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平安中国蓝皮书:平安北京建设发展报告(2018)
来源:皮书说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19-01-16

  1月5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首部平安中国蓝皮书《平安北京建设发展报告(2018)》,公布了首都北京平安建设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等最新成果。

2

  1、北京建设发展总体优秀,得分88.36

  报告显示平安北京建设发展总体优秀(得分88.36分),北京市“社会治理”、“社会治安防控”、“平安建设保障”处于优秀等级,“安全生产”、“矛盾纠纷化解”、“人口服务管理”和“安全感”处于良好等级。具体得分如下所示

   3

  总体来说,北京市

  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初步形成,但部门协同与社会参与仍需加强

  首都社会治安防控扎实有力, 重点行业监管与个人信息保护力度需要加大

  北京市安全生产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高度重视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但群众利益表达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待完善

  人口服务管理稳中有进,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有待加强

  平安北京建设各项保障充分有力,但宣传教育和品牌意识需要加强

  市民总体安全感良好,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主体之间差异较大

  2、北京居民安全感呈现新特点新规律

  报告概括出北京居民安全感新特点与新规律:其一,不同功能区域,居民安全感差异大。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北京整体安全感状况相对较好,其中“校园安全感”最好,“公共场所安全感”和“社区安全感”次之,“单位安全感”最低。其二,不同城乡区域,居民安全感差异大。通过列联关系分析发现,北京城区、郊区或城乡结合部的整体安全感状况要低于远离郊区的乡镇和农村地区,其中安全感最差的为“郊区或城乡结合部”,如果将城区、郊区或城乡结合部、远离郊区的乡镇和农村放在同一平台上,则会出现安全感“凹陷”形态。其三,不同社区类型,居民安全感差异大。安全感最差的社区类型是“城中村或棚户区社区”和“老城区”,成为提升北京居民安全感的重要关注点。

  3、北京市安全生产处于良好级别

  报告认为,北京安全生产处于“良好”级别。其中具体指出,北京市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已基本建成,市级安全事故救援部门协调机制已经建立,且已初步完成对全市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的辨识与评估工作,正积极推进安全风险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市各类急救援力量稳步增长,57.43 %的受访群众表示其所在工作单位已经组建应急救援力量;安全警示教育培训活动在全市广泛开展,83.84%的受访群众肯定其所在工作单位开展过安全警示教育活动。该蓝皮书同时指出,北京市部分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不甚理想,如工矿商贸、交通运输、煤矿等行业的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指标仍居于高位,整体安全事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4、北京社会治理格局越发多元化

  报告分析指出,在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下,首都社会治理主体格局愈发多元化,新主体不断丰富,原有主体愈发成熟。基于此,社会治理层级更加聚焦于基层,围绕基层开展了系列社会治理的制度构建;内容不断丰富,从传统的社会管理扩展到各类服务性鲜明的治理内容。

  报告显示,近年来北京市各区形成了包括“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等在内的一系列群防群治队伍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以“朝阳群众”为例,2017年向朝阳警方举报有价值线索8300余条,内容涉及盗窃、毒品等。这些群防群治队伍引起来自社会各界——尤其是网民的热议,不仅作为社会治理的参与力量,更成为具有首都经验特色的群防群治品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