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广东蓝皮书:广东经济社会形势与分析(2021)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1-05-21

  近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广东省社会科学中心联合发布了《广东蓝皮书:广东经济社会形势与分析(2021)》。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郭跃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文分社社长宋月华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发布新书研究成果。

  《广东蓝皮书:广东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21)》一书包括总报告、经济篇、社会篇和专题篇四个篇章,由总报告和十二个分报告组成,分别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视角,以宏观经济、创新驱动、现代产业体系、脱贫攻坚、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法治发展、文化强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区域发展、家庭调查等问题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分析和总结了2020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绩、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2021年乃至“十四五”期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趋势,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1.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双区驱动效应”充分释放

  2020年,广东认真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合作平台建设、规则衔接、民生领域融通等,不遗余力地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充分释放“双区驱动效应”。

  扎实推进粤港澳基础设施“硬联通”

  2020年,新横琴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成,黄茅海跨海通道、深中通道建设顺利推进,促进粤港澳深度融合相通。“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迈入“快车道”,正式开通运行广清城际等2条城轨线路,开工建设珠海至肇庆、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等6个区域干线高铁项目,珠三角城际轨道运营总里程超过470公里,大湾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格局基本形成。截至2019年底,珠三角9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500公里,核心区密度约8.2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初步形成以广州枢纽为中心,连通珠三角和粤东西北,辐射华东、中南、西南地区的放射性路网格局。珠三角港口群完成货物吞吐量约15.2亿吨,深圳港、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列全球第4和第5,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覆盖全球主要贸易港口。港珠澳大桥运行两年来安全、便民、有序、通畅。

  稳妥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

  以“湾区通”工程为抓手,加快粤港澳规则衔接、标准互认、政策互通,推动“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制度、港澳企业商事登记“一网通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跨境理财通”、职业资格互认和职称评价“一试多证”等一批政策落地实施,促进公共交通、通信资费、信用信息、电子支付等领域标准互认、规则衔接、政策互通。贯彻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全力服务“一国两制”大局。落实《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重点工作,共同推进实施跨界基础设施建设及通关便利化等八大主要范畴的57项措施。以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为依托,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三地职业资格互认,开展港澳律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执业试点。截至2020年8月24日,广东共有165名香港居民、14名澳门居民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获批成为广东执业律师。加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力度,出台80项具体措施来落实国家《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大湾区金改30条政策”),其中已有71项获批准或落地实施。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接近12万亿元,其中超万亿元城市有深圳、广州、香港、佛山4个,东莞接近万亿元,5个城市合计接近10万亿元,集聚效应、规模效益进一步凸显。根据《2020全球城市指数报告》(GCI),香港、广州、深圳分别位列全球TOP100城市第6名、第63名、第75名,其中广州、深圳排名较2019年分别上升8名和4名,广东上榜城市数量(4个)位居全国第1。

  充分发挥广深“双城”联动效应

  广东举全省之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启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逐步落实中央支持深圳改革试点的27项改革举措和40个首批授权事项清单,依法依规赋予深圳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以设立经济特区4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推动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继续发挥好经济特区的“试验田”与“窗口”作用。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助力广深发挥“双城联动、比翼双飞”作用。广深在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南沙科学城与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先行启动区联动、联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方面的合作稳步推进,牵引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作用进一步强化。

  2.广东经济复苏动力持续增强,在经济总量上领跑全国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2020年广东GDP达到110760.94亿元,同比增长2.3%,与全国增速持平。分季度来看,广东经济季度累计增速呈现由负转正的深“V”形反弹走势(见图1)。第一季度,由于疫情暴发,全国各地纷纷采取严厉的防控措施,限制人员流动和接触,企业停工停产,供应链断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受此冲击,广东第一季度实现GDP 22518.67亿元,同比下降6.7%(名义增速由于从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广东省统计局不再公布当季GDP实际增速,因此课题组通过将相邻两个季度的累计GDP相减求得当季GDP,并据此计算当季GDP名义增速。为-5.0%),创下季度GDP增速的历史最低纪录。到第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推进,广东经济在生产端的拉动下稳步恢复,累计实现GDP 49234.20亿元,同比下降2.5%,降幅比第一季度缩小4.2个百分点;当季GDP 26715.53亿元,名义增速为0.4%。到第三季度,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基本正常化,消费修复也在加快,供需两端联合发力。广东经济恢复进一步加快,前三季度累计增速由负转正至0.7%,比上半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当季GDP 为29162.87亿元,名义增速达到9.3%。第四季度,广东经济复苏势头持续,累计增速比前三季度进一步提高1.6个百分点;当季GDP为32363.83亿元,名义增速回落至7.1%。总体上,广东季度经济增速指标已基本恢复至疫情之前的常态水平。全年季度经济增速指标的变动趋势,充分展现了广东经济在疫情冲击下较强的韧性和修复力。

