)6月9日上午,由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主编的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深圳社会组织发展报告(2019)》在深圳发布。作为深圳市第二本社会组织领域的蓝皮书,本书首次将深圳社会组织的创新实践编写成案例,并将社会组织政策法规等信息编制成附录篇,使本书内容更具参考性。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深圳所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缩影,深圳社会组织发展也是深圳改革进程的重要缩影。《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深圳社会组织发展报告(2019)》的总报告以社会组织服务城市发展和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线;分报告则对深圳行业协会、社会工作机构、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进行了专项研究;专题报告聚焦社会组织经济贡献、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扶贫工作等热点议题。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蓝皮书课题组认为,近年来,深圳的社会组织逐渐成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提供主体,活跃在各个领域,提供着多样化、精细化和日趋专业化的服务。在大湾区协同共建的发展要求下,深圳社会组织从政策设计、平台构建、资源共享、服务联动等多个维度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研讨交流,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组织的协同发展。深圳社会组织还通过发挥自身动员能力、业务素质等方面的优势响应号召,助力脱贫攻坚。除此之外,深圳社会组织还在协调解决国际贸易纠纷、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深化国际经贸文化合作、拓展海内外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满足深圳社会发展需要,响应深圳城市定位,深圳市社会组织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对观念、技术、路径和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在某些领域形成了领跑全国的“深圳特色”。借助于深圳的科技优势,深圳社会组织将科技应用于慈善中,其中“互联网 + 慈善” 模式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为社会组织求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社会组织积极倡导和支持社会企业的发展,探索影响力投资,扩展资源整合渠道,为创新发展寻找更多的可能。在探索创新的路上,深圳社会组织积累下的经验能够为其他地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启示。

  本次蓝皮书发布,得到了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业界专家的深度关注。深圳市社会组织党委专职副书记郭建,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原局长凌冲,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四级调研员林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社会学会副秘书长童根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本书责任编辑胡庆英,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院长饶锦兴,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秘书长郭云霞,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杨钦焕,国际公益学院创始院长、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教授,国际公益学院代理院长黄浩明教授、国际公益学院副教务长唐昊教授等领导与嘉宾出席蓝皮书发布会,发布会由黄浩明教授主持。

  深圳市社会组织党委专职副书记郭建指出,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推进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他对推动社会组织改革创新发展提出六点思路:加强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在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方面先行示范;健全社会组织管理机制与信息化建设;发挥社会组织协同助力落实“六保”工作;推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积极有序组织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的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童根兴表示,在疫情波及全球的过程中,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建设成效得到显现,包括国家能力建设的成果、新社会结构的成长、第三部门建设的成效等。在疫情期间,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社会力量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深圳社会组织蓝皮书作为至今全国唯一的地方性社会组织蓝皮书,能够成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参照”作用。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教务长唐昊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蓝皮书所展示的深圳社会组织六大发展亮点:创造经济价值,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服务,展现专业化和创新性;参与社区治理,融入社区的文化生活;弘扬志愿精神,营造公益慈善氛围;服务城市战略,协力深圳大都市建设;谋求创新发展,打造领先的深圳特色。未来深圳组织服务城市发展的趋势,包括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升级,服务基层治理将更加专业,服务城市经济的功能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发展将持续降速提质,激发城市自主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在同时举办的CGPI社会组织发展论坛上,国际公益学院创始院长、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教授以“后疫情时代社会组织发展难题破解”为主题演讲,为社会组织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方向。王振耀院长认为,应该以服务为本确定社会组织的发展战略,立足点在于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优势。第一,纳入大战略。与政府密切合作,积极承担起政府推进的社会服务事业,从社会的角度来参与有关的国家大战略;第二,开展大服务。需要开展广泛的社会服务,展现社会组织的服务特色,需要构建大型的社会服务组织网络。第三,建设大平台。建设信息网络技术平台、组织型的平台、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和大湾区建设平台。第四,解决大问题。社会组织能否带头增加就业,取决于社会组织能否选择不同领域形成整体优势以解决养老、儿童与残疾人服务等领域的挑战,取决于社会组织能够在大病救助与互助领域推动建立起一个坚强的社会支撑体系。第五,开拓大创新。需要社会组织将疫情应对的经验与中国疫情之后的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同时参照国际经验进行自觉的创新与创造。中国社会组织的学习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社会领域同样需要华为型的组织与事业。

  国际公益学院代理院长黄浩明教授表示,社区基金会起源于深圳,无论经济、社会、社工、志愿深圳一直都在发挥引领作用。如今,深圳人均GDP已经接近3万美元,在联合国的标准中进入了富国俱乐部的范围,同时,深圳GDP总量已经超过香港,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改变。此次疫情期间,深圳社会组织成绩可圈可点,未来如何重新定位企业、政府、社会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力建设。就“双区定位”下深圳社会组织发展前景,论坛上不同领域的众专家展开对话,探讨深圳社会组织发展的新引擎,从社会组织发展透视深圳40年的变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