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21版《教育扶贫蓝皮书》】北京日报:教育扶贫蓝皮书:我国共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近千家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2-04-08

  3月26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扶贫研究中心及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在京发布《教育扶贫蓝皮书:中国教育扶贫报告(2020~2021)》。蓝皮书指出,文化传承、文化凝聚、文化滋养、文化认同、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为脱贫攻坚战带来强劲动力。国家级贫困县共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近1000家,目前已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扶贫产业等三个层面“双丰收”。

7

  蓝皮书指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孕育于基层、扎根于群众,是一种将优秀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精准文化扶贫方式,不仅大力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激发传承的内生动力,发挥扶贫扶志扶智作用。目前来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首先实现了非遗保护传承和扶贫产业的双丰收。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盘活了当地的文化资源,不仅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带动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扶贫产业,也让非遗保护传承基础更牢靠、发展更长远,坚定了文化自信。截至2020年底,国家级贫困县共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近1000家。

  其次,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实现了传承人和贫困群众的双丰收。在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过程中,传承人得到系统“充电”,提升了能力,拓展了市场,同时让贫困群众学会了传统技艺,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加了劳动收入,成为新的非遗传承人。

  此外,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还实现了扶贫和扶志扶智双丰收。通过发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做到“挣钱顾家两不误”,实现了“农民变工匠”“厅堂变车间”的转变,提升了能力、增强了自信,逐步起到了扶贫扶志扶智的作用。尤其为留守人员、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提供了就业渠道和交流平台,受到基层和贫困群众的欢迎。比如,曾深度贫困的甘肃东乡县民间刺绣从自用自销的民间工艺传统作坊走上国际服装秀,脱贫后的普通绣娘亮相T型舞台,展现了中华文化新精神、新风采。

  蓝皮书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将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同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