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皮书年会隆重召开,社会各界共话皮书专业与规范化出版新篇章
——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2016)会议综述
来源: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  作者:皮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6-09-01

  2016年8月5~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大学共同承办的“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2016)”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许正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魏一明、院长张占仓,河南大学常务副书记赵国祥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坐。开幕式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占仓主持。

皮书年会隆重召开,社会各界共话皮书专业与规范化出版新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在讲话中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皮书研创、管理工作进行了高度总结并给予了肯定。他认为,本次皮书年会主题“皮书研创出版:专业化与规范性”的提出是适时的。专业化和规范性是皮书的价值所在,也是皮书能持续发展的立命之本。对于皮书的研创团队来说,要有“规范化、专业化”研究的意识。一方面要注重学术体例规范,另一方面研究写作要规范。蔡昉副院长进一步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担负起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光荣使命。对此,蔡昉副院长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善于提炼“当下中国”的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第二,不断创新,依据时代特点建言献策,发挥智库的功能,不仅要在理论创新方面有所建树,也要不断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依据学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第三,要秉承高度认真负责的治学态度,运用科学严谨的论证方法,潜心研究,拿出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严肃对待学术研究,遵守学术规范。

  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指出,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皮书系列,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权威性、代表性研究成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和重要依据,是专家学者、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学术精品,也是海内外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加快高端智库建设的步伐,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提供了智力支撑。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站位全局,围绕国家战略不断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每年推出十几种系列皮书,不仅为河南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也为海内外专家学者了解、研究河南提供了很好的资料文献。最后,赵素萍部长表示,本次皮书年会在河南省召开,给河南省带来了机遇,希望全省社会科学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打造中原新型智库为已任,进一步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积极作用,推出更多有价值、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许正明充分肯定了本次年会的主题。他指出,皮书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实现学术创新、理论创新的优秀成果,作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知名品牌,从发起到今天已经走过近二十个春秋,皮书和皮书数据库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成为预测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参考文献,为推动中国特色高端智库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皮书的研创和出版离不开专业化与规范性,专业化与规范性是源头活水,是根基命脉。皮书的研创和出版只有更加专业才能更加权威,只有更加规范,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学术规范的建立,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今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会更加关注皮书这类智库成果的出版和应用,在项目申报、评价以及数字化、“走出去”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代表会议承办方致辞。他指出,皮书年会从2000年第一次召开至今,已经是第17年了,会议规模由最初的三四十人发展到三四百人。皮书年会已经成为皮书研创成果传播的平台。皮书的研创出版与新型智库建设的目标、路径和机制高度契合,皮书研创水平日益成为智库建设的评价指标之一,皮书年会因之也成为新型智库建设的学术研讨会,其自身的品牌效应日益呈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下,在皮书研创者的共同努力下,皮书已然成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抓手,对政府、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决策参考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皮书系列先后被列入“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皮书数据库”获得了“政府出版奖”提名奖;部分优秀皮书还得到了国家各类“走出去”项目的支持。目前,皮书的出版品种数持续增长,以皮书系列为主体资源的皮书数据库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他强调,面对国家的需要,皮书研创者和出版者身负更大的责任,需要有所担当,要将皮书的内容做精做细,将皮书的出版和推广做得更好,以国际化的标准来规范皮书,以高度的专业精神来要求皮书。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魏一明在致辞中指出,2005年,在郑州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皮书年会上第一次明确界定了“皮书”的概念与含义,11年后,皮书年会再回郑州,皮书的种类更加丰富,研创更加规范,平台建设更加专业,产生的影响更加广泛。皮书已经成为向国内外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成为当前新型智库建设的代表性产品。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9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推出了第一部“河南蓝皮书”。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形成覆盖经济、社会、法治、文化、城市、工业等方面的河南系列蓝皮书。目前,河南系列蓝皮书已成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重要品牌和“拳头产品”,为在新的形势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快专业化新型高端智库建设打造了重要平台,将会在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优秀皮书奖颁布,年会再创高潮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代表第四届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宣布了第七届“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的获奖名单。其中,《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13(2015)》《北京蓝皮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4~2015)》等38种皮书获得“优秀皮书奖”,《“十三五”时期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2014~2015年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等39篇报告获得“优秀皮书报告奖”。

