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文化科技蓝皮书: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18-11-05

 

  近日,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文化科技蓝皮书: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是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发展现状、融合路径分析、行业前沿及理论动态的战略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集合了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也吸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的理论及前瞻性研究成果。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已经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种融合趋势与应运而生的新经济对当下的经济和文化格局提出了新的诉求与挑战。数字创意产业在新经济的产业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优化产业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8)》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展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理论、文化产业观察、发展政策和数字创意产业等方面的研究报告。

微信图片_20181128091937

  蓝皮书基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现状和未来路径进行展望、分析,集中探讨文化科技融合的理论基础、产业背景、金融支持、商业模式、政策保障、技术创新。通过对理论前沿、发展政策、产业观察、案例研究、遗产保护及创新实践等几个部分的分析,结合具体个案研究的成果与实例,跨领域、多角度地提出了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路径。

  报告显示:“北、上、港、深”处于中国创意城市的第一梯队

  从2009年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目标,再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的“文化自信”,在党的指引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繁荣兴盛。作为经济增长新亮点,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达4.07%,文化产业作为中国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各大城市之间已形成了综合式、整体性的竞争态势。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软实力”的竞争也非常关键,而文化产业就是重中之重。然而,迄今为止,中国尚缺乏统一的城市创意指数模型来将各大城市进行横向对比。为此,蓝皮书开发中国城市创意指数(China City Creativity Index, CCCI)模型,对中国大中城市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长达六年的跟踪评估。

  基于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模型,可以计算出中国50个大中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北京、上海、香港、深圳、杭州、广州分列六强,2016年的数据显示有4个城市的CCCI均超过80分,其中北京、上海的CCCI均超过90分。2016年深圳的CCCI得分仅次于北京、上海和香港,排名第四,比排名第五的杭州高3.73分,比排名第六的广州要高出6.52分。排名第五的杭州的CCCI接近80分,和广州分数相差2.78分。这说明“北、上、港、深、杭、广”作为中国创意城市的第一军团优势明显。

  另外,蓝皮书分析指出,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从区域的角度来看,2016年和2015年这两年的CCCI排名前十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二者入选城市均为7个,而华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仅有一两座城市入选前十,华中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却无城市进入前十名,这表明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形成区域聚集态势,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从梯队的角度来看,北京、上海、香港、深圳4个城市处于第一梯队,2016年第一梯队的聚类中心值比第二、第三梯队分别高出20.29和26.6分,表明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第一梯队的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5G技术将加深数字创意生态系统的

  生产数字化、消费数字化与技术装备数字化

  蓝皮书指出,文化科技创新,往往从科技领域肇始。科技渗透文化艺术,然后倒逼文化艺术的呈现方式、传播方式等产生颠覆性变化,形成诸多文化新业态,最终实现文化科技创新。

  近年来,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出现了新的变化,5G通信技术已经通过测试,即将全面推广,通信技术的超高速率和超大容量促使人工智能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最终将我们推向万物互联时代。

  万物互联时代,文化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就是数字创意产业,文化的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都将以数字或数字化为基本特征。从互联网到万物互联,给传统文化业态提出了哪些挑战,给数字创意产业提供了哪些机遇;万物互联时代的传播方式,从延时传播到即时传播,又推动了数字创意产业进行了哪些变革;万物互联会促使数字创意产业如何构建新的生态系统。这些都是文化科技创新的新课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万物互联时代的数字创意产业的源起、机遇与特征等,进一步推动文化科技创新的纵深发展。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正在构建全新的移动通信网络。未来,超高速率的数据传输、超低时延的即时响应、超高容量的云端存储,将会推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并最终实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的5G发展愿景。相较于4G,5G带来的变化不仅是速率的提升,更是媒介生态的革命,将会触发数字创意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

  5G将为数字化文化资源建立高速信息通路,促进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推动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构建全新的基于数字化的广泛连接的数字创意生态系统。具体而言,数字创意生态系统呈现三个特点,即文化资源数字化、生产消费数字化、技术装备数字化。

  (一)文化资源数字化

  文化资源数字化是指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一切含有文化意味的文明成果及其承载着一定文化意义的活动、物件、事件乃至一些名人、名城等,都是某种形式的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方式整合文化资源,有利于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文化资源通过网络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

       1. 创新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方式

  数字化技术将会丰富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手段。以珍贵文物和民族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资源往往处于濒危境地,甚至面临消亡的风险。历经成百上千年流传至今的珍贵文物,通常处于十分脆弱的状态,环境的微小变化就会造成文物不可逆的损耗。以纸质文物为例,“纸中纤维会受光、热、有害气体的作用造成降解,使纸张发黄变脆、强度下降,最终导致粉化,致使许多珍贵的古籍、古字画、古文献因无法保护而遗失”。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数字化传承和保护珍贵文化资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对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保存,在当下文物最好的状态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拷贝。另一方面,运用数字化手段整理濒危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可以有效地保留和传承濒危民族传统文化。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不断被侵蚀,很多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可能会走向灭亡。这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负面作用,也是很多民族传统文化难以摆脱的宿命。通过数字化手段整理和保存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留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凝聚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数字创意产业的数字化生产要素。

