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21版《文化金融蓝皮书》】网易:产业 文化金融蓝皮书《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1)》发布
来源:网易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1-11-05

  10月26日,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的学术指导下,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联合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共同主办的“文化金融蓝皮书《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1)》发布会”闭门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0年初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受到了较大影响,文化金融对文化产业复苏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1)》记录和观察了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进程。

  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指出,文化金融蓝皮书已坚持连续发布5本,一方面,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框架,对文化金融发展中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历史脉络性的持续跟踪;另一方面,又试图针对一些热点实践问题进行更加动态、及时的深度考察研究。他认为,文化金融领域离不开“四元动力”,包括新技术、新文化、新金融、新制度规则,文化金融的发展取决于这些要素的创新能否顺利推进。

  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杨洸表示,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规模和产业创新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文化金融是金融领域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业态。这其中,从中国银行业协会对30家银行的调研情况看,文化产业银行信贷业务近年来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文化产业银行信贷规模持续增长,文化产业银行信贷产品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产业专属信贷产品不断丰富。文化产业的特点决定文化产业银行信贷业务有别于传统信贷业务。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迫切需要银行调整传统的经营模式及管理方式,打造专业团队,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健全专营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文化金融服务水平。

  银行也要在不断提高文化金融风险控制能力的同时,积极推进搭建与政府、工商、税务、征信、文化产业运营等机构的合作渠道,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市场风险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另外,建议银行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完善核心资产抵质押服务链条。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金融研究所所长金巍分享道,《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1)》(简称报告)是2020年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情况的全景式分析与研究报告,报告对文化金融发展中的主题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2016年以来,文化金融发展进入成长中的调整时期(中期),也是规范与创新平衡发展时期,主要包括以下几大平衡:创新发展与规范发展平衡、规模增长与高质量发展平衡、内容产业和融合性产业平衡、文化供给和文化消费平衡。

  但2020年以来一年多,文化产业因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停滞的态势,中央和地方出台一系列文化金融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文化企业的复工复产,维护了社会经济的稳定,为文化产业的“十四五”开局之年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金巍认为,2020年以来出现以下几大新影响因素,新冠疫情持续、“逆全球化”与国际冲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十四五规划与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文化强国与文化旅游发展战略、金融市场改革与规范发展。

  根据以上背景,结合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报告提出五方面政策建议。一是重振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市场,夯实文化产业多层次融资体系;二是结合区域金融改革,进一步推进文化金融发展;三是以文化数据资产治理和管理为新起点,构建新型文化金融基础设施;四是以文化企业金融能力提升为抓手,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与价值实现;五是以文化产业促进法出台为契机,推动文化金融政策过程科学、保障充分及落地生效。

  北京新元文智智库董事长、文化金融蓝皮书副主编刘德良认为,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以及文化金融发展水平在全球领先,领先欧美等国家。从商业银行贷款规模来看,2020年我国文化产业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是1.6万亿元,是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的主要来源。从上市公司数量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相关上市公司有500多家,新三板文化及相关产业挂牌公司800多家,远远多于美国、日本等国家。从文化产业债券市场来看,中国文化产业债券主要在银行间市场和两个交易所市场发行,数量也非常庞大。但是核心问题是结构问题,商业银行信贷、债券发行融资以及股权融资投入方向的差异巨大。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文化产业的存量资产,以及文化产业新的发展在于增量的新业态。

  但当前制约文化金融的因素到底是什么?文化产业投融资水平从2017年以来持续下滑,尤其是在直接融资方面,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文化产业本身存在着市场规范性问题和商业模式问题。文化产业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商业模式更新速度快。文化产业的繁荣,一定要走向规范性治理。二是技术的变革。我们要从整个产业发展规律角度去理解文化产业直接融资近年来的下降趋势。三是中国文化企业实力还不强,世界五百强没有中国的文化企业。四是文化产业结构问题。世界上各国文化产业结构基本都呈现出“两头大”的特征:一头是数量庞大的创作层,一头是大企业和大集团。文化产业真正需要融资的企业是需要走专业化、规模化和工业化道路的企业。最后,国际化也是严重制约文化金融发展水平的一个核心因素。

  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对未来蓝皮书编写工作以及文化金融学术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总结。重点在于:一是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建设是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市场分析的重要基础设施,文化金融领域也同样需要做好数据库建设。二是理论层面。依托于现有实践以及文献梳理进展,需要在分析框架方面进一步有所提升,进一步推动理论逻辑的缜密性。三是政策咨询层面。更好地适应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策咨询需要,也是未来的研究重点。四是实践层面。文化与金融相结合,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如何真正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也是研究成果落地的一个重要方向。尤其是基于数字化文化产业的发展,来探讨金融支持。五是国际层面。由于并无统一的概念与口径,对各国文化金融进行比较的研究并不多,更缺乏最新的经验借鉴,这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