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21版《无障碍环境蓝皮书》】网易:蓝皮书:我国无障碍环境法治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来源:网易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2-01-13

  12月30日,《无障碍环境蓝皮书:中国无障碍环境发展报告(2021)》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指出,从1989年我国第一部无障碍建设设计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颁布实施开始,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无障碍事业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覆盖率稳步提升,不仅实现了“有没有”,而且部分地区对无障碍设施的要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由市下探到村,目前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05%的出入口、56.58%的服务柜台、38.66%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

  报告强调,无障碍环境是充分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和平等发展权利的前提条件,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基础,是衡量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人口老龄化社会和数字化时代,无障碍环境已从残疾人的特需和特惠转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刚需和普惠,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和巨大的社会价值。

  报告也指出,我国无障碍环境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亟须在法治轨道上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

  报告指出,树立正确的无障碍理念,消除对无障碍的认知误区和盲区,是无障碍环境立法最重要的基础。应开展经常性的教育、文化宣传和交流等活动,抵制污名化和歧视,改变对残疾人的态度,提高对无障碍的认识。

  特别是要纠正对无障碍认识的三大误区:

  第一,认为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本高。实际上如果在设计、建设的早期阶段或在改建、扩建中同步考虑无障碍,几乎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

  第二,认为投入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收益小、成本高。这种想法没有意识到无障碍环境带来的回报和收益,不仅能抵消付出的成本,而且有助于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独立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并创造更多的价值,甚至可以节约福利支出。

  第三,认为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专属,不了解无障碍环境的广泛受益性,没有意识到通用设计的应用能使所有人都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融合发展和共享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叶静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校长黄军伟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授、无障碍环境蓝皮书(2021)主编凌亢作主要内容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皮书研究院院长蔡继辉主持发布会。

  此次发布会得到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无障碍环境研究专委会、中国助残志愿协会无障爱志愿服务委员会、中国统计学会残障统计分会指导,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中国残疾人数据科学研究院承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