       2. 突破文化资源的形态与空间局限

  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可以丰富文化资源的传播方式,拓宽文化资源的传播范围。文化资源的形态和空间特点限制了文化资源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范围。以敦煌石窟为例,形态局限主要表现在彩塑和壁画的材质方面,彩塑和壁画主要由泥土、木材、麦草等脆弱的材料制成,当游客在窟内参观时,二氧化碳长期滞留致使窟内空气湿度增高温度上升,会对壁画和彩塑造成永久性伤害。空间局限主要表现在洞窟的空间特征方面,洞窟空间狭小且采光不好,洞窟内浏览条件不佳无法提供良好的观感体验。此外,文化资源分布地域迥异,人们需要在路途上耗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制约了文化资源的传播范围。数字化技术能够轻易突破文化资源的形态与空间局限,随着以5G为代表的高速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8K视频等技术的发展,未来人们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类别的文化资源。

  (二)生产消费数字化

  生产消费数字化,主要是指生产消费的数字化发展趋势,将会激发新一轮内容和科技创新,推动业态发展模式变革,从而形成新的生产消费模式。

        1. 丰富创意产品的生产方式与展现媒介

  数字化技术推动创意产品生产方式的革新,突破现有的媒介局限为用户提供更逼真的增强体验。一方面,数字化技术推动创意产品生产方式创新。数字手工艺通过运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优化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流程,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丰富创意产品的展示媒介。高速移动通信系统为数字化信息的高速传输创造条件,满足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对通信速率的要求,丰富创意内容的展现媒介。随着移动通信速率的进一步提升,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支持下,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创意生态系统通过提高数字化程度,将会重塑数字创意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

        2. 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与消费决策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不断加深消费数字化程度,这将会形成新的全渠道消费方式并不断增强数字化信息对消费决策的影响。一方面,形成线上与线下交融共生的全新消费渠道。电子商务的出现丰富了消费方式,形成了线下与线上两种消费渠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商品信息,做出消费决策,完成消费行为,缩短了线上线下的距离,推动消费方式由柜台式现金交易向移动式电子交易转变,促进线上线下两种消费渠道的融合发展,形成新的全渠道消费方式。另一方面,数字化信息对消费决策的影响日益增强。德勤公司的调查显示,消费者通过购物网站、网友评论、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的网络信息,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使他们的消费总额平均提升10%。

  (三)技术装备数字化

  技术装备数字化,主要是指新兴数字技术与数字装备支持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数字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应用服务等数字创意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完善数字创意生态系统,促进数字创意产业发展。

       1. 数字技术

  数字创意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数字技术主要有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裸眼3D等,这些技术致力于提升用户的沉浸式体验、淡化现实生活与数字内容的边界,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

  这些技术的共同点是“通过计算机、电子、光学等现代技术生成虚拟环境,诉诸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人们可以与虚拟影像进行交流与互动,完全沉浸于虚拟世界之中,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和现实感”。具体而言,这一类技术将成为虚拟现实内容、平台、终端的重要技术支持。虚拟现实内容方面,主要提升数字化传统业态内容的体验效果,即优化游戏、视频及社交媒体等内容和应用的沉浸体验;虚拟现实平台方面,主要应用于大型场馆的展演活动,例如博物馆、科技馆的数字展示、文物遗迹的再现复原、大型演艺活动的彩排仿真;虚拟现实终端方面,主要是指数字内容输入和输出设备,包括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输入和输出设备、数字化艺术展演展陈技术设备、文物数字化转化、保护和展陈设备等。

       2. 数字装备

  数字创意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数字装备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软件方面主要是具有“交互式、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特征的文艺创作、文化创意设计和产品”制作和展示软件,硬件方面主要是具有沉浸体验的数字内容的制作和展示设备。这些装备致力于数字内容的开发制作与展示发行,支持数字创意产品的生产与传播。

  数字装备将会丰富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融合多种传统业态,拓宽数字创意产业的应用场景。在这些数字装备的支撑下,数字创意产业实践将会不断丰富产品的数量与种类,从而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不断加深音乐、动漫、影视、出版、游戏、演艺、广告等传统业态的数字化程度。数字化程度的深化将会缩小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的差异,两种业态将在移动互联网依托广泛连接的移动智能终端实现融合发展,以数字创意为纽带聚合包括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教育、旅游、体育、会展等多种业态,催生具有可视化、交互性、沉浸式等特性的数字创意产品和服务。

  数字文化和创意产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蓝皮书指出,数字经济与创意产业的结合、文化与科技的紧密联系,是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战略的显著特征。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融入全球经济意味着更多地接触全球文化,中国政府面临的问题在于在强大的西方媒体、娱乐和文化的背景下如何能够最大化地展示政府形象,如何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在全球媒体和娱乐产业被“全球好莱坞”的产品主导的情境下,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美国文化霸权进一步扩大。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文化机构将面临日益激烈的产业竞争、资本影响及不可避免的文化价值观冲突。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张晓明将中国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划分为三个阶段:

