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青海蓝皮书:2019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19-04-01

  2019年3月28日,由青海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出版的《青海蓝皮书:2019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会在青海西宁举行。《青海蓝皮书:2019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围绕2018年青海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各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并从战略高度对2019年乃至未来青海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综合阐释与理性研判,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措施。

1

  青海省2018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同期0.1个百分点

  蓝皮书指出,2018年,受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传统优势减弱、创新能力缺乏、实体经济面临困难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信心不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青海经济稳增长面临诸多挑战,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虽然涨幅有所收窄,但经济运行位于预定目标区间,经济发展呈现了“平稳、育新、有效、质优”的运行特点。

  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平稳运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中高速增长下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特征更加凸显。从经济增速来看,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26.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8%,较上半年增速提高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同期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基本符合2018年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7%的经济增速目标。2017年第三季度以来,青海省经济增速与全国GDP增速趋势接近,增长率在西北五省(区)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排位相同,仅高于甘肃省,处于中下段位置,基本实现稳增长。从三次产业来看,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2.03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93.83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90.68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4.9%、7.6%、6.1%。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发展势头向好;第三产业增加值低于全国1.6个百分点,发展动力有所减弱,但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空间仍较大,发展潜力有待继续挖掘。

  青海省2018年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2018年是青海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第三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青海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落实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防范各种风险,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人才兴省开创全新局面,党的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但城乡融合发展、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2019年,青海省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一优两高”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防范各类重大风险,持续巩固精准脱贫成果,着力推进行政制度“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区域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力促进青海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更大成效。

  2018年金融服务助力青海乡村振兴

  蓝皮书指出,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大金融支持涉农贷款力度。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及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青海金融业制定印发了《2018年信贷增长指导意见》《关于做好2018年备耕春播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措施,出台了《青海银行业全面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见》,全面指导青海银行业支持青海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支持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企业、牛羊育肥等领域,服务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促进辖区“三农”及乡村振兴发展。截至2018年6月底,青海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104.05亿元,比年初增加27.5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205.28亿元,同比增长13.77%。

  涉农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有效满足乡村农牧民的金融服务需求。为解决青海偏远地区特别是乡村金融服务薄弱的问题,青海省金融机构在县域、乡村设立了金融服务网点930个,形成以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家涉农金融机构为主力,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助农取款服务点为补充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农村信用联社、村镇银行等服务网点覆盖到乡镇。同时,针对青海地广人稀,许多地方没有金融机构物理网点,农牧民得不到便捷的金融服务等薄弱问题,金融机构以普惠金融为导向,选取乡村合作商户为代理,依托“银行卡+POS机”设立低成本、高效率的“惠农金融服务点”4939个(较2011年推广初期增长了60倍,海拔4000米以上的服务点90个),遍及3062个行政村,符合惠农金融服务点设立条件的村级覆盖率达100%。其中,整合农村电子商务功能、金融知识、精准扶贫等金融政策宣传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体验区的服务中心60个,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服务站175个,累计业务金额达39.32亿元,彻底结束了青海省偏远地区农牧民需要驱车数十公里到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存取款的历史。

  青海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有利局面

  蓝皮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紧紧抓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始终把开放型经济发展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局面。

  一是开放的通道网络日趋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完善,全省实现高速公路市州全覆盖,青海迈入高铁时代,“一主六辅”民用机场格局形成。中欧班列填补青藏地区历史空白,陆续开通8条国际新航线,为青海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辟了新通道。

  二是开放的产业基础加速形成。农牧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生产方式不断优化,产品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人们对绿色农牧业的发展认识不断深化。“四个千亿元”产业、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初具规模,循环工业增加值占比达60%,特色优势产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支撑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三是开放的发展动能加快转换。经贸先行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外经济合作不断深入,企业“走出去”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至2018年6月,新备案境外投资项目71个,中方协议投资额为187070.29万美元,主要涉及石材加工、酒类加工及销售、农作物种植、特色产品销售等领域。