  皮书的评奖工作自2009年第十次全国皮书年会开始,已连续开展七届。评奖工作的开展是对皮书内容质量的充分检验,也是提升皮书智库成果价值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提升皮书体例规范和研创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授权使用创新工程标识,共同提升皮书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宣布了201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的院内皮书名单和2017年授权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的院外皮书名单。《经济蓝皮书: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201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等41种皮书201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安徽蓝皮书:安徽社会发展报告(2017)》《贵州皮书: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7)》等55种皮书2017年获准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开始对院内皮书进行资助、对院外皮书授权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这对建立皮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激励皮书课题组重视皮书的研创、扩大皮书品牌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术报告精彩纷呈,传达学术动态前沿

  开幕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分别就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皮书出版等议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在学术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以“如何实现L型长期中高速增长?”为题就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进行了论述。他指出,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是新常态的一种表现,立足于长期看,我们不应再期待经济增长速度呈“V字型”复苏,而是呈下行的 “L型”走向,并让它尽可能变成平缓的“L型”。他认为,影响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因素包括 “单位劳动成本”加速趋同、新成长劳动力和人力资本逐渐下降、资本回报率下降、资源重配效率(TFP)空间缩小、传统模式的城镇化即将减速等。最后,蔡昉副院长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进行了分析,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眼于劳动参与率、生育率、人力资本、企业成本、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按照 “L型”的增长速度加上未来的人口变化对中国未来人均收入进行估算和预测,预计,经过努力,到2050年可以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的报告题目是“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建好出版平台、传播好智库成果”。他认为,皮书出版取得的成就为皮书作为一种智库产品的出版形态得到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皮书在国情研究、资政决策、学术科研、社会公众、话语体系建设的功能日益突出,运行机制也日益成熟。他指出,学术出版要严格出版规范和标准、不断提升出版水平,更好地为创新服务,并对学术出版的特点与价值、中国学术出版发展的良好机遇和不足以及如何构建学术出版与学术话语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邬书林常务副理事长对皮书专业化的目标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议:以皮书出版为平台,建立公共学术空间;统一出版规范与标准,建立一种创新的应用对策类研究、出版模式;进一步明确皮书的定位,使皮书成为智库研究的平台;继续加快数字化和国际化发展步伐。