  (1)2000~2005年:注重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机构的商业活动发展,推进信息产业与媒体融合。

  (2)2006~2010年:承认文化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增加文化贸易往来,鼓励中国媒体文化机构“走出去”,同时提高经济实力与“软实力”。

  (3)2011~2015年:计划将文化对中国国民经济的贡献从2.6%提高至5%,并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能力以满足日益成熟的国内文化市场消费需求和出口潜力。

  当前数字创意产业被明确认定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与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并驾齐驱。“十三五”规划设想将数字内容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紧密结合,并将文化渗透中国互联网+ICT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战略与全球文化、经济和政治战略密切相关。“十一五”规划确认“文化产业是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战略核心所在”,并且有大量资本参与了中国主要媒体和文化机构的国际扩张,这些机构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新华社、中国日报社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然而这种“走出去”的成功是喜忧参半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组织在进入国外市场时遇到了种种困难。

  从纯粹商业角度来看,大连万达和中国电影集团等公司在《速度与激情7》和《钢铁侠3》等好莱坞大片的共同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与此同时,西方观众却并不认为这些电影是“中国制造”,尽管通过这种渠道中国获得了全球发行路径并且取得了一些电影制作的“软技术”。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将可能进入软实力战略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基础设施投资是让倡议沿线国家接受中国硬件、软件和技术标准的关键因素,从而也越过了中国媒体和文化内涵的壁垒,有利于促进中国数字创意产业新市场的拓展。

  数字技术将创造文化消费新机遇

  蓝皮书分析指出,技术的革命推动文化生产方式的革新,数字技术的涌现无疑为文化消费升级贡献了新思路。文化消费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延展性、不定时性的综合消费活动。促进文化消费对优化供给侧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均有重要作用。随着新一轮“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启动,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虚拟现实(VR)等数字技术使文化消费朝虚拟式、碎片式、沉浸式等方向发展。数字技术在丰富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为文化消费创造出新的机遇。

  (一)技术进步带来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

  技术的进步直接影响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而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影响大众对文化消费的预期。本雅明曾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感性认知方式是随着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由此可见,技术的革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以号称“第九类艺术形式”的摄影为例,摄影的诞生归功于19世纪人们对光学技术的研究。最原始的照相机形态十分庞大且笨拙,因其操作流程复杂,在最初仅有少数人才会使用。而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设计的优化,相机早已普及千家万户。如今,相机已不是专业人士专属的文化生产工具。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拍摄功能的持续优化,我们正进入“全民创作时代”。“抖音短视频”“快手”“火山小视频”等大众视频平台的兴起,反映出技术进步为人民文化生产方式带来的改变与革新。通过简略回顾摄影技术的演变历史,不难看出技术的进步关乎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方向。而正处在“工业4.0”风口的今天,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必定为文化的生产方式带来无限可能。

  (二)传播升级促使文化活动形式的转型

  数字技术的发展影响文化生产方式的革新,也加速文化传播方式的升级。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后,文化传播呈现辐射广、速度快、影响大等特点,而传播方式的升级也影响人们对文化活动的期待。总的来说,人们正经历一种从“重内容”到“重体验”的情感转变。在文化传播的初级阶段,阅读是人们获取外界内容的习惯性手段,即人们通过主动阅读书本提供的文字,从而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这属于一种单向感知的传播行为。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由用户贡献的内容(UGC)甚至可以支撑互联网平台上的大部分内容,这种具有双向感知的传播行为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一种带有万物互联特质的特殊文化活动景象。自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兴起,人们的文化活动则开始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逼真的混合视觉技术刺激着人们的脑神经系统,人们的文化活动将会向越来越沉浸式的体验转变。无论是从情感、伦理,还是安全等角度分析,这种转变无疑将为人们未来的日常文化活动带来众多机遇与挑战。由此可见,数字技术的革新加速文化传播方式的升级,也影响文化活动形式的转变方向。在文化活动方面,现阶段数字技术升级的主要作用集中体现在日益沉浸且逼真的体验中。

  (三)数字创意为文化消费赢得新机遇

  对大部分中国民众而言,消费结构正从物质导向型逐步升级为精神文化导向型。从近年来的文化消费趋势看,人们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投入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须加强文化消费场所建设;开展促进文化消费试点,鼓励把文化消费嵌入各类消费场所;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成果,催生新型文化生态。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国家各种利好政策指引,人民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数字创意必将全面深入人们日常消费,从而完成新一轮消费升级使命。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横扫中日韩各路围棋高手赢取胜利,对文化消费升级来说就是一个显著的信号。它预示着数字技术已做好准备,以越来越高的姿态走进大众文化消费的视野,数字创意技术的普及必将影响人们未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处在风口上的数字创意正为多类型的文化消费赢取新的机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