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渠村
详细释义
琉璃渠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北部,背靠九龙山,面朝永定河,原名“琉璃局”村,是古代西山大道的入山口。据考证,该村在隋唐时期基本已经形成,当时与琉璃渠村隔永定河相望的三家店已经成为重要的水运码头,但当时的村名无从考证。有传说称,该村原名为“刘李居”,以当时村内的两个大姓氏“刘”“李”命名,至今,村内仍流传着“刘家的山,李家的川,老杨家来了占半边”的民谣。辽代之后,该村琉璃制造业开始兴起,元代时为烧制琉璃设立了专管窑务的官员,并且已有皇家在这里设局烧制琉璃。明清时期,琉璃渠成为皇家琉璃产地,从此,以烧制皇家琉璃闻名,其琉璃烧制技艺传承至今。琉璃渠村村民自古以来均是外地迁移而来,大多为山西人和北京其他区县居民。由于琉璃渠村三面环山,土质较差,不适宜粮食耕种,因此村民多以商品买卖、果树种植和琉璃烧制为生。目前琉璃渠村村民组成相对复杂,外来人口在此租房的很多,还住在村里的村民大多是中老年人,村中年轻人大多选择进城工作。琉璃渠村整体格局非常清晰,呈扇形分布于永定河左岸的冲积平原上。该村目前仍保留有传统的村落布局,其整体空间布局并非依照严谨的棋盘状网格建村布局,从南向北以琉璃渠大街(前街)、琉璃渠后街、妙峰山新南道三条大街为骨架,以南北向的辅路为分支形成了村子的网状布局。琉璃渠大街(前街)即为西山古道的入山口,也是如今村中最具琉璃特色的一条街,此路的起始点为三官阁过街楼,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创建,光绪年间(1875~1908年)重修。过街楼东西各有一匾,两块匾均由当地的琉璃厂烧制而成,东匾为“带河”,西匾为“砺山”。过街楼门洞上有一个殿堂,其中供奉着文昌帝君和三官大帝,因此得名“三官阁”。穿过过街楼就正式进入琉璃渠大街(前街),街南侧即为琉璃厂商宅院,曾经是清工部琉璃窑场的办公场所,1985年,被门头沟区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皇家琉璃馆,在保留原有宅院布局的基础上,在各房内设置了琉璃历史文化展览。沿琉璃渠大街(前街)继续向西,路北有一座非常破烂不起眼的房子,是龙王庙的遗址,但是由于周围房子的不断扩建及常年失修,目前已经十分破败。经过龙王庙继续往西,在琉璃渠大街(前街)的西端是关帝庙,关帝庙坐西朝东,东侧原有的古戏台已毁。此庙占地面积299为平方米,庙中供奉的关帝像均为琉璃烧制,院内也摆放着大量琉璃制品。1985年,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公布关帝庙为第二批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琉璃渠大街(前街)作为西山古道的一部分,曾经沿街有大量的商户,现在村里的一些老住户还能细数每间房子的往事,这里曾经是、目前也是全村商户最多的一条街,同时也是琉璃元素最为集中的一条街。街旁的绿化花盆及台阶装饰均为当地烧制的琉璃制品,街旁的大型琉璃花盆,虽然烧制较为粗糙但是极具村落特色,不失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琉璃渠村历史文化遗存较为丰富,近几年政府大力推动发展旅游业,对村内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在村口及旅游线路上安放了多个游览线路指示牌,同时还设计了统一的门牌,村落风貌美观整洁。2007年,琉璃渠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8年,琉璃渠村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北京市级传统村落”。该村被称为“中国皇家琉璃之乡”,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琉璃烧制技艺”的传承地,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蒋建国、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长安、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立生、刘成厚。近年来,该村大力推动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探讨北京非遗保护传承、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