主题发言内容精准,学术讨论与经验交流高潮迭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就“当代中国急速社会变迁的镜像与思考——《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24年回顾”做了主题发言。他指出,通过回顾课题组24年从事我国社会形势分析和预测的历程,可以看到,“社会蓝皮书”之所以能获得成就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是偶然的,与课题组在研创中所形成的若干特色是分不开的。这就包括:第一,紧扣时代变迁脉搏,对不同年度出现的重大社会变迁和社会热点问题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这使得每一年度的蓝皮书都有其鲜明的主题和特色;第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具有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特别注意从社会结构整体角度反映社会变迁和发展;第三,有一支主体稳定、局部不断更新的研究队伍,组织工作比较到位;第四,编写工作在不断自我总结和反思中日益严谨和规范。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学勤就本院皮书的管理经验和大家做了交流。一是建立管理制度,规范准入门槛。例如,明确准入要求和领导职责、成立皮书管委会、招聘主编、规范皮书内容、注重考核和奖励等。二是采用主编负责制,发挥团队优势。包括主编负责经费支持、对皮书创作全程进行管理、构建相对稳定的研创队伍等。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采用年度科研考核计分给予奖励。四是对皮书进行积极的宣传。以各皮书创作团队为主体,联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分别多次进行推介,扩大皮书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从皮书成果发布的视角进行了主题发言,介绍了“新媒体蓝皮书”三个级别的传播。第一,传统媒体的一级传播,传统媒体的发布级别高、数量多;第二,网络新媒体的二级传播,包括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传播。第三,社交媒体的三级传播,充分发挥微信群的作用。唐绪军所长就如何做好皮书的发布谈了六点看法。第一,做好发布会的组织工作,发布会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综合性、协同性工作;第二,策划好发布会的推广方案;第三,准备好发布会的各种文稿,包括领导讲话、发布会的主题报告、新闻通稿和分类通稿等;第四,选择好发布会召开的时间;第五,组织好发布会的媒体参与;第六,安排好发布会的现场互动。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龚维斌教授围绕“精心策划精心组织、不断提高质量和影响力”进行了发言。将“社会体制蓝皮书”在定位、平台、组织、质量和推广五个方面的研创经验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在定位方面,包括四个专题(社会治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和两个层面(国家政策+基层实践)。在平台方面,借用了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两个平台。组织方面,组织形式采用“网络交流+专题研讨”,并将“稿费制+工分制”作为激励方式。在质量方面,遵循专题把关,采用主编统稿和编辑定稿的工作流程,并严守定位明确、严守出版规范两个标准。在推广方面,通过五个渠道进行传播推广,包括组织召开专题发布会、作为会议用书扩大影响、召开专题研讨会、课堂推广、礼物赠送。最后,龚维斌教授对目前“社会体制蓝皮书”的问题和努力方向进行的总结。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倪峰在交流皮书研创的体会时指出,美国研究所很大的潜在优势是研究的门类比较齐全,“美国蓝皮书”是美国研究所研究成果的一个集中展示。研创中,第一,把皮书研创贯穿于全所每项工作的始终,所长主抓,几乎所有科研人员都要参与;第二,把皮书研创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皮书栏目固定化的同时要与所里的学科设置相结合;第三,将皮书研创与创新工程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工程调动所里科研人员参与皮书撰写的积极性;第四,将皮书研创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尤其是鼓励年轻人多参与报告的撰写;第五,将皮书研创与整合国内研究美国问题的专家结合起来,邀请兄弟单位成员参与研创;第六,将皮书发布与扩大美国研究所的社会影响力结合起来。

  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围绕“皮书创作与高校的智库建设”进行了发言,对我国高校智库建设存在的高校有效参与度不够、地方力量的动员度不够、现行评价体系对智库成果认可不够三个方面的不足进行了阐述。张倩红校长结合“以色列蓝皮书”的研创经验谈了四点感悟。第一,打造协同攻关团队,整合国内研究实力较强的其他院校;第二,引导科研团队转型发展,对于不同作者提出不同的要求,开辟新的科研增长点;第三,培养研发人员的科学意识与现实关怀,关注社会最新需求;第四,通过研创皮书,拓展历史学的视野和社会功能;第五,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辟实现的空间。最后,张倩红校长希望今后能够加大皮书的创作引导,并把皮书的研创作为高校科研转型与新型智库建设的平台与抓手,让更多的人对于皮书的规范性、学术影响、社会效益与价值有更深刻的认知,促使皮书在高校现行的评价体系中占据其应有的地位。

  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就皮书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与参会课题组代表进行了交流。郑春荣主任提出了皮书研创要经过输入、输中、输出、发布与传播四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输入阶段的质量控制包括:选题的确定、研创团队的确定、写作规范的明确;输中阶段的质量控制包括:主编定期与作者进行沟通、举办中期进度交流会、根据实际发展动态对某些报告做增补、邀请作者参加研讨会。输出阶段的质量控制包括:保证初稿的及时提交、对初稿提出修改或完善建议、对每篇报告内容与出版社编辑密切沟通。发布与传播阶段的质量控制包括,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召开发布会、新闻通稿中观点的创新性和契合热点性、发布会与研讨会联动、利用各种线上与线下媒体与其他出版物联动。最后,郑春荣主任将皮书研创的关键要素归纳为四个T,即目标(Target)、选题(Theme)、团队(Team)、时间(Timing)。

