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产业前沿 | 面向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中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道路
来源: 布鲁布客  作者: 布鲁布客   发布时间:2021-04-05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面向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中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道路》中提到我国对车辆碳排放效果的评估通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综合量化和评价汽车从原材料开采到报废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情况。评价方法分析得出,燃油经济性、车身轻量化技术、电动化转型等多项措施能够有效推进汽车领域低碳化和绿色发展。中国汽车节能技术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与突破,车辆整体油耗水平不断下降,车辆电动化转型成效显著。

  现阶段,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成为降低全社会碳排放量、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全球主要国家均在积极推动汽车电动化战略与实践。中国在2020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又将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更新到2025年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未来伴随着2060年中国全社会碳中和技术路线和行动计划的逐步落地实施,中国汽车产业碳减排潜力巨大。

  (一)燃油经济性、车身轻量化技术、电动化转型等多项措施影响汽车产业低碳发展

  纯电动车辆相比传统燃油车具有明显的碳减排效果。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综合量化和评价汽车从原材料开采到报废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情况具有科学合理性。车辆的全生命周期可划分为燃料周期(WTW)和材料周期。通过LCA方法对典型车辆“碳足迹”进行剖析得出结论,纯电动车辆相比传统燃油车具有明显的碳减排效果。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将有效推进汽车领域低碳化和绿色发展。

  通过LCA方法分析影响车辆“碳足迹”的因素发现,车辆小型化、车辆轻量化技术和制造工艺对促进汽车产业低碳化起到重要作用。小型乘用车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均低于中大型乘用车,排放总量整体随着车型级别上升而增加。开展轻量化、模块化、无(低)害化、循环利用等产品生态设计,加快相关重点工业领域的污染物削减,对于降低车辆全生命周期排放、促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动力电池生产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材料周期排放总量的47%左右,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排放的重要环节。高性能、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将对燃料周期和材料周期的减排效果产生协同促进作用,推动高性能、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可进一步促进纯电动车碳排放削减效果提升。

  (二)中国汽车产品节能技术取得进一步发展与突破,整体油耗水平保持下降

  近年来,节能汽车技术的提高使乘用车整车油耗水平不断下降。在中国乘用车整备质量整体提升的情况下,车辆油耗水平整体实现下降。乘用车按产量加权的平均油耗从2012年的7.42L/100km降低到2019年的6.45L/100km,共降低了13.07%,年均降幅1.87%左右。与此同时,平均整备质量却提高了19%。

  此外,汽油乘用车的涡轮增压技术应用逐渐普及。涡轮增压成为提升车辆动力性的同时实现节能的重要手段,可以在实现有效地提高燃油经济性的同时,降低尾气排放,实现动力性和环保性的双重目的。缸内直喷技术快速增长,占比超过一半。缸内直喷技术是改善汽油机燃油经济性的有效措施,节油效果可达8%~15%;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性能特点。对汽车用户来说,省油、动感、舒适是主要诉求;对汽车厂商来说,技术条件和生产条件是选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现阶段,乘用车手动变速器市场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自动变速器的市场份额逐年提高,从2012年的42.31%增长到2019年的83.45%。AT变速器成为主流,DCT和CVT市场份额上升明显。以天然气为主的替代燃料乘用车市场份额明显提升。近年来,随着汽车节能减排压力的逐步提升,以低碳化燃料为主的替代燃料汽车逐步进入市场,当下中国主要的车用替代燃料包括天然气(CNG/LNG)和甲醇等,其中,天然气汽车应用较为广泛。混合动力乘用车(HEV)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国家对节能型汽车的需求增长以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路线的不断成熟,未来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加快提升,成为汽车产业碳减排的重要力量。

  (三)车辆电动化转型成效显著,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相比于欧美等汽车发达国家,中国乘用车燃料经济性标准体系研究和制定起步较晚,参照欧美发达国家车辆燃料消耗量核算方法,并结合实际的国情,中国实行乘用车单车燃料消耗量限值与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目标值综合管理方式。

  1. CAFC促进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整体下降明显,年均降幅达到4.3%

  2011年底国家发布《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体系》,并从次年起开始实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目标值评价体系。目前正在执行的是面向2020年的乘用车第四阶段燃料消耗量标准,要求国家新车车队平均油耗在2020年达到5.0L/100km(NEDC工况)。

  自2012年以来,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值(即CAFC核算值)快速下降,国家整体CAFC核算值年均降幅达到4.3%。其中,自主品牌企业整体CAFC核算值年均降幅最高,达到6.7%;进口企业为4.5%;合资企业整体CAFC核算值年均降幅则为2.8%。自主品牌企业CAFC核算值降幅虽快,却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在CAFC核算中的倍数优惠。

  2. 双积分政策促进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翻倍,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向好

  双积分政策将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在国际上实属创新之举,以期实现传统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双目标。双积分政策实施后,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新能源产品多样性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品品牌有168个,车型数量超过250款;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快速扩张,2017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计划产量翻了一倍。2019年以来,由于汽车市场周期波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整体规模略有下降,但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向好的大趋势不会发生变化。

