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数据新闻蓝皮书:中国数据新闻发展报告(2018~2019)
来源: 皮书说  作者: 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1-01-07

  近日,武汉大学数据新闻研究中心、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浙报集团)重点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数据新闻蓝皮书:中国数据新闻发展报告(2018~2019)》。

  《数据新闻蓝皮书:中国数据新闻发展报告(2018~2019)》主要关注了大数据时代新闻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可视化研究趋势以及数据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数据新闻议题分布与变化趋势等热点问题;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新华网、财新传媒、第一财经为例,分析了各自在数据新闻领域的发展历程、运转模式和生产经验;分析了美国数据新闻行业和数据新闻教育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西方数据新闻在突发事件中的内容偏向与生产特征,多视角展示了全球数据新闻领域的前沿发展。

  数据新闻生产者背景多元,专业人才依然匮乏

  蓝皮书指出,数据新闻生产者的专业背景多元,包括新闻、金融、历史、设计、出版、信息工程、广播电视编导、视觉传达等,多样化的从业者能够带来跨界的讨论内容,这与国际数据新闻实践基本相同。与其他受访团队相比,财新的数据新闻团队人员较有特点,其成员在本科阶段的专业差异很大,而且大多在硕士阶段接受了新闻学教育,形成了复合的学科背景。

  由于资源限制,数据新闻职位常常不满员,在未来的人员需求方面,川报提出希望招具有统计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哲学、文学等学科背景的从业人员,“因为数据新闻是一个技术活,三个月就能上手,但是上手之后考验的是背后的积淀”。因为ICT技术在新闻业中的广泛应用,行业对新闻工作者技能需求的变化很快,不过数据新闻团队对从业人员的新闻素养(包括新闻敏感性)、数据素养、专业基本素质仍然给予极高的重视(上观;新华网;澎湃),一些团队也提出若干特别的素质要求,例如《钱江晚报》关注创新能力,搜狐则对实习生的英语水平有要求。

  数据新闻生产机构的团队结构基本由内容和设计师两大职能群体组成。尽管有观点认为数据新闻可以改变新闻传播过程,但是访谈结果显示,数据新闻的中国实践对于新闻生产的工作流程和新闻业的组织结构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影响(川报;界面),这可能是因为媒体产业内部具有传统的惯性,但是,数据新闻已经让新闻传播从业者更有数据意识(川报)。不过,根据从业者的理解,由于中国大数据分析类的数据很缺乏、数据不透明、数据分析人才缺乏,国内的数据新闻与国外标准意义的数据新闻还有差距(新华网),国内的数据新闻大部分看到的是简单的图解新闻,包括一些央媒所谓的“数据新闻”也只是数据罗列,没有做出相应分析,提炼出新闻点(中央电视台)。

  此外,相对于专业素质,界面和川报分别对“踏实能干”“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勤奋好学”等个人修养方面的素质更为看重,这不同于之前数据新闻生产机构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极度渴求。此转变一方面与媒体对数据新闻作品价值判断的转向有关,多数媒体从之前更关注数据可视化的酷炫和网页交互形式的创新转向更多地关注对于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另一方面,数据新闻专业人才持续缺乏、技术人才费用持续上涨也是媒体在用人策略上发生变化的原因。

  数据成为推动当代新闻业发展与变革的一种新生产力

  蓝皮书指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不仅驱动着全球经济产业的增长,也成为推动当代新闻业发展与变革的一种新生产力。目前来看,在新闻领域,数据的驱动力通过促进新闻生产方式与流程变革、提升新闻生产价值、改变用户分析与营利模式等多方面得以展开。

  而随着数字现实技术主要包括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等。进一步发展,特别是AI、5G和物联网技术走向实际应用,数据的作用和价值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提升,并以此驱动传统媒体向“智媒”的转型升级。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系统对图像和视频数据的处理,可以实现用户个人生物体征的验证以及根据周边环境认知用户接收新闻的具体情境;利用摄像头、传感器以及计算机视觉数据,可以追踪并分析用户在新闻接收过程中的行为所传递出的信息,并据此评估他们当时的情绪和心理。