  1.1

  2020年,广东以超11万亿元的GDP规模,继续在经济总量上领跑全国,比排名第2的江苏多8041.94亿元,连续32年全国领先的优势依然稳固。不过广东的经济增速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处于中下游位置,与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比较这几个省份分季度经济反弹走势,可以看到其受疫情冲击程度及复苏动力、节奏变化的显著差异(见图2)。导致广东与前述三省及全国经济反弹轨迹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广东外来务工人员规模大,疫情对节后员工返岗、企业复工复产影响更大,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第二季度,以致第一季度广东经济下降幅度更大,第二季度反弹力度也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广东外贸依存度高,经济运行与外贸出口需求的变化高度相关;第一季度外贸出口大幅下降对广东经济拖累严重,到了下半年,外贸出口持续较快增长对广东经济反弹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1.2

  分产业看,2020年广东第一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4769.99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比第一季度提高4.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43450.17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比第一季度提高15.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8.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62540.78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比第一季度提高4.0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见图3)。2020年,广东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0∶40.5∶55.5调整为4.3∶39.2∶56.5,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

  1.3

  3.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广东按照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打破过去把粤东西北作为同类地区的思维定式,根据“全省一盘棋”理念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因地制宜推动不同地区差异化发展,让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等不同区域在不同赛道上赛龙夺锦。

  珠三角核心区发展集聚、辐射功能进一步凸显

  广东以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同等力度,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强化广深双城联动,举办广深“双城联动”论坛。两地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对接共建、改革协同突破、社会民生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共同引领广东省区域协同发展。加快珠三角核心区功能拓展和空间拓展,推动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和韶关)、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包括珠海、中山、江门和阳江)建设。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对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广东省发展的动力源,广湛、深汕“双核+双副中心”的深度协作模式初步构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建设正式启动,按照“一区三园一城”布局,由广州开发区主导开发建设广清、广德、广佛3个产业园,由北部广清“五区一县”共建大湾区北部生态文旅合作区,打造生态经济新高地和辐射全球的世界级休闲度假胜地,为广东省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广清经验”。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高地、诗意栖居的“田园城市”、深圳都市圈副中心,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权划归飞出地深圳行使。在该合作区,全国首个“飞地”法院、基层检察院实现揭牌履职。2020年,该合作区新增供地产业项目7个,新增竣工投产项目7个,新动工项目15个,供地产业项目已累计96个,计划总投资超过528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近千亿元。

  沿海经济带成为重大项目建设“主战场”

  加大有效投资力度,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投资为先导,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重要发展极。2020年,汕尾GDP增长4.6%,阳江GDP增长4.4%,增速显著超过2.3%的全省GDP增速,实现加速奔跑。2019年,东翼加大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力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珠三角、东翼、西翼、山区四大区域中最高;西翼全力打造区域重化工产业集群,海上油气田节能技改等石化技改项目推动工业技改投资快速增长24.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湛江、汕头两个副省级中心城市建设快速推进,以汕头港、湛江港为核心的东西两翼港口群建设加快推进,沿海经济带高速公路通道优化完善。近年来,660多个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项目密集落地,巴斯夫、中科炼化、宝钢湛江钢铁、廉江清洁能源等投资额超百亿美元大项目带动石化、钢铁等沿海重化工产业带和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崛起步伐加快

  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标准建设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加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政策和考核政策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等生态责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筑牢粤北生态屏障。财政补偿与生态保护成效挂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48个生态发展区(县)全覆盖。推动北部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机制,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高附加值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取得积极进展。2020年,云浮市GDP实现1002.18亿元,至此广东21个市GDP全部突破千亿元。

  精彩目录

Ⅰ总报告

1. 2020~2021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报告

一、 2020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二、 2020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三、 2021年广东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趋势分析

四、 2021年推动广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的对策建议

Ⅱ经济篇

2. 2020~2021年广东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3. 2020~2021年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报告

4. 2020~2021年广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报告

Ⅲ社会篇

5. 2020~2021年广东实施脱贫攻坚报告

6. 2020年广东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发展报告

7. 2020~2021年广东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报告

8. 2020年广东生态环境建设报告

Ⅳ专题篇

9. 2020年广东法治发展报告

10. 2020年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发展报告

11. 2020年广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

12. 2020年广东区域发展报告

13. 后疫情时代广东家庭经济和社会心态报告

  ——基于广东省情调研网系列调查数据的分析

  保存图片到相册打开手机淘宝APP

  即可折扣购买本书

  1.4

  如需《广东蓝皮书:广东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21)》电子书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