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社会建设蓝皮书:2019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0-01-13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北京市民政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社会建设蓝皮书:2019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蓝皮书对北京社会建设进行了年度性的总结,对未来社会建设重点面向进行了展望。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总报告、特稿、社会结构篇、社会服务篇、社会治理篇和地方社会建设篇。报告主要利用北京市政府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和资料,结合课题组的调研,总结了2018年北京社会建设的主要成绩,剖析了北京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就推进北京社会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2018年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是北京进一步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强和创新城乡社会治理的重要一年。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与北京市民政局合署办公,为新时代北京社会建设创造了新的条件,提供了新的动力。2018年,北京社会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经济实力稳步提升,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入推进,社会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共建共治共享成效显著。通过深入贯彻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夯实基层,北京基层社会治理更加规范,城市副中心社会治理有序推进,“回天地区”社会治理成效显著;社会服务体系趋于完善,基层居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北京仍将持续探索推进现代化超大城市社会建设的有效举措,为实现社会结构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及社会服务现代化的目标继续努力。

北京面临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影响

  蓝皮书指出,北京社会建设面临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影响。从北京出生人口情况看,2018年全市常住出生人口为17.8万人,比上年减少1.9万人,出生率为8.2‰,比上年下降0.9个千分点。除2014年的“单独二孩”和2016年的“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当年,出生人口突破20万人,其他年份的出生人口均呈下降趋势。不同于“一小一老”的变化,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呈减少、降幅逐渐加大的趋势。2018年,常住人口中15~59岁人口为1562.8万人,占比为72.6%,与上年相比,减少23.3万人,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从2014年开始,15~59岁人口呈现负增长,降幅逐年加大,从减少6.1万人到减少23.3万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的社会年龄结构,在加大社会抚养比的同时,也对养老服务产生紧迫需求。因此,在制定相关管理服务政策时,须充分考虑人口结构带来的影响。

  在常住人口规模及结构方面,北京常住人口从2017年开始首次出现负增长,至2018年仍持续负增长,整体来看,人口集中程度由中心城区向外围扩展,体现出北京城市化的进程及外围区域的社会发展特征;同时户籍人口老龄化持续,比重已达到1/4以上,家庭结构日渐复杂化。为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首都发展布局,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自2017年开始推进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7年以来,北京市逐渐退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整治“散乱污”企业,调整疏解商品交易市场以及整治“开墙打洞”等,逐步对一些中低端产业进行转移,更加明晰北京作为首都的功能特征,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得以有效改善。在就业的区域结构上,首都核心功能区的就业人员增速有所降低,且中心城区的就业人员呈现同比降低的状况,整体上第三产业从业者比重持续增加,就业形势整体稳定,中低端产业减少,社会结构的中间层比例进一步提升。在“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发展背景下,从相关调查来看,流动人口留京意愿依然较强,仍多数愿意继续留在北京。从流动人口本人意愿来看,愿意将户口迁入北京本地的比例达到3/4,有近80%的流动居民打算继续留在北京并希望在北京定居,但由于受到户籍制度制约,随迁子女在教育融入、社会关系融入和心理融入方面均存在城乡双向融入困境并存在潜在社会风险。

北京面向现代化超大城市社会建设仍需持续努力与探索

  北京未来的发展面向是现代化超大城市,与之对应的社会建设包含社会结构的现代化、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及社会服务的现代化等诸多内容。尽管进入新时代的北京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面向现代化超大城市的社会建设,仍需持续努力与探索。

  首先,在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方面,北京将面向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一般趋势是:在产业结构方面,由工业化发展带动产业升级,三次产业的构成比重形成“三二一”结构;在职业结构方面,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为主体的“白领”阶层的构成比例超过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阶层;在就业结构方面,知识技术的进步需求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使得劳动力市场需要不断供给这两大类群体,从而使其构成社会阶层结构的核心主体。在现代化社会结构中,社会流动的机制是自由顺畅的,社会阶层间的关系是稳定和谐的。尽管北京当前在产业与就业结构上已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结构,但还需注意的是一些具有较高学历和技术的外来人员,尤其是其中的青壮年群体,他们是“白领”阶层的“后备军”,其社会流动也同样会受到户籍等社会体制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北京生活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就需要在政策发展与市场完善的维度持续推进北京社会结构的优化。

  其次,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方面,北京将面向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核心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既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及方向,又是解决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创建民众幸福生活的基础及方式。新时代北京社会治理的趋势将会进入现代化超大城市模式,即需要在关注当前城乡社区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探索进入高度城市化后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随着北京进入超大城市形态,城市社会治理的体系及方式会难以适应超大城市社会的多元性、复杂性及变动性等特征,要实现城市整体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根本的是实现城市基层社会的现代化。为此,就要持续推进北京“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由于“街道-社区”的结构体系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也是走向现代化的基本城市单元,解决“街道-社区”层面形成的社会矛盾与社会紧张等问题,有助于实现城市的良性运行及协调发展。由此打造超大城市北京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探讨城市基层实践逻辑及发展模式,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化主体参与,激发社会运行的活力,构建良性和谐的社会秩序。作为首都且超大城市的北京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不仅能够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提供经验启示,而且将形成在世界范围内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实践经验及发展模式。

