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青海蓝皮书:2018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来源:皮书说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8-01-26

  近日,由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18年青海蓝皮书”发布会在青海发布。2017年,青海经济增速度虽然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但基本呈现出“趋稳、优化、提质”的运行特点,经济增长新旧动能阶段性转换的特征更趋明显;深入贯彻和创新发展理念,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在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青海蓝  8

  2017年,青海经济增速度虽然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但基本呈现出“趋稳、优化、提质”的运行特点,经济增长新旧动能阶段性转换的特征更趋明显。

  2017年前三季度,青海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六大特点。

  一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运行缓中趋稳。从纵向比较看,青海省经济增速已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在7.0%—8.0%的水平,增速走势与全国平均增速的越来越接近。从结构上看,青海省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占比减少,第三产业占比增加1.1个百分点,表明经济结构正逐渐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一、二、三产业协同拉动经济增长转变。

  二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稳步齐驱。2017年前三季度,青海省投资增速虽不及预期,但总体仍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调结构、育动能的作用持续发挥。全省消费市场基本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96.39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9.5%,增速居西北五省(区)第二位。

  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全省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发挥积极作用,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传统产业转型持续加快,工业企业生产运行总体平稳。总体来看,服务业特别是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获得持续发展壮大,资源类行业整体比重下降趋势明显。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创客工场以及“互联网+”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是农牧业绿色发展特色化趋势凸显。种植业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生态畜牧业平稳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稳步推进,冷水养殖成为新的发展亮点。农牧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互联网+”等新型营销模式开始进入农畜产品流通渠道,现代化、特色化的农牧业发展态势愈加明显。

  五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实现双拉动。年内,呈现出传统产业恢复性增长和新兴产业双拉动的工业格局,在市场环境不稳定、主动调整和整治力度加大等一些因素影响下,工业经济仍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结构逐步优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稳定在6%—8%的范围内,轻工业保持中高速增长,重工业增长速度稳定。绿色发展态势向好,单位GDP能耗下降2.79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占比下降1.8个百分点,产业持续向绿色循环低碳方向转型。

  六是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现代服务业等新动能增势良好。从金融角度看,信贷稳健运行,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0.9个百分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4.4个百分点。从物流角度看,全省货物运输量较去年同期上涨了9.3%。特别是铁路货运量由降转增,较去年同期增速增长了16.1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较去年同期增速增长了2.9个百分点。从客流角度看,民航客运量增长速度强劲,较去年同期增速增长8.3个百分点。全省旅游业实现旅游总收入347.01亿元,同比增长22.6%。另外,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创业创新的需要向市场上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全省就业人数稳定增长。随着市场分工不断细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保险、旅游、文化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总体观察,2017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以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企业利润大幅改善,创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就业与收入稳定增长,第三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投资增长平稳,消费较快增长,反映出全省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在加快成熟,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有效提升。但国内结构性产能过剩、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青海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依然不可低估。

  展望2018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青海经济发展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期,随着现代服务业和各类新业态在青海经济中的份量不断增强,民营经济快速壮大,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市场主体新活力持续被激发,经济运行形势有望继续保持中高速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工业企业利润将明显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有望持续提升。

  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和日益发展,入境旅游作为青海省的三大旅游市场之一,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是振兴地区经济、解决就业问题、扩大对外开放等的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青海入境旅游客源及游客满意度分析有助于政府和企业了解青海入境旅游的客源市场概况和游客对青海入境旅游接待设施、服务质量的满意情况,制定合理的旅游方针、政策、规章制度,从而对青海入境旅游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0年到2016年,青海接待入境海外旅游者从3.26万人次增加到7.01万人次,增长2.15倍,累计接待海外游客73.50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720万美元增至4415.67万美元,增长 6.13倍,累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近30850万美元。

  欧洲国家成为青海的强亲景度市场,其中法国、德国和英国长期处于青海的亲景度市场,均值分别达到4.03、3.08和2.52。三国游客对青海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对青海的偏好程度比较稳定。

  青海的弱亲景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几个国家,这说明青海的旅游产品对国外旅游市场的整体吸引力不是很弱,大都客源国都处于弱亲景度市场;马来西亚和泰国处于青海的弱疏景度市场;长期处于青海强疏景度市场的有韩国、菲律宾、俄罗斯等国家。这可能是由于青海的文化与韩国、菲律宾、俄罗斯等国相差太大,成为这几个国家选择青海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一个制约因素有关。

