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18~2019)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19-08-16

  近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18~2019)》发布会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测技术与数据应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容量、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等突出优点,既是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也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优化城市结构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水平决定着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秩序直接影响大城市社会与经济系统的运行秩序。《城市轨道交通蓝皮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发展报告(2018~2019)》是第二部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为主题的蓝皮书,汇集专题调查及研究16篇,分为总报告、行业管理篇、网络化运营篇、专家观点骗、借鉴篇五大篇章。该报告利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官方数据和实际调查资料,对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情况进行了总结概括,阐明了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前期运营需求与后期运营出现的问题间的联系,整理了车站改造、配线改造、增购列车、交通衔接、安全设施布局和设施设备选型等方面经典案例,研究形成运营需求体系,对正在或即将进行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有效为新线建设的系统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参考借鉴。

  《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迈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客运量、客运强度等指标位居世界前列,行业监管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逐步投入网络化运营,不同服务范围、不同速度等级和不同敷设方式的轨道交通协同发展,乘客出行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在早晚高峰进站候车、乘车和换乘过程中,存在诸多由于工程项目前期运营需求考虑不足影响乘客出行体验的现象。基于此种发展现状,《报告》分别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扫描或长按下图二维码可以购买本书哦~

1

  城市轨道交通持续高速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蓝皮书指出,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迈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客运量、客运强度等指标位居世界前列,行业监管不断加强,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管理逐步完善,标准化进程不断推进,智能运维、智慧城轨等新技术新热点不断涌现,共同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开通运营线路里程达5761.4公里,较2017年底增长了14.5%;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城市35个,2018年新增乌鲁木齐市。上海、北京两市运营里程突破700公里,广州、武汉和成都紧随其后,运营里程突破300公里,线网建设不断完善。全国在建线路总长6374公里,北京、广州两市建设规模超过400公里,成都、武汉、杭州3市建设规模超过300公里。全年共完成城轨交通建设投资5470.2亿元,规划、在建线路规模稳步增长,年度完成建设投资额创历史新高。

  我国大陆地区步入或基本步入网络化城市共有17个,共有63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或地方政府批复,待全部建成后,将有超过30个城市迈入网络化运营阶段。

  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持续攀升,全年共完成客运量210.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5.9亿人次,增长14%。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客运量均突破30亿人次,成都、南京和武汉首次突破10亿人次。在运营服务方面,2018年各个城市根据客流分布和乘客乘车需求不断调整完善客运组织和行车组织,合理设置线路高峰小时最小发车间隔,提高服务质量,最小发车间隔不断缩小,12座城市的最小发车间隔缩短了30秒以上。从服务时长来看,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平均运营服务时长为16.6小时/日,其中北京、上海、西安(与杭州并列)位居前三位,分别为18.6小时、18.1小时、18小时。

  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我国运营标准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据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计,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领域,2018年我国共出台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9项,并有2项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在地方标准建设方面,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运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函调显示,2018年我国各省(市)共出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面地方标准12项,涵盖线路安全评价、换乘区域服务规范、运营服务规范、导向标识设计等内容。在团体标准建设方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继续积极开展团体标准制定工作,2018年全年共发布团体标准62项,涵盖规划设计、技术装备、运营管理等各个领域,其中运营管理领域发布有轨电车相关标准4项,形成报批稿1项,形成征求意见稿1项。

  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在管理体系优化、运营成本控制、智慧运维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创新成果。未来几年,生物识别技术等多元化支付技术、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信息化+智慧城轨等将是发展热点和重点关注话题。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服务供给与需求存在差距,需要持续改进

  与单线或多线运营相比,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具有客运组织管理复杂、设备设施关联性增强、运营管理主体多元化发展、社会关注度提高等显著特征,进而要求运营服务管理更注重统一性、联动性、协调性和共享性。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日益扩大,客运网络可达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乘客在地下空间活动时间增加,公众对于轨道交通出行的依赖性日趋增强。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整体服务质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服务中在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设施管理、服务安全管理、服务环境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高峰时期限流制约乘客出行效率。随着线网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线网客流量日渐增大,同时因各换乘线路运能不匹配、车站设施布局及通过能力不合理等因素,导致高峰时期站内乘客拥堵,部分城市客流量较大的车站、换乘车站在早晚高峰时期都必须实现车站客流控制或线网客流控制,严重限制了线网的运营能力,大大降低了乘客对于地体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制约乘客出行效率。

  二是配合网络化换乘的车站服务标识有待完善。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标识标贴种类繁多,除了强制规定类有国标和地方性标准作依据,其他标识标贴在图案、颜色、材质、工艺、尺寸以及张贴等方面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造成了标识标贴风格不协调、不统一,不但乘客易发生混淆,部分车站的整体美观亦受到影响。

  三是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有待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安全方面缺乏系统性标准,相关客运安全要求分散在相关标准中。为应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实际需要,部分城市轨道交通通常采用铁路标准和国际标准,或制定一些地方标准,但截至目前仍然没有国家标准支撑。

