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最新资讯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新闻动态

报告精读|绿色金融蓝皮书: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2)
来源:皮书说  作者:皮书说   发布时间:2023-02-22

  2023年2月22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绿色金融蓝皮书: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2)》。

  《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22)》分为总报告、国别与地区篇、国际合作篇、专题篇和评价篇五部分。总报告围绕2021年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得分情况进行排名和解读,并展望2022年全球绿色金融发展趋势。国别与地区篇分别对欧盟、英国、法国、德国、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东盟、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等备受关注的绿色金融议题重点区域和国家进行梳理,展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绿色金融发展的特征和进展。国际合作篇分为两部分:一是总结全球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机制,包括主流的国际合作倡议与平台,以及多边、双边合作机制;二是总结多边开发性银行的绿色金融实践,展现全球性、区域性和跨区域性多边银行的实践进展。专题篇聚焦生物多样性金融,探讨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发展背景与内涵,以及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国际、国内最新进展,最终落脚于中国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发展挑战与展望。评价篇阐述了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构建,并选取了可能会对上述三方面指标产生直接影响的外生因素,即经济发展与财政基础、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对外开放水平,探究其与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总得分和经济发展与财政基础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绿色金融市场与产品体系受到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积极影响。

  1.全球绿色金融发展在逆境中推进

  蓝皮书指出,2021年,全球绿色金融发展在徘徊中前进,这个整体形势将延续到2022年。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经济复苏的挑战给各国的气候行动带来不确定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丁美洲国家的气候相关政策和能源转型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衰退和就业的压力而有所改变。绿色金融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受到不利影响。同时,碳定价机制的区域差异及其后续的相关调节措施也引发争议。2021年3月,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支持设立“碳边界调整机制”的决议,这意味着从2023年起欧盟将对部分高碳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2022年3月,“碳边界调整机制”法规的提案在欧盟委员会通过。该机制将减少欧盟外无碳定价机制国家的“碳泄漏”问题,同时也引发了对贸易保护,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壁垒的持续担忧。2022年,俄乌冲突也将成为全面和持续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重要不确定因素。在能源供给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下,应对气候变化的议题舆论关注度下降和相应政策力度减少的可能性很大。欧盟很有可能在能源领域的投融资方面做出调整,如将天然气、核能等颇具争议的项目纳入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中。国家和区域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势必会制约未来几年绿色金融领域的对话与合作。

  2021年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会议(COP26)取得一些可喜的进展,尤其是成立了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致力于推动金融机构的投资与净零排放目标相一致,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随着联盟的扩大,其在全球绿色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将逐渐提升。2021年,全球绿色金融标准众多且难以协调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成立,旨在协调各气候与可持续相关信息披露的全球标准。该委员会将在2022年继续完善组织架构并推进各项工作。在COP26期间,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减缓气候变化》,该目录是中国和欧盟共同认可的可持续分类标准,也是推动全球绿色金融标准区域间协调的重要一步,对于引导绿色资本跨境流动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意大利在担任G20主席国期间,将G20可持续金融研究小组升级为常设的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并发布《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制定了2021~2025年在G20框架下协调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的具体规划,这明确了G20在2022年及之后的重点工作方向。上述这些行动为2022年全球绿色金融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而言,尽管有疫情、经济衰退、地区冲突、能源供应、贸易保护等问题和矛盾的存在,但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整体呈现良好、向上的趋势。绿色金融在整体经济政治的逆境中不断发展,未来有望进一步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2.全球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增加,市场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

  2021年,全球绿色金融市场继续发展,包括绿色债券、绿色贷款、可持续基金在内的绿色金融产品的发行规模持续增加,全球碳市场的建设也进一步扩大。整体而言,绿色金融市场呈现欣欣向荣之势,而这个发展势头极有可能在2022年延续。

