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 | 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2-01-13

  近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

  残疾人体育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实现人权的有效方式。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发展阶段,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为残疾人全面享有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的重要标志。

  在此背景下,《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以“残疾人体育”为主题,对中国残疾人体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本书主要包括“总报告”“分报告”“专题篇”“实践篇”“附录”五个部分。“总报告”包括《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和《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报告(2021)》。《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呈现了2020 年中国残疾人事业总体发展状况,计算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和平衡发展指数,并进行了省际比较和动态分析。《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报告(2021)》界定了“残疾人体育”等核心概念,回顾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历程,对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报告”就残疾人竞技体育、残疾人群众体育、残疾人学校体育、残疾人康复体育四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动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专题篇”围绕残疾人体育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开展情况和中国残疾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三个方面,进行专题研究。“实践篇”从区域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开展、康复体育进家庭试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特色发展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融合教育模式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南京市、北京市、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西安市启智学校的实践经验。“附录”则介绍了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大事记(1983~2020年),并整理了2020年残疾人事业统计表。

  “残疾人蓝皮书”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已连续四年发布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形成了对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的整体判断,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态势。中国残疾人事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数由2009年的48.4上升到2019年的73.2,残疾人生存保障指数由2009年的44.2上升到2019年的77.6,残疾人发展提升指数由2009年的54.4上升到2019年的67.2,残疾人服务支撑指数由2009年的47.6上升到2019年的73.4。2015年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平衡发展指数稳步上升,2019年总体平衡发展指数为51.8,比2015年上升3.5,提升幅度趋于平缓。

  展望未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主题。完善残疾人法治保障,提高残疾人事业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将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1.残疾人冬季运动项目训练与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国家级残疾人冰雪训练基地建设有序展开。中国残联已经建立7个冬季项目专项训练基地,分别为国家残疾人冬季运动训练基地(哈尔滨体育学院)、国家残疾人雪上训练基地(八一雪上运动大队旅顺基地、河北省体育局崇礼高原训练基地、北京万科石京龙滑雪场、邯郸四季滑雪场)、国家残疾人冰上训练基地(黑龙江省冰上训练基地、北京中体奥冰壶运动中心)。此外青岛国信体育中心(中国残奥冰球队)、黑龙江省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中国残奥越野滑雪)等训练基地也承担着相应的冬季项目训练保障任务。

  残奥会冬季项目的训练、竞赛已实现全覆盖。中国已经开展了高山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单板滑雪、残奥冰球、轮椅冰壶等冬残奥会6个大项的专业训练,并组织了全国单项锦标赛等,实现了冬残奥会项目的训练、竞赛全覆盖。在2019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增设了6个冬残奥会项目,首次实现了冬季项目进入夏季赛事;首次承办冬残奥会亚洲杯系列赛事。

  冬残奥会项目训练体系逐步完善,训练规模基本稳定。几年来,中国以备战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为主要目标,兼顾培养年轻选手,遵循“请进来、送出去”的原则,采取夏训与冬训、境内与境外、训练与比赛、本土教练与外教相结合等多种手段,培养了大批专业运动员,形成了冬残奥会项目运动员梯队,并且适时调整国家队成员,保持队伍活力和竞争力。中国残联先后邀请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籍教练来华执教,填补了残奥冰球、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单板滑雪、冬季两项等冬残奥会项目的国内空白。全国有12个省区市开展了残奥会冬季项目训练,有超过274名残疾人运动员全年不间断参与训练。同时中国残联还在夏季择优选派236名雪上运动员赴新西兰、芬兰、奥地利等地进行反季节训练。仅2019年,境外训练就累计达433天,训练运动员165人次。轮椅冰壶等6个项目的350余名运动员开展夏季集训;残奥冰球项目方面,全国有稳定的6支队伍开展常年训练,并聘请俄罗斯籍主教练执教,远赴俄罗斯、加拿大进行训练和比赛;由20名运动员组成的轮椅冰壶国家集训队常年进行针对性训练;10名听障运动员与残奥会运动员一同参加越野滑雪训练;4支听障冰壶男女队作为二线队被组建并进行集训。中国残联与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联合,以多种举措推动和保障残疾人冬季项目训练与比赛,成效显著。