  四是车站服务环境仍需持续改善。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为乘客持续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服务,我国部分车站公共卫生间、无障碍设施等环境仍存在清洁不彻底、故障率高等问题,引发乘客投诉的情况屡现不鲜,距离满足乘客使用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不同阶段,应统筹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网络化运营服务需求,《报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建议综合考虑车站容纳能力和车辆运输能力的匹配性,设计能力参数、客流预测、设备数量、车站规模等均需做好预留;二是建议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对标示标贴进行规范管理,明确管理部门,清晰界定职责权限,提高统筹管理能力,制定车站张贴物标准规范,统一设计风格、材质规格、张贴标准等;三是建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尽快推动出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相关法律法规和运营安全评价等标准出台,便于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按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定期开展运营线路安全评价时有规可依;四是建议企业采取多种手段,保障车站服务环境,例如加强卫生间改造效率及质量,加强对严重老化设备的及时维修和更换、提高设备响应维修效率等,确保现场乘客服务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突发事件具有小故障、大影响的特点,应急管理工作应重视综合协调和搭建行业经验分享平台

  随着网络化运营规模逐渐扩大,线路之间关联度越来越高,运营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具有更大不确定性,网络化运营对运营突发事件处置要求逐渐提高,整个网络客流叠加效应愈发明显,不同线路之间的关联性增强,社会公众更加关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及其影响,对服务质量要求日益提高,运营突发事件造成的故障效应被不断放大。其次,网络化条件下管理区域和跨度不断增大,不同线路间设备制式不一、系统新旧混杂、技术标准新老交叉等问题日益凸显。同时,郊区线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的设备布置范围更大,由于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及道路运输能力限制,郊区线路应急救援和物资配送难度增大。另外,网络化运营对运营风险预警和应急准备提出更高要求,网络化应急管理不仅强调事后的响应与恢复,更强调事前预防,对运营风险预警和应急准备提出更高要求。当城市轨道交通多条线路成网运营后,网络规模和网络效应逐渐放大,小故障也可能造成大影响。线网调度与应急指挥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多个运营主体和控制中心之间的协调管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不断发展,将出现多个运营主体,运营主体之间协作需求大大增加,运营主体之间良好协作不仅有利于线路资源整合和统筹协作,更能体现网络化运营优越性。协调是实施网络运营组织工作的关键,网络信息和资源共享、运行系统联动及行车组织调度均在于良好的组织协调。网络化运营下,多条线路分设控制中心,无法很好实现信息共享、调度资源优化配置及互相支援,应急处理时各控制中心在应急指令下达和执行上可能造成一定障碍和延时,不利于全局管控应急处置。另外,发生突发事件后,现场监控、信息报送、应急指令快速传达、客流预警、列车运行监控、数据分析等综合信息量大,且网络中线路越多相关信息量越大,对信息整合要求越来越高。

  二是网络化运营安全风险预警和防控经验不足。网络化运营突发事件波及范围较大,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是考验网络化运营管理水平的标志,迫切需要做好安全风险预警和防控,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目前,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正在进入小规模和中等规模网络化阶段,对网络化运营安全风险预警和防控经验不足。许多地铁的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处于筹建阶段,筹备工作经验不足,对网络化运营安全风险控制经验较为欠缺,在线网监察、统计分析、应急资源协调与分配等方面的积累较为薄弱。

  针对网络化阶段应急管理面临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两方面的建议:一是建立具有综合协调和应急指挥功能的指挥中心。正常情况,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对各线路运营进行监视和协调,应急情况下对涉及线网运营的跨线共用设备设施具备指挥调度和控制条件。发生突发事件时,实现即时画面推送及定位,协助指挥人员进行决策和处理,协调多个系统之间的联动配合。二是探索建立行业运营风险数据库和应急处置信息共享平台。研究建立行业运营风险数据库,对网络化运营风险进行识别、登记和更新,建立行业风险预警机制;同时建立应急处置信息共享平台,对应急处置过程和关键信息进行自愿性的互联网登记,不作为安全评估和事故调查的依据。

 

  精彩目录

  Ⅰ总报告

  1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回顾与展望001

  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回顾002

  二城市轨道交通基本运行情况004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情况分析009

  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011

  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创新014

  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发展热点预测017

  Ⅱ行业管理篇

  2行业管理与法规建设进展021

  Ⅲ网络化运营篇

  3网络化运营需求概述034

  4网络化客运服务需求040

  5网络化行车组织需求062

  6网络化应急管理需求080

  7网络化条件下企业管理需求092

  Ⅳ专家观点篇

  8浅析网络化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需求与

  运营安全108

  9中等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功能需求及企业

  管理特点123

  10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活动保障工作机制研究138

  11浅析郑州地铁运营需求管理策划与组织151

  12深圳地铁车辆智慧运维及其应用160

  13以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促进地铁运营高质量发展172

  Ⅴ借鉴篇

  14东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管理经验借鉴184

  15香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管理209

  16后记23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