  麦可思研究院副总裁、副院长周凌波以麦可思研究院为例,讲述了“就业蓝皮书”在麦可思研究院成为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周凌波副院长指出,是“就业蓝皮书”推动了麦可思研究院走向上市,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就业蓝皮书”能够回应社会重大问题的关键指标。第二,麦可思研究院掌握了产业型智库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即问题建模技术、统计工业化技术和服务产品化技术,这也是“就业蓝皮书”带来的奠基性作用。目前,麦可思研究院从研创蓝皮书走向高端智库,承担了国务院双创政策的第三方评估,年度蓝皮书发布之前的内参报告等项目。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爱丽就皮书研创的专业化发表了观点。王爱丽副院长认为,专业化是皮书研创的立命之本。具体表现在,一是皮书结构体系的专业化,皮书通常有常规的研究主题,同时每年又有突出的主题。二是研创合作团队的专业化,皮书的研创需要有相对稳定的研创团队,并吸纳省内同行专家、政府人员参加,同时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根据每年新的主题吸纳新的研究力量加入。三是基础调研数据的专业化,要建立基础的数据库来支撑皮书的研创。四是成果编辑出版的专业化,实行四级编审制。五是成果宣传发布的专业化,“黑龙江蓝皮书”的通稿和分类稿件都在媒体上进行了全媒体报道。六是研创平台建设的专业化,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签署了关于学术资源建设基地的协议,共同构建多元化高端的皮书研创平台。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以“中三角蓝皮书”为例,围绕“皮书研创人员的专业化”进行了经验介绍。第一,依托机构的专业化,“中三角蓝皮书”依托的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是全国第一个流域经济研究机构;第二,人员结构的专业化,依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的人力资源,“中三角蓝皮书”的研创人员相对比较专业,编委会相对固定。除此之外,根据每年的主题适度纳新,邀请对主题有更深入研究的专家加入蓝皮书的研创;第三,工作保障的专业化,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把“中三角蓝皮书”列入工作任务量,并配套相关经费资助。最后,秦尊文副院长指出,在之后的皮书管理中,将借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管理经验,加大皮书在科研考核的分量,适度扩大奖励范围,重点向青年研创人员倾斜。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指出,“辽宁蓝皮书”对于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的学科建设、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皮书研创的过程中,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抓选题,抓省委、省政府急切关注的热点问题;第二,抓队伍,稳定编撰团队;第三,抓调查,采用原创性的数据材料;第四,抓研究,召开小型座谈会、研讨会;第五,抓转化,一是向人大政协或者政府部门直接传送,二是抓新闻发布会。梁启东副院长表示,未来,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会大力提升“辽宁蓝皮书”在全院中的全局性作用,在定位上会有更大提高,并结合新型智库建设,把“辽宁蓝皮书”打造成辽宁第一智库的核心品牌。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苏海红表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对“青海蓝皮书”的定位为年度性、专业性研究的重要成果形式,全方位解读和宣传青海省的重要资讯平台,提升话语权的重要工具之一。“青海蓝皮书”的专业化与规范性编撰,主要体现在:第一,研创团队的专业化。在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本院科研团队的基础上,吸收全省各领域、各行业和各种学科专家联合攻关,好中取优。第二,规范流程。成立“青海蓝皮书”编委会,选拔科研骨干和青年学科带头人为分篇主编,不断规范编辑程序和编撰体例。第三,专业性和前瞻性。聘请省内重要职能部门和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为“青海蓝皮书”的特聘研究员。第四,研究内容突出特色化与原创性。第五,提升权威性和扩大影响力。青海省人民政府以官方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对“青海蓝皮书”的学术成果进行权威发布,实现了新闻发布的制度化和常态化。最后,苏海红副院长对皮书的研创谈了三点看法:一是充分体现皮书的地方特色与实证分析;二是精心设计内容提升质量;三是借智借脑整合力量。

  兰州城市学院副院长刘举科围绕“生态城市绿皮书研创的专业化与规范性实践”进行了发言,主要谈了三个问题。第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定位问题。“生态城市绿皮书”是兰州城市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主持的针对我国生态环境变化,“城市病”日益加深的严峻形势下进行的系统、深刻的反思与批判,构建了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体系,确立了生态城市建设规范,建立了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模型。第二,注重研创队伍建设的专业性。“生态城市绿皮书”建立了10个专业工作小组,以保证皮书研创的专业性和规范性。第三,“生态城市绿皮书”注重成果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的专业化。包括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服务于生态供给侧改革等方面。