  2017年,青海深入贯彻和创新发展理念,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蓝皮书预测,2018年青海各项社会改革将迈上新台阶,比如,城镇化水平将显著提升,农牧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将取得长足发展,产教融合和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办学实力将有效提升;文化事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文化与旅游、体育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得以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得到统筹推进,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将有新改善,政府将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业扶持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将显著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得到有力促进,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健康养老服务、全民健康行动活动取得新进展。

  综合看青海社会发展形势,仍然存在如下主要问题,一是民生事业短板仍然明显,二是人才发展面临诸多困难。

  21世纪以来,青海省教育综合改革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有力了提升办学水平,促进了教育公平。

  一是学前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步入西部前列。“十二五”以来,青海省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全省绝大多数幼儿受益,学前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幼儿教育各项指标持续增长。2016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1.21%,比2010年增长了20.79%,达到青海省“十三五”规划目标,高出国家2020年发展指标近10个百分点。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序推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十二五”时期,青海省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及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不断提高,成为青海省有史以来教育投入力度最大、发展最快、群众最为满意的一个时期。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有33个县(市、区、行委)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标准,通过了国家验收,义务教育正在朝着巩固提高与推进均衡的方向发展。对全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未入学状况进行全面核查,坚持“一人一案、逐一安置”的原则,对未入学的残疾学生进行入学安置,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6.38%,义务教育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0.17%。三是高中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向多元化发展努力迈进。重点扶持了24所普通高中示范学校,扩大高中阶段优质资源,扶持了一批高水平的民办普通高中,形成了多元办学格局。2016年争取1203万元资金用于支持普通高中学校校舍改扩建、配置图书资料和教学仪器设备以及体育运动场等附属设施建设,支持改善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深化课程改革,调整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开发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课程体系逐渐向多层次、多类型发展,课程的选择性逐步加强。探索发展性评价等多种方式,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教育过程、注重办学绩效。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呈逆向发展,表现为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在校生人数等指标持续增长,且增幅较大,而中等职业教育呈持续下降趋势,普职高中教育规模、招生差距持续拉大。四是深化学科专业结构和教学改革,高等教育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编制了《青海省高等教育“十三五”专项规划》,明确了青海省“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建设工程,全省高等教育继续呈稳步发展态势。优化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重点设置与青海省特色优势产业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避免专业重复建设与同质化倾向,探索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实现传统专业新的发展。改革高校职称评审机制,省人社厅将高教系列教授、副教授职称评审权下放给高校,高校首次成为教师职称评审的主体。五是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通过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办学模式,努力推动职业教育在变革中谋求发展、不断前行。确定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职业院校为“青海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加工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招生规模,新增消防工程技术、电梯工程技术等一批实用技术专业,在招生政策上逐步建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六是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民族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青海省坚持政策倾斜、优先发展民族教育的原则,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实现了资金投入倾斜、编制倾斜、资助额度倾斜,使得民族地区学校在校园建设、教学设备配置、教师编制数量、“两免一补”额度等方面都优于普通地区,为民族教育尽早摆脱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截至2017年,全省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学校1320所,比2015年增加84所,占全省基础教育学校总数的51.54%,尤其是少数民族幼儿园668所,民族中小学651所,其中幼儿园增量显著,增幅达到15.37%。少数民族在校生达到628662人,比上年增加23131人,占全省学生总数的55.08%,占比持续提高;从数量上看,不论是学校数还是在校生数,都远超少数民族46.97%的人口比例,民族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七是实施15年免费教育,全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印发了《青海省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关于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实行15年免费教育的实施意见》,建立城乡统一的经费保障机制。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青海省首先在五个藏族自治州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实行包括学前三年、义务教育九年、高中及中职三年的15年免费教育,西宁市、海东市的贫困家庭学生也享受上述政策,首批惠及学生86.1万名,“十三五”末前将覆盖全省。实施15年免费教育,一方面解决了贫困户子女眼前交不起学费、上不了学的现实难题,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遏制贫困代际传递,是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举措,是教育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途径。

  蓝皮书建议,进一步增加投入,扩大优质办学资源覆盖面;精准施策,加快教师队伍的更新升级;加强课程和教学管理,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青海正努力实现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