  最后,在社会服务的现代化方面,北京将面向现代化超大城市的社会服务质量与水平,既包括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培育,也包括现代化的公共服务供给。现代化社会组织是提供现代化社会服务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推手,也是政府转移社会服务供给的重要承接者。今后仍需持续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完善社会组织发展支持体系,促进社会组织质量提升,健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管理制度,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加快“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规范建设,优化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机构,加强社会组织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提升社会服务的供给能力。未来首都北京作为超大城市,仍需以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整体提升为导向,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持续提高共建共享水平。需要加快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建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社会服务供给制度,在保障基本需求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重点领域需求聚焦,确保居民需求与服务供给精准对接,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供给能力,保障社会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提升首都居民的幸福感。

  北京未来的发展面向是现代化超大城市,对此的社会建设即包含社会结构的现代化、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及社会服务的现代化等内容。尽管新时代的北京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向现代化超大城市的社会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在社会结构的现代化方面,需持续优化社会结构,形成以广大中间层为主要构成的橄榄形结构。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方面,将面向超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须立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自下而上地形成良性社会运行机制与和谐社会发展秩序。在社会服务的现代化方面,将面向现代化都市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与质量提升,既包括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培育,也包括现代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核心在于社会服务的保基本与重需求。由此,通过现代化超大城市模式的持续建设与完善,不断满足北京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提升首都居民的幸福感,以社会建设助推北京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外来人口的留京意愿强,超九成人选择继续留在北京

  北京市人口的发展变动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的影响,但受人口迁移的影响更大。本文通过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分析了在产业疏解和人口疏解背景下,在京外来人口的居留意愿问题。外来人口的留京意愿很强,90%多的人会选择继续留在北京。就业机会、教育资源等是外来人口愿意在京居留的根本原因。本文指出北京市未来的人口调控政策要与城市功能定位紧密配合,引导人口流动与城市发展和人口发展相协调。对于流动人口,要“疏”,更要“解”。

  蓝皮书课题组在问卷中,关于“居留意愿”的调查共有三个问题,一是“如果您符合本地落户条件,您是否愿意把户口迁入本地”,二是“今后一段时间,您是否打算继续留在本地”,三是“如果您打算留在本地,您预计自己将在本地留多久”。这三个问题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个问题侧重“落户意愿”,考虑户籍迁移的居留意愿是一种比较长期的意愿表达;第二个问题是通常意义上的居留意愿,第三个问题是“分年数居留意愿”。

  从户口迁入意愿来看,愿意将户口迁入本地的数量占样本总量的78.2%,还有12.0%的表示不愿意,9.8%的人没有想好;并不像我们预想的人人都愿意要北京户口(见图1)。原因尚且不知,但是至少提示我们,户口并不是所有外来人口留在北京的必要条件。

1

  对于是否“打算继续留在本地”,继续留的占90.3%;没有想好的占8.0%,明确表示不打算留的只占1.7%(见图2)。由此可见,虽然产业疏解对人口外迁有影响,但随着产业外迁的逐步推进,未来其对人口迁出的影响会逐渐减弱。90%以上的外来人口仍会继续留在北京。

2

  对于如果“打算留在本地,您预计自己将在本地留多久”这个问题,打算定居的占35.6%,10年以上的占12.2%,打算居留6~10年的占6.0%,打算居留3~5年的占14.0%。总体来看,打算居住3年及以上的人占比达到了约67.8%,还有17.2%的人则是没有想好,打算居留1~2年的比例只有5.4%(见表2)。可以看出,尽管三个问题侧重点不同,但都表明在京外来人口具有比较强烈的居留意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尽管人口疏解政策对人口居留选择有影响,但并不会造成外来人口大规模流出北京。

3

  对于那些打算离开北京回到家乡的受访者,表示回到农村所在地的占返乡人数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回到家乡县政府所在地。其中返乡的占比为66.4%,其他地方占21.8%,也有一部分人表示没有想好去处,占比为11.8%(见图3)。

4

  在为数不多的返乡人群中,“需要照顾小孩”(16.5%)、“需要照顾老人”(29.1%)以及“返乡创业”(11.4%)是返乡的三个主要原因,可以看出家庭原因和自身原因是目前返乡的主要原因。其次与家人两地分居(7.6%)、家乡自然环境好(5.1%)和不习惯外地生活(3.8%)也是比较重要的返乡原因(见表3)。

5

  对于这些打算返乡的人来说,53.2%的人选择回农村,31.6%的选择回县城所在地,7.6%的选择回乡镇政府所在地,还有7.6%的表示没想好。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迈向新时代的北京社会建设

  Ⅱ 特稿

  2.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力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Ⅲ 社会结构篇

  3. 北京城市居民居住空间分异下的邻里关系的重构

  4. 北京市劳动参与的性别差异及发展趋势

  5. 北京市外来人口的居留意愿分析

  Ⅳ 社会服务篇

  6. 《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修订研究

  7. 北京市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会服务调查研究

  8. 北京市养老机构医养护功能结合现状分析

  9. 北京市交通政策评估调查:小客车政策的公众意见

  10. 北京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11. 北京市农村居民社会化养老意愿调查分析

  12. 北京市学区房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13. 北京市居民获得感调查报告

  Ⅴ 社会治理篇

  14. 北京保障房混合配建社区居住融合现状分析报告

  15. 北京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研究——基于BXG街道6个社区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

  16. 顺义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建设现状与经验

  17. 协同治理视阈下老旧小区治理研究——以北京市X社区为例

  18. 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双向社会融入困境研究报告

  19. 新时代首都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策略研究

  Ⅵ 地方社会建设篇

  20. 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建设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分析

  21.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社会动员研究

  22. “五期并存”下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治理创新思考

  23. 昌平区回天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24. 门头沟区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长按识别或扫描下图二维码可折扣购买本书

6

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