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21版《医改蓝皮书》】贵州大小事儿:从“试点”到“示范”的医改之路——遵义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述评
来源:贵州大小事儿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2-04-12

  “先诊疗、后付费,看病就医有医保,不贵!”“过去看病挂号深夜排队,现在掌上预约线上付费,不累!”“医疗设备新,医生技术精,不管看啥病,放心!”这是遵义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给群众带来的红利。

  过去一个时期,“看病难、看病贵”一度成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遵义市始终坚持改革为民初心不动摇,努力用改革的办法破解民生难题,医改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8

  2010年,遵义市被确定为第一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正式开启了公立医院改革之路。为搞好试点探索,遵义市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围绕破除逐利机制,突出公益性质,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创新,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遵义市和余庆县、赤水市因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遵义市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提质增效的探索和实践》入选《医改蓝皮书: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1)》。

  2021年,遵义市荣获第二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实现了从“试点”到“示范”的华丽嬗变。

9

  “三级”联建医共体

  让群众看得了病

  过去,由于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导致形成城市大医院“门庭若市”与县乡医疗机构“门可罗雀”的极大反差,不仅降低了医疗资源利用率,更降低了群众就医满意率。

  为此,遵义市以基层为重点,以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目标,着力“强”龙头、“活”枢纽、“稳”网底,把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纳入一个“盘子”,按照“县级带中心、中心带一般”和“突出中心、梯次发展”的思路,创新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有效解决了群众有地方看病、就近能看病的问题。

  ——“强”龙头。把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作为牵头医院,全面推进县级医院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全力提升医疗服务支撑能力。

  ——“活”枢纽。打破原有中心乡镇卫生院布局,重新规划设置县域医疗次中心,作为向上联接县级牵头医院、向下辐射带动一般乡镇卫生院的中心枢纽。

  ——“稳”网底。按照“1个行政村至少设置1个规范化村卫生室”的原则,通过重建、维修、整合等方式,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配齐配强村医力量,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

3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在基层医院指导手术

  在理顺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后,以牵头医院为核心,联合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医共体内实行行政、人员、财务、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促进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县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组建县域医共体27个,规划布局医疗次中心51个,150个乡镇卫生院、3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62个村卫生室纳入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内就诊率逐年增加并稳定在90%以上,县域内住院量占比达到94.1%,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三医”联改减负担

  让群众看得起病

  为解决群众看得起病的问题,遵义市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着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4

  ——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通过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的方式,减少药品流通环节,杜绝中间商赚差价,让广大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自落实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以来,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53%,大幅减轻了群众用药负担。

  ——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破除了以药补医,取消了药品加成和耗材加成,医院如何运转和生存?为此,遵义市在不增加群众医疗负担的基础上,逐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的比价关系,调整各级收费项目,通过调价补偿和综合控费,全市公立医院收入结构逐步优化,逐步实现从“以药养医”向“以技养医”转变。

  ——优化医保结算机制,提高医疗报销比例。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建立实施“一站式”即时结报机制和异地结算结报机制,群众不再为垫付医疗费用而苦恼。同时,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有效提高了医疗报销比例。

  “三方”联动提质效

  让群众看得好病

  这个“好”,既有医技的好,更有服务的好。实现这个“好”,核心是向体制要效率、增活力。

  基于此,遵义市着力改革管理运行机制,制定政府、部门、医院三方权责清单,厘清管理权责,优化运行机制,形成改革合力,不断提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政府强保障。市委、市政府出台县域医共体内编制统筹使用政策,实施公立医院人员控制数改革,实行动态管理,着力解决公立医院编制总量不足问题。通过改革编制管理制度,各县(市、区)可用编制数增幅普遍超过100%,最高达到191%。同时,落实公立医院“六项”投入政策,将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补助、院长(书记、总会计师)薪酬纳入财政预算拨付,列入专项资金管理,确保公立医院在改革中“轻装上阵”。

  ——部门强监管。建立医疗卫生综合监管督察机制,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督察相结合、暗访与明查相结合,聚焦医疗卫生机构主体责任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督察,以规范行业行为。严格考核评价,分级分类设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55项,统筹纳入市县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医院工资总额、主要负责同志薪酬挂钩,用考核“指挥棒”倒逼医院提升服务质量。

  义诊活动

  ——医院强服务。引育人才提升医疗能力,通过政策吸才、主动揽才、以才聚才、借力引才等方式,累计培育和引进291名高层次人才和4200名基础性人才,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所有公立医院推行“最多跑一次”服务,实施13项医疗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挂号、检验检查、入院出院、费用结算、药品配送等服务流程,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区域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数据汇聚融合和互联共享,实现信息多跑路、患者少排队,医生多流动、患者少跑腿,改善了群众就医体验。

  改革之路无止境。遵义市将立足新阶段、聚焦新目标,持续巩固拓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果,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努力在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让群众在遵义医改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