  国家广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升民就“大数据时代的皮书生存”发表了观点,黄升民副院长对为何要坚持做皮书进行了阐述,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唯一性。“广告主蓝皮书”是2005年国内第一部也是当前唯一一部广告主领域的研究专著。第二,独创性。“广告主蓝皮书”始终坚持独创性,聚焦企业广告活动,视野独特。第三,实证性。从2000年开始,“广告主蓝皮书”的研创团队每年开展涉及全国近20个行业,约200个广告主的实证调研。第四,基础性。“广告主蓝皮书”属于基础性研究。第五,连通性。“广告主蓝皮书”在广告产业研究中极具连通性,分别在金融、汽车、药业、快消品等行业建构子系统。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副总监李庆就“社会智库蓝皮书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与推动”进行了发言。李庆副总监对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的分支机构、研究领域以及员工情况进行了介绍。对CCG团队研创的蓝皮书如何影响政策的路径进行了说明。包括:第一,建言献策。在每种蓝皮书发布之后,CCG都会将蓝皮书中的重点问题和重要的建议提交给国家有关部门。第二,专业发布。CCG蓝皮书的发布会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到发布会进行讨论。第三,媒体推广。每次发布都会有官方媒体和社会媒体进行长期的报道。第四,专家发声。CCG有非常专业的专家团队,为蓝皮书进行宣传。第五,持续宣传与推进。李庆副总监希望能够把蓝皮书上的优秀研究成果和观点进行有效转化,真正为推进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建言献策。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谢耘耕表示,皮书是智库机构发布权威报告的一种重要形式,应具有前沿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等特征。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作为一个学术研究与智库建设并重的机构,在蓝皮书的编辑、出版过程十分强调专业性和科学性。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第一,创新研究理念,在全球视野的框架下开展舆论学研究;第二,整合多元方法,针对国际不同舆论场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第三,加强技术研发,建立全球舆情监测分析预警预测系统;第四,建立综合舆情数据库和分类舆情数据库;第五,强调专业性和科学性,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第六,不断创新。

  主题发言环节,除了皮书课题组的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热烈讨论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对2015年版皮书的评价情况以及皮书数据库的影响力指数进行了发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皮书研究院院长蔡继辉发布了2015年版皮书评价报告。首先,对目前皮书的出版以及退出情况进行了介绍,对2015年版皮书的评价进行了通报,包括内容质量得分情况、媒体得分情况、综合评价得分情况等。其次,向与会课题组介绍了本次优秀皮书奖评价的具体情况,包括综合评价得分的分数组成、指标构成、同行评审专家的组成、优秀皮书奖的评价程序等。其中,评价程序包括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初评是定量指标评价,由皮书研究院完成;复评是定性指标评价,由同行评议专家完成;终评是综合评定,由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进行评议。最后,蔡继辉副总编辑对皮书所取得的成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进行了说明,从“皮书是什么,特点是什么,要求是什么”三个层面对皮书的研创提出了建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数字出版分社社长胡涛发布了皮书数据库影响力指数Top100报告,对皮书数据库的“小数据”进行了分析。胡涛社长说明了做皮书数据库影响力指数的四个目的:为皮书研创者提供皮书写作的量化参考;为研究机构提供学术成果评价的新视角和数据依据;为智库研究提供使用数据量方面的参考;希望形成当代中国研究智库报告的文献索引评价标准,也就是中国版的SSCI。随后,他对本次皮书数据库影响力指数的评价指标进行了介绍,评价指标包括使用量指标和使用深度指标。最后,对皮书数据库影响力指数报告使用量Top100 情况进行了解读。

  本次大会设置了六个分论坛,在分论坛中,与会代表就领导讲话和会议主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通过不同视角的观点碰撞,进一步提升了对于皮书专业化、规范性的认识。

