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稳定风险

关键词: 社会稳定  
摘要:从当前社会实践看, 中国各级政府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要以维稳为第一目的, 因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机制主要围绕狭义的社会风险定义,如群体性事件、大规模上访、大规模打砸抢烧事件、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以及骚乱、暴动等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安定、影响社会团结、引发社会动荡的风险事件。

概念

社会稳定风险基于社会风险理论及其概念。20 世纪后半期, 一些西方社会学家如贝克、吉登斯、卢曼等对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形成了有关风险的社会学理论。其基本假设是, 伴随科技发展, 人类正从一个现代化社会进入一个新型的风险社会, 风险的概念从“外部风险”逐渐向“人造风险” 转移。政策选择对于社会风险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而政策过程中就应纳入社会风险评估环节。美国政治社会学家塞缪尔·P. 亨廷顿认为,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 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稳定成为社会问题是变革社会的一个特征。童星、张海波认为广义的社会风险就是社会稳定风险, 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对社会大系统的依赖, 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风险都会影响整个社会, 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成为社会风险。宋林飞从狭义角度将社会稳定风险定义为所得分配不均、发生天灾、政府施政对抗、结社群斗、失业人口增加造成的社会不安、宗教纠纷、社会各阶层对立、社会发生内争等因素引发的风险。徐贵权则从正面定义社会稳定是指整体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安定、协调和谐有序, 是通过政府、社会或人们的自觉干预、控制和协调而达到的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 包含政局稳定、经济形势稳定、社会秩序稳定和思想情绪稳定等。

 

从当前社会实践看, 中国各级政府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要以维稳为第一目的, 因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机制主要围绕狭义的社会风险定义,如群体性事件、大规模上访、大规模打砸抢烧事件、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以及骚乱、暴动等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安定、影响社会团结、引发社会动荡的风险事件。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原则

许多学者讨论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原则, 如徐贵权等将其归纳为六项基本原则:①坚持以人为本, 即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③坚持民主法治; ④坚持客观公正;⑤坚持一般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 ⑥坚持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杨雄则概括了四点原则: ①积极稳妥、科学规划, 平衡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 准确判定稳定风险及可控程度; ②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③属地管理, 各负其责; ④事前评估, 重在化解。还有学者强调评估工作的动态性和科学性原则, 评估的独立性原则, 责任追究原则等。这些关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原则的讨论立足点多有不同。本文认为, 讨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原则必须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目的出发, 可归纳为如下几项。

 

第一, 科学决策原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必须坚持科学决策原则,以社会科学方法论为指导, 全面、客观评估重大事项的社会影响, 综合研判这些社会影响引发不稳定事件的风险, 为进一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 民主决策原则。重大事项引发社会不稳定的深层原因是利益的多元化。现代社会中, 解决而非激化或掩盖社会利益多元化必然带来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问题, 只能通过民主协商、多元治理的途径。因此,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必须坚持民主决策原则。

 

第三, 以人为本原则。社会稳定风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这是消除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的治本之道。

 

第四, 方案改进原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不仅要评判风险, 更要考虑如何处置风险, 必须秉持方案改进原则(评估过程也是重大事项方案改进过程), 最终实现消除、减弱或控制重大事项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范围

综合目前四川、江苏等地政策实践和一些学者的理论探讨,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

 

第一, 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 重大改革事项;

 

第二, 涉及民生的各类制度政策, 包括社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政策、社会救助政策、医疗卫生政策、教育政策、计划生育政策、民族政策、优抚安置政策以及房屋管理政策等;

 

第三, 涉及城市建设发展方面的政策, 包括城市规划调整、行政区划调整、旧城改造、廉租房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居民安置以及增加居民、企业负担的城市公用事业价格和收费标准的调整等;

 

第四, 水电、矿产、旅游等资源开发和交通、水利、公共服务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程选址、环境保护、房屋拆迁安置、实物调查、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移民安置等;

 

第五, 与“三农” 相关, 涉及农村土地流转及征收征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处置等方面的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

 

第六, 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疫情、食品药品安全、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公共安全问题的预警防控监测及应急处置等;

 

第七, 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处置方面的重大事项, 如金融秩序监管、舆情监控、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以及与各类专项工作有关的政策调整等;

 

第八, 人员多、敏感性强, 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的重大活动等。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

从风险评估理论来看, 已经发展出许多方法开展风险评估, 但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目的和原则来看, 其根本方法包括两类: 一是传统的调查研究和群众工作方法, 二是现代社会科学评估方法。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核心目的指向“维稳”, 而维稳的核心是群众对重大事项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党在早期革命实践中普遍采用的调查研究方法, 也是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1941 年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明确指出, “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 是决定政策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 毛泽东屡次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党和各级政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而且越是遇到政策出现问题、决策出现困难的关键时刻, 党就越重视调查研究。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而群众工作与调查研究方法始终密不可分。当前普遍出现社会稳定问题, 根本上还是党和政府的决策缺乏事前广泛而有效的调查研究, 丢失了群众工作这一法宝。因此, “维稳” 离不开调查研究和群众工作方法。

 

风险评估的概念来自国外发达国家, 如美国、法国及日本等对宏观经济活跃程度和安全风险的评估, 针对特定项目从全社会宏观角度,综合分析、评价项目存在对经济、环境及社会带来的贡献与影响等。

 

事实证明, 大量现代社会科学评估方法亦可以被引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如徐贵权等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为三类, 风险定性评估方法、风险定量评估方法和风险综合评估方法: 风险定性评估方法包括①主观估计法, ②模糊数学法, ③蒙特卡罗模拟法; 风险定量评估方法包括①敏感性分析法, ②影像图分析法, ③贝叶斯推理原理分析法; 风险综合评估方法包括①德尔菲法, ②故障树分析法。现代社会科学评估方法本质上是从科学方法论出发的客观信息收集、因果关系推断及概率性结果评价等活动, 在评估活动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 灵活采用多种方法。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2013)No.1》P250-25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相关报告

上一词条:农业劳动力 下一词条:绿色信贷
分享到:
词条信息
词条创建者:本网编辑   
浏览次数:531次
更新时间:201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