  青海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了“努力实现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的新部署、新任务,这既是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实践”和“青海经验”的又一提炼和升华,又是民族团结进步“青海历程”和“青海成就”的长期磨砺与不断积累的必然结果,也是新一届青海省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统筹谋划和推动青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次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践性、指导性,充分体现了加快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历史担当和决心承诺。顺乎民心民意,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对于推动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青海省委提出“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转变”,有其特定目标和任务。大体有: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蓝皮书建议,应有以下主要路径、措施,一是实施全面小康同步工程,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二是实施民族团结同心工程,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是实施社会和谐同向工程,努力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四是实施基层基础同创工程,深入推进“八进”活动。五是实施机制激励同促工程,确保创建活动持续发力。

  在依法治藏的现实要求下,全方位推进藏区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内在需要。

  蓝皮书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海藏区因区位劣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低等原因,使得社会矛盾变得日益纷繁复杂,有时看似一般的利益矛盾纠纷,如不及时调解处置,很可能就会被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从而将矛盾上升至民族矛盾或宗教冲突,这不仅影响藏区民族团结,更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青海藏区具有独特的社情、民情,地域广袤、人口分散、生产生活方式较为传统,社会发育程度低,基本上全民信仰宗教,藏传佛教在青海藏区具有重要的支配和统领地位,宗教文化孕育了藏区特有的社会生活,并引导与规范着当地群众的行为。但随着社会转型程度的加剧,藏区各种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导致社会矛盾也呈现出复杂性、多元性和敏感性特点,而化解社会矛盾的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蓝皮书通过实际调研证明:建立完善的社会矛盾化解地方层面法规体系,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是青海藏区化解社会矛盾最有效也是最佳的路径。

  青海“村寺并联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蓝皮书指出,灾后重建以后,玉树州加强“三基”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在全面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形势下,将“村寺并联治理”的成效和经验推行至全州,从而使各县社会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缓解了寺院及村寺、僧人与信教群众关系过往甚密,管理难度较大等一系列问题。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内,玉树州为实现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进步,开展集中整治,规范村寺运行,解决突出问题等方面成效显著。 “村寺并联治理”的基本经验有: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树立鲜明的政治导向和问题导向,这是创新推进村寺并联治理的根本保证;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贯穿于治理工作始终,这是创新推进“村寺并联治理”的重要基础;三是坚持一线工作,注重平面联动,这是创新推进“村寺并联治理”的重要途径;四是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这是创新推进“村寺并联治理”的重要举措。

  青海以“五大生态板块”为重点,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全面提升草原、森林、湿地、冰川、河湖、荒漠等生态功能和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

  一是三江源国家公园要加强生态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最新数据显示,三江源国家公园地区的旅游需求不断提高,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9%;旅游收入不断增加,旅游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同比上升了3.49个百分点,旅游宣传工作也逐步开展。尽管发展前景可观,但总体上发展水平较低,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旅游服务设施不足、自身竞争力不足、生态旅游市场发育不健全等方面。为了使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产业成为拉动地区经济的主要力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国家公园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旅游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生态旅游产业宣传,开展智慧旅游;深化生态旅游改革,树立全域生态旅游理念。

  二是青海湖环湖东路要加强风沙危害调查及综合防沙治沙。科学观测结果显示,环湖东路风沙危害非常严重,在环湖东路K23-K30段,风沙路段长达7公里,危害多集中在冬春季。由于沙化和风蚀作用,路基和路面出现大面积的风蚀和沙埋现象,轻、中、重度风沙危害严重影响交通,甚至阻断交通。风沙危害公路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因此,环湖地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综合防沙治沙:加强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正确处理保护治理与沙漠旅游开发的关系;加强风沙危害路段的综合治理试验。

  三是青海东部干旱山区要加强生态扶贫。《青海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青海东部干旱山区的EI值(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平均分布在61.29-65.21之间,其中,湟中、平安、民和、乐都、互助等县区EI值略微变好,“两化”明显变好。但发展趋势不稳定,生态扶贫掣肘明显。东部干旱山区在生态扶贫中存在着自然灾害频发、水资源缺乏;贫困居民与自然资源协调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缺位等困难。推进东部干旱山区的生态扶贫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增加生态补贴资金投入,构建干旱山区生态环境安全网;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扩大生态公益岗位,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双赢”;构建生态保护法律体系,提升民众生态保护意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