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21版《药品流通蓝皮书》】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药品流通蓝皮书:医保创新药品“入院难”有三大原因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1-11-02

  药品已经进入医保目录了,患者却用不上,创新药品入院难现象已纳入《药品流通蓝皮书: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21)》。

  10月22日,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药品流通蓝皮书: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21)》指出,仍有部分进入医保的创新药品存在“入院难”,造成影响患者终端获得感低、医保相关政策红利未能全民释放等问题。

  2016年至2020年底,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进行了五轮药品谈判,我国创新药医疗保障现阶段呈现目录遴选药品覆盖病种范围日益广泛、药品供应环节愈加重视、医保引导药品临床合理处方功能不断强化的趋势。

  蓝皮书指出,创新药品“入院难”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存在不同原因,厘清原因的客观性、差异性、特异性是探索与解决可及性问题的首要步骤。现有原因包括如下几个:

1. 有限配备药品是医疗行业固有属性特征的表现

  不同层级、不同专业治疗领域的医疗机构对同一药品的配备也存在巨大差异。影响具体药品配备的因素既包括临床对该药品的需求程度、可替代同类药品种类的存量、同一治疗领域药品的市场格局等在内的医疗机构运营因素。也包括如进行“三医联动”、综合医改等相关改革协调因素、医院药费绩效指标考核压力在内的医疗相关政策环境因素。

2. 药品配备的变化受临床循证积累过程的影响

  创新药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案从初现市场到普遍得到认可、达成共识需要时间和证据的积累。临床医生从对药品特点和方案机制的了解认知,到较为统一的诊疗规范、路径的形成、调整和共识推行,需要长时间的实践、论证。近年来国家谈判涉及的创新药品在医疗机构临床实际使用的情况,体现了创新药品先进医保再入院后使用量会由少到多迅速攀升,享受相关待遇的患者随之增长。

3. 疾病谱实际造成临床需求差异

  不同类别的创新药临床使用率和最终配备率也有显著差异。临床治疗需求存在较大的未获满足空间的创新药往往临床配备率较高,而高值罕见病用药的配备率则通常较低甚至罕有配备。

  “保证这些药能被患者用到很重要,在今年3月份人大代表的提案中,就提到如何保障‘最后一公里’。为了保证国谈的药品尽快给患者使用上,开辟了双通道的政策。除了‘双通道’之外,保障‘最后一公里’还需要医保相关政策的倾斜,以及针对不同专科选择适合专科的药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封宇飞曾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