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旅游绿皮书: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0-04-21

  2020年4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在线发布了《旅游绿皮书: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即“旅游绿皮书”No.18),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第十八本旅游发展年度报告。全书围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这一主题,通过两篇主报告和近20篇专题报告,对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进行了透视和前瞻,同时设立“特别专题:疫情下的中国旅游业”板块。

  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降至十年来最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并引发全球旅游增速放缓。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年。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快,一系列积极因素被充分调动,为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与此同时,旅游更加广泛和深入地融入并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旅游供需完善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旅游消费提升对消费提质扩容做出了积极贡献;旅游成为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旅游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扮演重要角色;乡村振兴、精准脱贫中旅游发挥积极作用;旅游绿色化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和旅游融合更加全面和深入;全域旅游开展了系列创新探索。2020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制定之年。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应加强旅游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并着力解决入境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投资等制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老问题。

  2019年,我国旅游发展高潮迭起,热点频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的梳理和提炼,该年度中国旅游十大热点为:国家公园建设制度化体系化;新时代红色旅游绽放新光芒;全域旅游首批示范区验收通过;夜游活动丰富满足多样需求;行业法规出台剑指在线乱象;A级景区摘牌倒逼转型提升;旅游企业跨界发展布局全球;大兴机场启用促进格局变化;南极旅游相关要求更加具体;玻璃栈道叫停带来监管启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该书临时增加了“特别专题:“疫情下的中国旅游业”板块,从影响评估与应对策略、行业组织、旅游上市公司等多个角度予以分析。

  围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这一年度主题,课题组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围绕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文物的活化、长城和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邀请来自世界银行的专家,分享世界银行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投资开发方面的经验。“旅游与区域发展”篇中,来自专业研究机构的学者们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与旅游机遇、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旅游扶贫的中国经验、浙江推进万村景区化建设以发展全域旅游、高铁对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等议题进行了分析。“旅游与产业创新”篇中,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作者围绕科技对旅游的影响、大数据技术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旅游景区二次消费以及住宿业的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作为“旅游绿皮书”的传统优势板块,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港澳台旅游等报告则为读者了解相关市场发展提供了翔实数据和系统分析。

  看点 01  2019年中国旅游发展十大热点

  绿皮书发布了2019年中国旅游发展十大热点问题。

国家公园建设制度化体系化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进一步制度化和体系化,对于我国珍贵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国家公园建设方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我国国家公园体系初步完成主体架构搭建。

新时代红色旅游绽放新光芒

  近年来,红色旅游逐步增温,热度不断攀升,实现较快发展。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红色旅游深受市场欢迎。红色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革命文物等红色资源,推出更多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红色旅游的服务质量,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全域旅游首批示范区验收通过

  2019年初,“发展全域旅游,壮大旅游产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3月,文化和旅游部制定《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3月至7月,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工作;5月,96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入围名单公布;9月,首批71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自2015年全域旅游提出以来,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验收为标志,全域旅游的理念日渐清晰,完善、可操作的工作体系初步形成。

夜游活动丰富满足多样需求

  2019年,从年初的“故宫上元夜”开始,各式各样的景区夜游活动成为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率先推动夜间经济的杭州市,其夜间娱乐、夜间餐饮、夜间文化体验等一系列产品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夜间经济市场,形成“杭州不夜城”的景象,在拉动旅游经济并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展方面,成为夜间经济的典范。夜间经济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是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社会形态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有产物,它既是这一社会发展时期的经济成果体现,也是休闲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行业法规出台剑指在线乱象

  2019年初,有媒体记者通过调查反映,各种网络消费平台基于“越是老顾客,用户黏性和消费惯性越大,对价格的敏感度和比较倾向越低”的判断,采取定价歧视的方法,给老顾客价格更高。针对在线预定平台的问题,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整顿价格歧视、虚假预订、不合理低价游、信用监管等。互联网时代,对于数据的应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数据既带来了生产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对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A级景区摘牌倒逼转型提升

  2019年景区整改提质行动中,全国复核A级旅游景区5000多家,1186家景区受到处理,405家受到取消等级处理。随着经济总体换挡,传统支撑景区行业增长的红利,包括低成本劳动力的红利、市场整体增长的红利、宏观经济高速增长形成的支撑红利,均在逐步减弱甚至消散。而高速增长期给景区行业带来的后遗症仍困扰整个行业,一些景区呈现出投资粗略、运维粗放、服务松懈、产品老化、市场对应不足,甚至过度多元化、过度商业化、过度使用杠杆等问题。在此情形下,景区行业有待通过转型,调整发展模式,提升产品品质,树立核心竞争力。

旅游企业跨界发展全球布局

  2019年,一些知名旅游企业积极向外拓展战略合作关系,或是借助资本向纵深布局。跨国性布局合作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潮流。全球变局之下,旅游企业的跨国合作和战略并购并未受明显影响,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大兴机场启用促进格局变化

  2019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大兴国际机场的投运,短期内就连接了全球175个国家和地区的1150个目的地,显著提升了中国与世界、特别是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及地区的通达性。随着大兴机场的投入运营,北京一南一北双枢纽的格局正式形成,增强了北京国际交通枢纽的能力,推动了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的提升发展。此外,大兴机场地跨北京、河北,辐射天津,连接北京中心城区与雄安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南极旅游相关要求更加具体

