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2022年4月10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能源蓝皮书:中国能源发展前沿报告(2021)》(下称“蓝皮书”)。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和今后一个时期煤炭产业发展的主基调。“十四五”期间,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预计煤炭生产和消费还要增加,供需总体平衡,控制煤炭消费增长的压力较大,生产结构、组织结构将继续优化,安全发展和绿色发展水平也将有大的提升,科技创新持续促进产业升级,企业转型步伐加快,将促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煤炭供应体系,但煤矿开采难度加大、煤炭生产成本增加的趋势也较为明显。
蓝皮书指出,为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达峰目标,煤炭消费尽快达峰是关键。国家明确提出“十四五”控煤,“十五五”减煤的要求,从我国经济和能源发展趋势看,完成这一目标的压力较大。预测“十四五”期间,煤电、化工耗煤增量较大,钢铁、建材耗煤基本稳定,其他行业耗煤下降。其中,“十四五”前期,煤炭消费可能出现新的峰值,超过2013年42.4亿吨的峰值水平;“十四五”中后期,随着疫情缓解,国外生产能力恢复,我国高耗能产业可能有所限制,煤炭消费可能下降。预测2025年全国煤炭消费量为40亿-42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的50%左右。其中,煤电,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为9.1万亿kWh-9.5万亿kWh,新增电量大部分由非化石能源提供的同时,仍需新增一定的煤电发电量作为补充,此外供热用煤还有增长空间,对应消费增量为1亿2亿吨;新型煤化工,我国规划布局了若干煤制油气战略基地,推进煤基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等项目,预计将新增煤炭需求1亿吨左右;钢铁、建材及其他行业,“十四五”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钢铁和建材行业用煤仍存在刚需,煤炭需求基本稳定,其他行业用煤呈下降趋势,但减速放缓。为此,仍需加强节能降耗,继续压减散煤、控制两高项目和实施区域能源双控。
分大区看煤炭消费量,7个区域中2个增长、3个基本稳定、2个快速下降。坑口电厂、煤化工等在建项目,加上还要建设一批风光水火储氢综合能源基地,晋陕蒙、新甘宁青煤炭消费量要有较大幅度增长。中东部内陆、西南和东北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和能源价格承受能力,决定了其发展还需要煤炭支撑,煤炭消费量基本稳定。东南沿海经济发达,能源价格承受能力强,理应是煤炭消费率先达峰区域,煤炭消费下降较快;京津冀面临较大的大气污染防治压力,需要压减煤炭需求。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