  四是开放的平台载体不断拓展,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西宁国际航空口岸投入运营,加快对外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关检合作“三个一”模式初步建立,外向型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相继建成12个综合性进出口商品贸易平台、14个国际营销网络和7个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国际经贸网络平台持续延伸。

  青海省农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

  蓝皮书指出,随着《关于印发推进农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海省“十三五”休闲农牧业发展规划》《青海省关于加快发展休闲与乡村旅游的意见》等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青海省农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农牧民和民营企业家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一是产业融合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18年9月,青海省各类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达2535家,从业人数4.5万余人,年接待游客达164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4.7亿元,发放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6.3亿元,创利润突破10亿元。除此之外,通过国家认定的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美丽乡村和美丽田园数量增加,分别为8个、12个、3个,全国及省级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共有135家。

  二是产业体系初现雏形。近年来,青海省围绕着“三农三牧”发展重点,着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此美丽田园、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随着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初步建立了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形成了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状态,直接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渐明晰。

  三是资金投入逐年增加。2012年,青海省决定每年投入400万元,并计划建成20个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同时,安排休闲农牧业“阳光工程”的培训资金165万元,为培养相对专业的从业人员、解决休闲农牧业发展的核心和根本问题发力。2018年7月出台的《青海省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将要建立全域旅游发展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各级财政投入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

  四是重视品牌的培育打造。近年来,青海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突出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培育具有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休闲农牧业品牌,青海省各地积极开发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涌现出一大批以湟中卡阳、大通边麻沟等为典型代表的乡村旅游模范村、模范户、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和金牌农家乐。

  青海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仍困难重重

  蓝皮书指出,当前,青海省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和实际困难,各类人才下不去、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和普遍,严重制约了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现有政策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各类人才下不去。近年来,青海省直各部门虽出台了一些鼓励引导政策,但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存在“碎片化”现象,无法形成鼓励引导各类人才下得去的强大政策合力。

  二是人才发展的资源要素投入不足,外部人才引不进。人才发展优先实质就是人才投入优先。当前,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资源要素投入不足,外部人才引进举步维艰。

  三是人才成长环境不佳,优秀人才留不住。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成长环境不佳,不仅很难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现有优秀人才也难以留住。此外,藏区外籍青年人才找对象难的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学校、卫生院等人才比较集中的单位,对地区人才发展环境塑造有着一定影响。

  四是人才使用评价机制不活,现有人才用不好。人才使用评价机制改革创新和活力不足,是当前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许经营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重要内容

  蓝皮书指出,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特许经营工作的开展是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实践和理论层面均有着重要意义。

  一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工作是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环节。特许经营工作的开展使国家公园行政管理与产业经营分离,以保护国家公园内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和保存公园区域自然人文资源,并以合理费率向游客提供必要的服务,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一部分。

  二是推进特许经营工作有利于当地社区的共享发展。实施特许经营,提高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建立有效的运行模式研究、调动企业和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牧民群众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的积极性,转产转业牧民有序增加,社区居民分享收益逐年增加,提升他们的存在感、获得感,共享国家公园红利。

  三是推进特许经营机制有利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绿色发展。特许经营工作的推进将逐步淘汰与三江源国家公园功能定位不符、开发管制原则不符的产业,引导和培育生态型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探索生态产品交易等新型产业,改善三江源国家公园内产业发展效益整体偏低、市场主体培育不足、市场竞争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使当地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生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进而重塑三江源国家公园产业发展格局。

  祁连山生态恶化趋势不容忽视

  蓝皮书指出,祁连山山川虽然秀美,生态环境却极其原始、敏感和脆弱,不适宜大规模开发。长期以来,因“天灾人祸”的双重影响,特别是人类自身的需求,对原始森林进行了肆无忌惮的砍伐,大片天然草地被开垦至今寸草不生,沙化蔓延势头加快,马麝、雪豹等珍稀动物遭到毁灭性猎杀,黑河水量大减,加之人口增加等诸多原因,使生态恶化趋势日益严峻。