  2019年9月10日,自然资源部发布《赴南极长城站开展旅游活动申请指南(试行)》,明确了拟申请赴南极长城站开展旅游企业的开办流程,规范了站区旅游活动,并要求各旅游企业切实加强对赴南极长城站的游客的环保专题教育,切实遵守南极环境保护和动植物保护的相关要求。这是对南极活动中涉及的旅游活动的专项规范和引导,为旅游企业和游客赴南极旅游提供了制度基础。以南极旅游为代表的极地旅游、太空旅游、深海探险、高山探险等极限旅游有望步入新的规范性发展阶段。

玻璃栈道叫停带来监管启示

  2019年,多个景区玻璃栈道被叫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各种玻璃栈道、玻璃栈桥、玻璃水滑道已达2300多条。由于偶发事故的警示、潜在风险的隐忧、准入门槛的缺失、评估标准的真空等,越来越多的省份出台了暂停现有项目、清查危险项目、不准新建同类项目等政令,使很多景区谈“玻”色变、望“玻”兴叹。确保公共安全,是旅游景区的底线。“叫停”会避免继续跟进者的投资浪费,也让景区经营者更加感知政府“安全一票否决”的决心。

  看点 02  新冠肺炎疫情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我国旅游影响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一次冲击

  绿皮书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我国旅游业影响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一次冲击。面临巨大冲击,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旅游企业做出积极应对。除关注疫情对旅游业的短期影响和总体影响外,还要关注其长期影响、结构性影响、对旅游从业者的影响、国际影响和间接影响,要理性对待疫情结束后的“市场反弹”。

  看点 03  从四个方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

  撰稿人宋瑞等建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要长短兼顾,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推动旅游业的新一轮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国内外经济发展和经济往来带来新的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推动旅游业的新一轮改革开放,既是对冲疫情影响的应时之举,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建议在“十四五”规划中,着重增加旅游业改革(如旅游业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旅游要素管理体制改革、旅游投资体制改革、旅游绩效评估与统计体系改革等)和对外开放(如旅游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免税购物制度等)等方面的内容。

  二是进一步强化、优化和细化政策。在国内外疫情结束前后的一段时期,要进一步强化、优化和细化相关扶持政策。首先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旅游业的冲击空前巨大。综合考虑旅游业的规模、体量、在GDP、就业和居民消费中的占比等因素,需制定专门的产业振兴政策。其次要动态调整政策重点。疫情防控初期的政策重点在于全面、紧急叫停旅游活动尤其是团队旅游;疫情防控中期的政策重点在于缓解旅游企业成本压力,除退还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外,也要关注旅游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房屋租金支出等,进一步推进落实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失业保险费返还等政策工具;疫情防控后期则需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旅游细分行业受损情况和复苏预期,引导各地尽快制定出台旅游业振兴计划、指导意见与实施细则。最后是明确政策帮扶重点,要以扶持中小企业和稳定就业市场为主。

  三是加强疫后旅游市场的引导。在推动复工复产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疫情防控需要与旅游业恢复经营活动之间的关系,使复工复产始终服务于疫情防控大局。可运用大数据,做好旅游行业复工复产专项分析、关键区域检测预警、返程人口检测等。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旅游从业主体复工复产的条件和必要性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旅游业分区分业分时段复工复产指南。

  四是引导旅游就业市场稳定化和规范化发展。应重点关注并解决如下问题:一是充分了解各地旅游企业享受一次性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展期贴息、失业补助金、“五险一金”延期缴纳等政策的落实情况;二是引导企业与职工集体协商,采取协商薪酬、调整工时、轮岗轮休、在岗培训等措施,保留劳动关系;三是鼓励各地通过政府采购、购买服务等方式,吸纳旅游从业人员灵活就业;四是向湖北地区的旅游相关企业,尤其是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酒店、餐饮、导游等行业从业者提供专门帮助或补贴;五是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发展地方性或区域性旅游从业者服务平台,为广大旅游从业者提供用工信息、业务提升、法律咨询等方面服务,可借鉴“共享员工”方式,解决旅游相关行业错峰用人问题。此外,还要从长远考虑,推动旅游就业市场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包括:重点完善导游管理和评价体系,有效解决导游、领队挂靠问题;建立旅游职业认证制度和社会化的评价制度,尤其是针对各种新兴行业,制定相应的从业标准;重视旅游行业中的“非正规就业”或非传统就业,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或标准体系。

精彩目录

  Ⅰ主报告

  1. 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

  2. 2019年中国旅游发展十大热点

  Ⅱ特别专题疫情下的中国旅游业

  3. 新冠肺炎疫情与旅游业:影响评估与思考建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5. 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行业的影响——以旅游上市公司为例

  6.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旅游行业协会

  Ⅲ年度主题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7. 关于文化和旅游融合问题的几点思考与认识

  8. 长城文化遗产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9. 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10. 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世界银行集团在消除极端贫困方面的努力

  Ⅳ旅游与区域发展

  11.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与旅游机遇

  12.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民股份制

  13. 旅游减贫的中国实践与发展经验

  14.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实践探索:以浙江万村景区化为例

  15. 高铁影响下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

  Ⅴ旅游与产业创新

  16. 浅谈国内旅游行业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7. 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转换与供给侧改革

  18. 景区文化创意与二次消费产业的新实践与新思考

  19. 美食旅游创意营销打造目的地品牌

  Ⅵ三大市场与港澳台旅游

  20. 2019~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

  21. 2018~2019年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

  22. 2018~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分析与展望

  23. 2019~2020年香港旅游业发展分析与展望

  24. 2019~2020年澳门旅游业发展分析与展望

  25. 2018~2020年台湾旅游业发展分析与展望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手机淘宝APP即可折扣购买本书

1

如需《旅游绿皮书:2019~2020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电子书请前往先晓书院进行购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