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学习书单

碳中和有望开启中国下一个40年发展奇迹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皮书数据库编辑 发布时间:2022-10-07

碳中和有望开启中国下一个40年发展奇迹

张永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色发展首席专家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对于碳中和的理解,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简单化的倾向,很多人将其简单地视为一个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到碳中和是一个生产生活方式全面而深刻的转变。只有“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才能真正实现碳中和的目的。

(一)“两个后果”

理解为什么要将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整体布局,我们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即如果不将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整体布局,会出现什么后果?简单地说,两个后果。

首先,如果不将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的整体布局,碳中和目标就很难实现。实现碳中和,前提条件当然是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但是,实现这个“替代”,就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转变。如果不进行系统性转变,碳中和的目标就不能“自我实现”。比如,就能源体系的转换而言,它涉及政府的环境监管体系、能源价格体制、碳排放交易体系、绿色技术创新体制、商业模式、用能端的电气化、金融体系、财政税收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等,还涉及城市体系、交通体系等各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缺位,都可能使这个转型无法完成。

其次,如果不将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的整体布局,推动碳中和的过程可能就会走入误区。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传统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问题,包括气候变化、高资源消耗、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气候变化只是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维度。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必须要能够同时促进其他不可持续问题的解决。但是,如果不将碳中和目标纳入生态文明的整体布局,则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就不一定会促进其他可持续问题的解决。

(二)避免误区

第一,新能源固然会大大降低碳排放,但其生产会带来大量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破坏。大家可能更多地关注新能源生产本身的碳排放,相对忽略新能源及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实际上会带来所谓关键矿物(criticalminerals)需求的大幅增加。因此,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可以减少一些方面的资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减少燃煤有利于改善空气污染,但也会在另一些方面加剧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等问题。

第二,即使上面这个新能源生产过程引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问题都不是问题,假定我们有了100%的可再生能源,并且成本变得非常低廉,远远低于化石能源成本,这是不是意味着不可持续问题就得到解决了呢?远远不是。为什么?因为新能源的使用,同样也意味着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比如,人们会因为能源价格低廉而使用更多的电器,而电器

的生产和消费,即使不产生碳排放,那电器的生产过程,也是需要消耗资源、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使用的能源越多,带来的资源消耗和污染问题也就越多。因为电力驱动的资源消耗和污染问题(比如电力驱动家用电器,家用电器消耗资源并产生污染),同我们使用的是化石能源还是新能源,其实关系不大。很不幸的是,传统工业化模式实际上是建立在消费主义和过度消费的基础上的,从而带来了碳排放、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等后果。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要通过转变发展理念和建立相应的约束条件,来建立新的发展范式。

那么,上面的分析是什么政策含义呢?

一是碳中和必须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仅仅有能源生产方式的转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同时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让经济发展尽可能地同物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脱钩。如果只是为减碳而减碳,就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是现有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的能源“双控”政策,不仅不能放松,反而要进一步强化。现阶段,“双控”政策应精准发力,以促进新能源发展、控制化石能源为首要目标。一些人可能认为,我们要控制的只是化石能源的使用,以减少碳排放,而新能源的使用则多多益善。这种想法可能失之片面。即使今后我们有100%极其廉价的新能源,我们也必须要转变生活方式,对资源消耗总量施加一个必要的限制,以“双控”手段倒逼发展内容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否则,解决了碳排放的问题,可能会使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问题恶化。中国今后的总能源需求,不能按传统工业化的路径走,这是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大问题。

 

【推荐阅读】

点击图书名称访问推荐资源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1)》

主编: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2)》

研创单位: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 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主编:沙涛 李群 于法稳

副主编:姜冬梅 刘涛 刘基伟

出版时间:2022年5月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1)》

研创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

主编:谢伏瞻 庄国泰

执行主编:巢清尘 陈迎 胡国权 庄贵阳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报告(2020~2021)》

研创单位: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

主编:王浩 李群

副主编:缪子梅 高晓琴 刘涛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余满晖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