  一是沙化加重。祁连山地区自唐中叶之后的1200余年,沙漠化趋势一直未得到有效遏制,疏松地表直接裸露,形成流动沙丘,危及绿洲。这一过程在祁连山生态变迁中十分典型,说明历史上干旱、高海拔地区沙漠化一旦形成,无法在短期内恢复。

  二是人口增加。祁连山南北人口还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57万人增长到目前的230多万人,而中游就有160余万人,使本就紧张的人与耕地矛盾更加突出,故向森林、草原要耕地就成为必然。沉重的人口压力使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尤其无序采挖冬虫夏草、雪莲等名贵药材,破坏了天然植被,百年之内难再复现昔日繁茂。

  三是冰川速融。20世纪70年代祁连山年出山水量为80亿立方米,现不到30亿立方米。上游冰川大面积消融带来水资源的枯竭,危及黑河的长流不息,会使祁连山富集的生物多样性遭受灭顶之灾;中游国家粮油基地河西走廊无疑会被黄沙侵蚀而成为“沙尘走廊”;下游额济纳旗绿洲、黑城遗址大量文物古迹及国防战略重镇——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也在遭受沙丘吞噬的威胁。

  四是保护珍稀物种刻不容缓。这片林区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羊群随意践踏、采沙挖石把河床破坏得千疮百孔。八宝河谷、冰沟河谷、拉洞河谷、扎麻什河谷是如此,整个黑河流域、祁连山南麓更是如此,原始林区每年、每天在消失。所以,对其综合治理和保护刻不容缓,其严重性不言而喻。

  五是旅游不当的危害。旅游是把双刃剑,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地方知名度的同时,不可否认给祁连山的原始生态带来了不可挽回,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在祁连山地如果规划不科学、管理不得当、生态不优先、观念不转变就不适宜大规模生态旅游开发。

       青海藏区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蓝皮书指出,青海省依托藏区产业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走访入户,层层召开座谈会,充分征求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意见,科学分析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找准符合本地的特色产业。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创新理念和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从而在短短的几年攻坚拔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海南州自2015年精准识别以来,全州共识别认定贫困村170个,贫困人口17337户52995人,五个县均为贫困县,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工作,至2018年底剩余未退出贫困村27个,贫困人口:一户一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4.7%下降到2017年底的2.5%,其中同德县率先摘帽,0.7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29个贫困村退出。

  海北全州累计实现86个贫困村退出、22775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0.1%下降到2018年的2.4%,下降了7.7个百分点。

  海西州至2018年格尔木、德令哈、乌兰、都兰、天峻等县(市)相继摘帽,实现全州八个市、县、行委全部脱贫摘帽,整体从全省贫困县中退出。

  黄南州的同仁、尖扎、泽库三县属于深度贫困地区。2015年精准识别以来有105个贫困村,“两线合一”贫困人口43427人,贫困发生率为20.2%。经攻坚拔寨,2016年底河南县顺利“摘帽”,16个贫困村退出。2017年实现29个贫困村退出,1.28万脱贫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5.4个百分点。2018年计划实现34个贫困村退出,2.12万贫困人口脱贫。

  玉树州六个市县全部列入深度贫困地区,自2015年底精准识别以来,全州有104个贫困村,贫困人口35748户112423人,占全州农牧民总人口的34%,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1.5%。至2018年实现20个贫困村退出,19890人如期脱贫,贫困生成率下降到现在的17.7%。

  果洛州自2015年精准识别以来,核定74个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10018户33299人,贫困发生率为22.5%;2016年已有13个村,2568户8120人退出;2017年有15个村,1966户6811人退出;2018年底,有21个村,5315户19697人成功退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22.5%下降到2018年底的7.5%,下降了15.2个百分点。21537名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