  “智媒”将结合以人为中心的最新设计和前沿技术,比如计算机视觉、对话语音、听觉分析、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而这个过程的协同和实现,主要依赖其复杂的数据收集、处理以及应用功能。

  可见,在各种数字化技术迭代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数据不仅会在未来继续驱动社会各行各业的创新,也必将成为未来驱动传统新闻业转型升级乃至整个信息生态变革的新动能。

  “如果说全媒是形、融媒是态,数媒和智媒就是核和心。”而未来的新闻业,唯有将数据创新能力转化为自己的DNA,才能更好地转型为数字媒体;也唯有将数据作为核心生产力,实现从传统的新闻生产者向数据的开发、服务和营销者的积极转变,才能继续承担起其信息传播者、知识生产者和社会意识制造者的角色。

  未来国内数据新闻发展的三大优化方向

  蓝皮书指出,我国数据新闻存在质与量不能兼备、数据可视化与信息告知的冲突、互动量较少,读者参与感不强等问题,对此,蓝皮书课题组提出了数据新闻未来发展的三个优化策略:

  拓展机器人写作

  机器人新闻写作是指计算机程序对新闻信息、数据进行抓取,并自动生成新闻文本。机器人新闻写作是大数据和程序编写在新闻领域的融合。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在体育类和财经类新闻议题中运用最多,也常应用到突发新闻报道中,其价值受到越来越多媒体的关注。机器新闻有助于解决目前国内数据新闻质与量同步优化的问题。

  为可视化制定标准

  在实用性方面,要为可视化制定标准,防止其使用过度而喧宾夺主,实用性应排在第一位。衡量是否具备实用性效果应从用户角度出发,看能还给用户带来实质性利益,如输出有效信息、探索未知领域等。在清晰性方面,可视化的清晰性不仅仅是外在的数据完整罗列,更应是其内涵的逻辑性和关联性,用户能够通过可视化设计直观地获得信息。在互动性方面,平台的“强交互”能带来与用户的“强关系”,可视化设计的交互性提高用户互动的同时能够带来更稳定的用户“粘性”,也是对交互设计的一种反馈。

  丰富可视化交互设计

  新闻游戏化。新闻游戏化是在交互层面融入新技术。这种沉浸式的阅读出发点则是为了给观众提供更有趣的新闻阅读体验,同时试图找到更好地讲述复杂故事的叙事方式,使得数据新闻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在丰富移动端可视化交互设计类型方面,数据新闻移动端屏幕较为窄小,为了丰富其可视化形式,不应一味追求对设备技术要求较高的H5或AR等交互形式,静态图标与动态交互图相结合的形式更能契合移动端用户的使用习惯,这种新形式将给用户感受数据的变化带来新的途径。

  精彩目录

  Ⅰ总报告

1. 分化、整合与责任:中国数据新闻发展年度报告(2018~2019)

  Ⅱ行业研究篇

2. 大数据时代新闻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

3. 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可视化研究趋势报告

4. 中国数据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报告

5. 数据里的“真实”与“客观”:数据新闻报道的伦理困境与出路

6. 中国数据新闻议题分布与变化趋势研究:以4个平台的1495篇数据新闻为研究对象

7. 财经数据新闻传播力的实证分析

8. 数据新闻教育研究报告

  Ⅲ案例研究篇

9. 用数据传递独特新闻价值——新华网数据新闻可持续发展报告

10. 大数据融合创新的实践路径探析——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数据发展案例报告

11. 数据新闻生产的“供给侧改革”——财新传媒数据新闻案例报告

12. 从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发展历程看中国数据新闻团队的生存挑战——第一财经数据新闻案例报告

  Ⅳ环球视野篇

13. 美国数据新闻研究报告

14. 西方数据新闻在突发事件中的内容偏向与生产特征——基于“Fivethirtyeight”网站150篇报道的内容分析

15. 美国数据新闻教育概览

  Ⅴ附录

16. 《中国数据新闻发展报告(2018~2019)》访谈提纲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手机淘宝APP

  即可折扣购买本书

  1

  如需《数据新闻蓝皮书:中国数据新闻发展报告(2018~2019)》电子书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