  从多领域入手,全力保障残疾人冬季项目发展。2019年,中国残联制定实施《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6大项工作方案》,调整中国残联备战2022年冬残奥会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领导。中国残联先后与芬兰等冰雪强国开展冬残奥会合作,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还与其合作先后选拔并培训了33名教练员、38名分级员、20名轮椅冰壶裁判员,充实保障队伍。中国残奥委会与芬兰、俄罗斯、希腊签订了残疾人体育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残联与北京市、河北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了残疾人冬季运动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2.中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效果显著成绩优异

  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残奥会上多次蝉联金牌总数第一,这是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成就最集中的表现。在政府的长期投入和宣传之下,中国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各种体育锻炼,2020年全国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上升至17.8%,全国累计建设了11874处社区残疾人健身示范点,其提供的“康复体育进家庭”服务使27.4万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受益,基层残疾人健身指导员数量不断增多,仅2020年就培训残疾人健身指导员1万名。中国残疾人竞技体育的广泛开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不仅有效改善了残疾人的健康状况,也大大地激发了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而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取得了优秀的竞赛成绩和良好的国际声誉。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项目最全、水平最高的综合性残疾人体育赛事,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已经举办了10届,比赛大项由最初的3个已经拓展到目前的18个,参赛人数也由500多名增加到3481名。在第十届残运会上,有124项全国纪录被打破,35项世界纪录被超越,在1029名获得金牌的选手中,有536人在25岁以下,占获得金牌选手总数的521%,表明中国残疾人竞技体育潜力巨大,可以保持优势地位。中国长期固定参加的国际残疾人运动会包括残疾人奥运会、特殊奥运会、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国际轮椅运动会等,近几届中国都取得并保持了优异成绩。以残奥会和亚残运会为例,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纽约残奥会时,仅有24名运动员参加,获得两枚金牌,金牌总数居第23位。在之后的1988~2000年的历届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的成绩越来越好,自2004年雅典残奥会开始,到2020年东京残奥会为止,中国已在金牌榜与奖牌榜上连续五届稳居第1名。中国在亚残运会上的成绩也特别值得骄傲,在2018年第三届亚残运会上,中国再次位列金牌及奖牌榜榜首,实现“九连冠”。

  3.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浪潮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的趋势下,残疾人群众体育相关政策开始逐步完善。1995年颁布的《体育法》要求“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还明确指出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方便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实行优惠办法,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同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2001年出台的《残疾人体育工作“十五”实施方案》,都要求保障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合法权益。2006年,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007~2008年连续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修订)都指出,要大力支持残疾人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让残疾人享有均等化的社会发展成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把中国残疾人群众体育事业推向了高潮。“融合、共享、超越”的奥运理念指引着残疾人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随后相继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建设办法(暂行)》等政策文件都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为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提供法治保障。同时,各省(区、市)也相继发布与残疾人群众体育相关的政策文件,保护残疾人体育权益,如《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体育关爱家庭计划(试行)》以及江西省《全省残疾人文化周活动实施方案》等。有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残疾人群众体育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体系。

  精彩目录

  Ⅰ总报告

1.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1)

2. 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报告(2021)

  Ⅱ分报告

3. 中国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报告(2021)

4. 中国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21)

5. 中国残疾人学校体育发展报告(2021)

6. 中国残疾人康复体育发展报告(2021)

  Ⅲ专题篇

7.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环境建设报告

8. 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与探索

9. 中国残疾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Ⅳ实践篇

10. 南京市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与实践

11. 北京市残疾人康复体育进家庭试点项目的实践

12.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三位一体”特色体育的实践

13. 西安市启智学校特奥运动融合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

  Ⅴ附录

14. 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大事记(1983~2020年)

15. 2020年残疾人事业统计表

16. 后记

  阅读推荐 

天天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前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官方旗舰店购买

如需皮书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进行购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