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22版《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社会科学网:全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探索与创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3-03-20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赛)3月1日,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报告(2021~2022)》。蓝皮书基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双碳”战略目标提出的时代背景,针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交易市场”)体系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趋势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为改善我国碳交易市场环境、优化碳交易市场机制与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我国绿色低碳经济转型、按时实现“3060”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王邵军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和运行,既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重要内容。展现了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大国的责任担当。

  蓝皮书通过对我国碳交易试点市场和全国碳市场的系统梳理,认为碳交易试点市场的发展为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和有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积累,并将持续在制度创新、金融创新等领域作出探索性推进。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理事长黄建忠表示,蓝皮书的发布,为健全中国碳交易市场体系、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推进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蓝皮书指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因其灵活性高、减排成本低的特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纳为主要的碳定价机制。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33个碳交易市场已经形成“1个超国家级、8个国家级、18个省级或州级、6个城市级”的全球市场层级,覆盖了全球约55%的GDP和17%的温室气体排放。在气候危机愈加凸显的大背景下,中国也在不断探索温室气体减排路径与适宜国情的碳交易市场机制。中国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加强市场机制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限制碳排放,还能有效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技术投资。全国碳市场的正式启动象征着中国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表示,当前,全国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截至2022年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2.3亿吨,累计成交额约104亿元。针对当前全国碳市场的发展特征和问题,蓝皮书对全国碳市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以期为相应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一定依据。赵忠秀认为,未来,碳交易立法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碳交易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扩大,各级碳市场的制度和市场协调性将不断增强,“碳税+碳市场”协同的多元碳定价机制将提上日程,推进碳产业管理制度完善,要培育专门人才,建设碳产业工作平台。

  蓝皮书不仅从市场自身情况展开分析,还切入企业微观视角全面掌握交易主体的水平,深入调研走访企业、相关部门和交易机构,对不同类型的纳管企业的分布情况,参与全国碳市场的履约情况、抵消情况等进行了解。从企业低碳意识与理念、企业战略定位、碳管理制度建设、碳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碳交易管理能力建设等多方面掌握了当前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应对碳价风险的整体水平。

  面对全国碳市场初始市场和企业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蓝皮书认为,今后,应继续跟进国际上相对成熟碳市场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态势,基于我国碳市场发展阶段及特征,尽快扩大纳入行业范围,设计多主体入市机制,扩大资金规模和平均市场活跃度;加快碳金融标准制定,推动碳金融产品设计,助力我国碳金融市场运营日趋规范与完善;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增强各级市场协调性;提升企业碳管理意识和管理体系建设水平;培育碳市场与碳管理专业人才;加快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碳交易市场相关立法进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