皮书年会圆满落幕,共筑皮书专业与规范化出版新时代

  闭幕式在百年名校河南大学举行。闭幕式上,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进行了发言,首先,关爱和书记对莅临会议的领导嘉宾、课题组代表表示欢迎,并对开封的历史文化,以及百年老校河南大学作了介绍。关爱和书记指出,一年一度的皮书年会为大家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本次年会以皮书研创出版的专业化与规范性为议题进行深度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必将对以后的皮书研创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张占仓在闭幕式上表示,今年的皮书年会,主题鲜明、实效突出、会风节俭、成果丰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皮书的专业化和规范性,从具体操作层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大量富有成果的意见和建议。所有这些研讨与交流,使我们对皮书的专业化与规范性形成了高度一致的共识。这一次年会,必将对推动全国皮书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陈玮代表第十八次全国皮书年会承办方发言。他指出,在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创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青海蓝皮书”已经成为了深度了解和认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青海省情的重要参考文献,其学术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不断上升。第十八次全国皮书年会(2017)将在青海省召开,这对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的皮书研创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将会使“青海蓝皮书”再上一个新台阶。陈玮院长表示,皮书年会是皮书研创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每年各个皮书的研创团队聚集在一起,交流皮书研创的经验,展望皮书未来的发展,这对皮书质量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他向广大皮书课题组代表发出诚挚邀请,希望明年各位皮书研创单位莅临青海,参加一年一度的皮书年会。

  最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做了大会总结发言。谢寿光社长用“专、精、特”三个字概况了本次年议。“专”是指专业。智库时代,皮书面临着全面转型,皮书的专业不仅体现在内容上的专业, 更要实现研究方式方法的专业、团队的专业、组织平台的专业,乃至通过皮书这样专业的智库产品,建立起专业化的智库。皮书年会的专业化也是皮书整体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年会的组织,也努力实现了这个目标。“精”是指精品。本次年会讨论的议题、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的质量,应该说非常精准、精细、精确。“特”是指特色。本次年会无论是会议本身的讨论和整个会议的组织方式,还是本次年会会议进程的流畅性,以及包括闭幕式到八朝古都的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来召开,都非常具有特色。

  对下一步皮书的研创出版,谢寿光社长向研创单位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定型化。每一个课题组所研创的皮书,要对研究对象、研究模式、成果推送方式、成果类型等方面在进一步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形式。皮书研创要进入一个定型化的阶段。二是专业化。专业化和定型化直接相关,是指皮书在内容选择上要形成自己的专题研究领域,在研究方法上要科学,在研创团队的建设上要专业。三是数据化。皮书的研究内容,应该基于大数据、专业数据和独立采集的数据。四是平台化。每一位皮书主编、主创团队(课题组)都应该把每一本皮书做为一个平台来打造。五是国际化。对于研创单位来说,开拓思路,吸纳国际优秀智库参与研究、国际权威学者参与写作,都是一种优秀皮书所应当具备的前沿性的视野、国际化的格局。

  谢社长对出版社下一步皮书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未来,出版社将精心打造皮书研创出版传播平台,通过实施严格的分类管理,全面推进皮书写作规范化管理;在改进、完善《皮书手册》的基础上开发皮书写作、检测模板;通过着力改进皮书数据库,与各皮书研创单位合作,共建专业皮书研创数据平台。

  本次年会,围绕“皮书研创出版:专业化与规范性”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既有精彩的学术报告和主题发言,也有活跃的讨论交流,主题鲜明,议程设置紧凑有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新华网、中国网、人民网、腾讯网、河南卫视、《河南日报》等中央和地方媒体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钱伟,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岳红,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党委书记李进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北京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学勤,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玮,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姜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谢宝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魏胜文,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建武,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龚维斌,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红,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常务副书记赵国祥、副校长张宝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文魁,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原副校长蔡宪等来自全国200多个单位300余人出席了本届皮书年会。

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会议综述_页面_20

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会议综述_页面_21

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会议综述_页面_22

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会议综述_页面_23

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会议综述_页面_24

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会议综述_页面_25

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会议综述_页面_26

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会议综述_页面_27

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会议综述_页面_28

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会议综述_页面_29

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会议综述_页面_30

第十七次全国皮书年会会议综述_页面_3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