  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的统计,2014~2021年,全球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从370亿美元不断增加到5090亿美元。虽然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发行规模仍然占全球的70%以上,但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发行规模也不断增加。美国、中国、德国在2021年依旧是绿色债券发行量最大的三个国家。2021年,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相对于2020年取得了较大增长,这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投融资活动的复苏有很大关系,这个趋势也将在2022年延续。与绿色债券市场相似,全球绿色贷款市场也在2014~2021年得到快速发展。根据日本环境省绿色金融门户网站的数据,全球绿色贷款余额在这期间从3亿美元增长到3000亿美元,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国家成为推动绿色贷款市场发展的主力。然而,除了中国和日本之外,难以找到公开的国家层面的绿色贷款统计数据。期待随着各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绿色贷款数据的可得性也能得到提高。在基金方面,根据晨星的统计,可持续基金吸纳的资金逐年增长,2021年更是同比增长了53%,达到27亿美元的规模。尽管欧盟等地区对可持续的标准越来越严格,但可持续基金的增长势头不会改变。

  在市场机构建设方面,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提出了净零排放的目标,扩大绿色投资,加强环境社会保障,积极管理环境气候相关金融风险,这个趋势在2022年仍将延续。

  3.中国发展生物多样性金融,应从四方面发力

  蓝皮书指出,中国发展生物多样性金融需要将有关政策和市场建设纳入现有的绿色金融体系中。这既是发展中国生物多样性金融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关键举措。具体而言,可以在绿色金融标准、风险管理、投融资机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

  推动生物多样性金融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我们需要认识到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协同作用,将生物多样性因素纳入既有的绿色金融标准建设中,制定更详细的生物多样性项目清单,引导金融部门开展生物多样性投融资活动,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同时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生物多样性相关信息披露方面,中国需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研究,提出披露框架,明确披露要求,将生物多样性相关信息披露与现有的环境信息披露相结合。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标准的协调。

  加强生物多样性金融风险管理

  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推进我国生物多样性相关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推动金融机构从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的角度开展生物多样性风险分析。金融监管机构应使用开发工具和创新方法来分析、量化和监测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金融风险。在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方面,当前,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标准化报告框架仍在制定中。借鉴法国生物多样性相关信息披露经验,中国人民银行可考虑将生物多样性相关内容逐步纳入强制披露要求,并遵循NGFS与INSPIRE“生物多样性与金融稳定性”联合研究组提供的其他相关建议,如向金融机构介绍对生物多样性相关影响进行核算的重要性。中国也需要根据既有环境信息披露经验和方法学工具,试点探索生物多样性相关信息披露的可行性,继续完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进一步要求金融机构定性、定量地披露自身的生物多样性相关信息。

  健全生物多样性投融资机制,推动市场发展

  当前,联合政府机构和智库力量开展生物多样性资金缺口的统计研究,明确现阶段中国生物多样性投融资规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金需求,进一步细化生物多样性资金流动的现状,将对相关政策制定和市场实践起到推动作用。中国金融机构应凝聚发展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共识,结合既有支持生物多样性相关项目的政策文件,开发生物多样性金融产品,开发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丰富生物多样性金融市场。同时,公共部门需要充分发挥现有生态融资机制的作用,继续引导私人资本参与。

  通过国际合作推动经验交流和人才建设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生物多样性影响和生物多样性金融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挑战,这个问题靠单个国家的力量无法解决。中国需要进一步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既有的合作框架下,支持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识,推动金融机构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出投资承诺,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主流生物多样性金融倡议,支持开展生物多样性金融能力建设工作。与中国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思路相一致,开展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国际合作也可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合作机制、南南合作机制等,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凝聚多方力量,促进相互交流与合作。在民间,高校、智库和非营利组织可开展人才交流和对话,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国际人才,持续地支持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发展。

 

  精彩目录

Ⅰ 总报告

1. 2021年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报告

一、 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排名

二、 全球绿色金融政策与战略

三、 全球绿色金融市场与产品

四、 全球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五、 全球绿色金融国别组对比

六、 2022年全球绿色金融发展趋势展望

Ⅱ 国别与地区篇

2. 绿色金融国别与地区进展报告

Ⅲ 国际合作篇

3. 全球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机制

4. 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实践

Ⅳ 专题篇

5. 生物多样性金融报告

Ⅴ 评价篇

6. 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构建说明及评价结果相关性报告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前往京东旗舰店购买本书

  如需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购买

  T

  欢迎阅读社科文献出版社2023年党政书目

  (点击内文图书封面,可一键购买)

  U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