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20版《非洲黄皮书》】中国青年报:非洲黄皮书:疫情没有改变中非经济深化互利合作的大趋势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0-12-08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日前发布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9~2020)》指出,新冠疫情进一步暴露了非洲长期以来单一经济结构和外部依赖型经济模式的脆弱性,这在短期内也给中国企业开展对非经贸合作带来较大困难,但疫情没有改变中非经济长期互补的基本面和深化互利合作的大趋势。在以往合作基础及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非经贸合作需要加快创新和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11月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9~2020)》发布会在京举行。本年度《非洲发展报告》由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热点问题、对外经济联系和文献资料六部分构成,对非洲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经济发展状况和大国与非洲关系的新动向与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估和论述。

  黄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对非出口额为1132亿美元,年同比增速为7.9%,已超过2015年曾经达到的历史高位1086.7亿美元。中国对非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近3年稳定在4.2%至4.5%之间。中非贸易分工的主体部分仍体现为,非洲以矿产品交换中国的制造品,中国对非出口机电制造品市场占有率仍在上升。此外,中国企业对非投资出现较快增长,行业结构大致不变,建筑业仍是投资规模最大的行业;塞舌尔、乌干达等国成为吸引中国企业投资的新热点。

  黄皮书认为,受经济下行以及人员、资金及物资流动遇阻等因素影响,短期内中非经贸合作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全年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可能继续下滑,双边贸易额可能出现显著减少,对非投资项目开发进度放缓,部分存量项目停工停产。但从全局和长远看,中非经贸合作的战略价值、示范意义在增强。疫情凸显了非洲在中国经济外交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进一步促使中非经贸合作加快转型升级。在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背景下,中国与非洲可以在能源矿产、医疗卫生、制造业、农业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强合作,推动中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

  黄皮书建议,企业在以市场为基础进行积极探索的同时,双方相关部门和机构可以协同发挥更好的作用。中国与非洲国家应努力推进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加快优势转化;加强制度协同和协定保障,降低投资风险;用好合作倡议和政策工具,形成各方合力;坚持公平合理和透明协同,开展税收合作;促进协同探索和积极发声,营造更好的氛围。

  黄皮书还提到,2019年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开局之年,峰会的积极效应开始持续释放。中非领导人加强高层会晤,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合作平稳增长,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取得积极进展。此外,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精神的指引下,中非关系继续健康、快速发展,也成为引领大国“非洲热”的重要因素。

  对非援助方面,黄皮书也显示,中国继续在成套项目、物资、技术、人力资源开发、医疗卫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债务减免等多个领域加大对非洲的援助力度。

  谈到非洲政治安全时,黄皮书指出,目前非洲政治生态总体上呈现良性发展态势,部分长期困扰非洲政治的痼疾在缓解。“选举政治趋于理性”是其中最积极变化之一,“逢选易乱”状况已大为改观,选举政治引发的部族冲突和社会动荡大幅减少,这为非洲安全稳定带来了利好。与此同时,影响非洲政治发展与安全稳定的关键变量已经发生变化,其中经济社会转型矛盾、街头政治运动、地缘政治博弈给非洲带来的挑战尤为突出。

  在非洲经济方面,受疫情影响,2020年非洲GDP增长率将萎缩4%左右。粮食危机和疾病流行也将进一步加剧,非洲包容性增长战略受到严峻挑战。黄皮书认为,非洲国家经济结构单一、生产与消费严重脱节、缺乏造血机能,是其经济走势被国际经济环境左右的根本原因。未来非洲国家应加快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发展制造业、清洁能源、电子商务、科技产业来实现经济多样化,通过资助小微企业使其向正规化方向发展,通过加速完善非洲自贸区协议框架,发掘内部经济潜力,提高集体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为重塑非洲社会经济结构带来新契机。

f3d3572c11dfa9ecd4713a0eac635304908fc183

  11月24日,《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9~2020)》发布会在京召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供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