  同时,我们也看到,新能源汽车在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同时,也暴露出各种问题。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大涨造成新能源汽车积分市场整体供大于求,新能源积分交易价格不高;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在CAFC核算中的倍数优惠使得传统车节能技术发展滞缓,部分企业传统车油耗甚至出现反弹。

  为此,在对企业、行业发展和监管部门管理的难点进行充分考察后,2019年7月,工信部出台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双积分修正案”),该办法适用于2021~2023年乘用车企业的双积分管理。新的双积分管理办法政策要点强调,“降低传统车油耗,实现国家汽车节能目标”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是双积分政策两大核心目标,且在双积分修正案中更加明确细化;建立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方法,并根据产业发展及时进行积分公式调整,鼓励发展优质产品。CAFC负积分有四种抵偿方式,新能源汽车积分与CAFC积分单向挂钩,并可自由交易,双积分修正案中允许传统能源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满足一定条件的企业产生的NEV积分向后结转。

  总结新能源汽车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历程,中国汽车电动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方面,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全球第一,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产业化程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均走在世界前列,新的技术突破和商业运行模式不断涌现,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电动乘用车、电动公交车和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者;政策方面,政策的全面性、系统性引领全球,涉及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车辆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涵盖财税和非财税政策,贯穿电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利用以及监管等各个环节。国家层面新能源汽车强制法规与地方层面激励政策相结合的综合效力明显,向全世界有效证明通过全面的政策可以实现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书籍简介

汽车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

主编

  本书以“面向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中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道路”为年度研究主题,全面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汽车产业的低碳发展历程,客观总结了当前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成效,科学谋划了汽车产业中远期发展愿景,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2060年碳中和发展目标指明了方向。

 

  精彩目录

  Ⅰ总报告

  1. 新目标、新思路、新任务:中国汽车产业的低碳发展路径 王晓明 王鹏飞

  一. 百年大变局背景下,构建清洁美丽世界长期趋势不可逆

  二. 重点领域道路交通碳减排需求持续升温

  三. 主要国家和领先企业的碳中和行动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四. 我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成效显著

  五. 健全的机制和方法协同推进,构建2060年汽车产业碳中和目标

  六. 汽车产业碳减排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2. 产业变革一触即发,疫情不改长期趋势——2019~2020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冯锦山

  一. 汽车产业正处于周期性下行和趋势性变革叠加交汇期

  二. 疫情带来短期剧烈影响,市场显示出强大韧性并恢复性增长

  三. 新能源汽车财税政策撬动效应减弱,技术回归市场本质

  四.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测试纷纷落地,PA级自动驾驶技术加速普及

  五. 智能共享出行稳步发展,成为汽车制造商服务化转型的新支柱

  六. “抱团合作”成为企业应对技术变革和市场调整的共同选择

  七. 低碳加严、准入宽松、加快开放成为新时期汽车政策主基调

  Ⅱ. 主题研究——面向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中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道路

  3. 全球篇——汽车产业迈向碳中和目标是大势所趋 宋紫峰 刘雅甜 章素珍

  一. 对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历程的简要总结

  二. 汽车产业实现碳中和目标任重道远

  三. 携手构建更加清洁美丽世界的长期趋势不会逆转

  4. 国内篇——国家减排承诺倒逼汽车产业实现碳中和 朱永彬 王晓明

  一.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与减排行动

  二. 复杂国际环境与时代背景下中国减排形势分析

  三. 交通运输部门能源利用与碳排放趋势特征

  四. 中国道路交通碳排放与汽车节能减排政策

  5. 现状篇——中国汽车产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郑亚莉 杨道源 雷韧 秦兰芝

  一. 中国碳排放总量与道路交通碳排放现状

  二. 汽车碳排放的典型影响因素分析

  三. 中国汽车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6. 愿景篇——以“三步走”战略逐步实现2060年汽车产业碳中和发展目标 王鹏飞 朱永彬

  一. 中国汽车产业碳减排评估分析

  二. 汽车产业碳减排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研究

  三. 中国道路交通碳减排愿景

  7. 借鉴篇——主要汽车市场的低碳发展政策带来新启示 马金秋 雷雪亚

  一. 能耗管理与相关税制促进汽车产业低碳化转型

  二. 零排放汽车积分交易机制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三. 碳管理机制下的交通领域低碳发展新思考

  四. 全球各国积极推动汽车电动化战略与实践

  五. 典型企业积极推动产业低碳发展布局

  8. 政策篇——建立健全统筹兼顾、审慎包容的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石耀东 周毅

  一. 总体思路和主要原则

  二. 国内已有多地对汽车产业低碳发展进行了探索,可在全国推广试点

  三. 推动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重点路径

  四. 政策建议

  Ⅲ. 附录

  9. 附录一汽车产业相关统计数据

  10. 附录二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发布或开始实施的部分汽车政策法规

汽车2

  如需购买此书或其他本社其他相关书籍,请保存上面图片后在淘宝APP中打开,或者在店铺中搜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后在店铺搜索相关图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